载入中...
新闻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厦门新闻 >> 查看内容

五年磨一剑天道自酬勤

2009-11-23 09:21:12海峡名医网admin查看次数:1035

市卫生局公布《建设闽西南医疗卫生中心实施纲要》实施情况终期评估报告

 厦门建成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居民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主要健康指标接近发达国家平均水平。

    【核心提示】

    5年,在历史的长河里,只是短暂的一瞬间,但是对于生活在厦门这块改革开放热土上的人们,却是切身感受科学发展带来的巨大社会进步的5年。


    今天,一份刚刚出炉,带着油墨芳香的《建设闽西南医疗卫生中心实施纲要》实施情况终期评估报告,展现了5年来,我市卫生系统以建设闽西南医疗卫生中心为目标,积极融入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大局,积极推进卫生改革发展,争创特区卫生事业发展新优势的丰硕果实。

 

我市建成闽西南PET-CT中心,诊治水平再上新台阶。(记者 梁伟 摄)


    拼搏铸辉煌 发展为群众
    ——专访厦门市卫生局局长、党组书记黄如欣


    日前,记者就市卫生局公布《建设闽西南医疗卫生中心实施纲要》实施情况终期评估报告专题采访了市卫生局局长、党组书记黄如欣。这位被众多媒体评价为“具有强烈事业心的学者型官员”一见面就以其一贯的冷静、平和的风格对记者说:“经过评估,我们交出了一份初步合格的答卷。成绩归功于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归功于全市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归功于全市卫生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团结奋斗。以后的工作更艰巨,任务更光荣,人民群众对我们的切望和要求在不断提高,我们的工作中还有不少不足和困难,我们还要继续坚持不懈地努力!”


    黄如欣用三段话概括自己对《建设闽西南医疗卫生中心实施纲要》实施情况终期评估报告的体会:


    日前,记者就市卫生局公布《建设闽西南医疗卫生中心实施纲要》实施情况终期评估报告专题采访了市卫生局局长、党组书记黄如欣。这位被众多媒体评价为“具有强烈事业心的学者型官员”一见面就以其一贯的冷静、平和的风格对记者说:“经过评估,我们交出了一份初步合格的答卷。成绩归功于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归功于全市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归功于全市卫生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团结奋斗。以后的工作更艰巨,任务更光荣,人民群众对我们的切望和要求在不断提高,我们的工作中还有不少不足和困难,我们还要继续坚持不懈地努力!”


    黄如欣用三段话概括自己对《建设闽西南医疗卫生中心实施纲要》实施情况终期评估报告的体会:

 

“120”急救演练


    1、拼搏铸辉煌


    经市政府批准实施的《建设闽西南医疗卫生中心实施纲要》,是我市在取得抗击非典重大胜利后,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党委、政府对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新要求和重大决策部署,认真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卫生事业的发展经验,深刻反思抗击非典的宝贵经验教训,客观评估形势和任务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发展战略,是争创厦门经济特区发展新优势的重大举措。五年来我市主要取得以下几方面的成绩:


    ——主要卫生发展指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并居全省领先地位


    截止到2008年底,全市卫生系统固定资产总值达到35.6亿元(比2003年翻了一番多)。结束了我市无三甲医院的历史。


    主要卫生发展指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4.01张,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6.52人;每千人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2.76人;每千人拥有注册护士数2.42人。


    ——全市居民主要健康指标接近和达到发达国家平均水平


    2008年本市居民人口平均期望寿命达到78.25岁(达到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76岁的平均期望寿命水平,超过71.4岁的全国人口平均期望寿命水平)。女性人口平均期望寿命达到81.08岁(达到世界发达国家水平)。孕产妇死亡率 17.3/1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儿死亡率 、新生儿死亡率分别为6.53‰、4.54‰、2.81‰ (接近发达国家平均水平)。


    ——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得到初步缓解


    医疗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得到较大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得到了较大的改善。控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取得阶段性成效,我市居民医疗费用负担水平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2左右,人均门诊收费和出院者平均医药费用水平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居中下水平。


    ——公共卫生工作保持省内领先水平


    基本建成比较完整的公共卫生体系。传染病发病率继续控制在历史较低水平。经受了一系列重大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事件的考验和挑战,完成一系列重大活动卫生保障任务。基本建成由院前急救体系及院内急救体系(急诊ICU)组成的国内一流的海陆空立体医疗急救体系。完成了每区一所妇幼保健机构的设置和建设,对本市妇女儿童保健人群实现了全覆盖。为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和促进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在维护社会安定稳定中发挥重要作用。


    ——厦门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的地位基本确立


    本市居民“大病基本不出厦门”的目标基本实现。我市对周边地区的医疗卫生服务辐射能力显著提高。确立了在本区域妇幼保健、疾病预防、卫生监督、精神卫生和卫生应急等的区域性中心地位。我市成为闽西南中医药对台交流合作中心,并积极向海峡西岸经济区和海峡东岸深度拓展。我市卫生系统成为全省卫生行业中惟一被评为“创建文明行业工作先进行业”的集体。


    卫生事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提高,为改善投资环境,保障经济增长,维护社会安定稳定,服务海西发展战略发挥了重要作用。

 

设备先进的ICU室,可以24小时实时监控重症病人病情发展状况。


    2、发展为群众


    黄如欣说,建设闽西南医疗卫生中心,真正体现了发展为了人民。坚持科学发展,人民群众是最大的受益者。


    —— “大病基本不出厦门”的目标初步实现。我市建设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医疗技术水平显著提高,群众外出就医明显减少,大大减轻了群众负担。


    ——“小病主要依靠社区解决”的目标正在逐步实现。构建以城市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和农村卫生院为基础的新型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在每个社区和农村行政村便捷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和初级诊疗服务,新建、改(扩)建15家社区医疗服务中心,行政村卫生所覆盖率达100%。


    ——市民在全国率先享有全程健康管理。我市研发建设的国内领先、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厦门市民健康信息系统”,已经为128万名市民建立了“居民健康电子档案”,本市居民在全国率先享有了从出生到生命终了的全程健康管理。“厦门市民健康信息系统”已入围2009年度“地方政府创新奖”评选,并被评为全国“十佳电子政务优秀成果应用奖”。


    ——“医疗重组”计划使城乡居民共享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成果。5年来,我市实施了一系列大规模的医疗资源优化配置工作和医疗重组计划。优质医疗卫生资源进一步扩充和发展,并向岛外、农村、新城区延伸,改变了特区内外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状况,有效改善了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与此同时,由综合性三级医院直接举办社区医疗服务的新型社区医疗服务“厦门模式”受到广大群众欢迎。

 

“6·14世界献血者日”,市民踊跃献血。


    3、 明天会更好


    黄如欣说,今后,厦门的卫生工作将朝着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重要医疗卫生中心”的目标开展。立足厦门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重要中心城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以更高的起点和更宽的视角找准定位,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重要的医疗卫生中心。进一步加快提升厦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水平,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显著提高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有效减轻居民就医费用负担,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对此,黄如欣满怀信心地谈了八个方面的工作思路: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持续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确立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重要医疗卫生中心发展目标,推动我市医疗卫生事业更上一个新台阶。


    ——积极推进特区内外卫生事业一体化发展,均衡发展城乡医疗卫生事业。


    ——加大实施“三名”战略力度,实施医疗卫生行业品牌发展战略。


    ——进一步深化我市卫生投融资体制改革,支持发展特需医疗服务产业。


    ——推进建设国际“健康城市”。


    ——发挥对台优势,努力构筑两岸医疗卫生交流合作前沿平台。


    ——加强医德医风建设,从严管理队伍,建设一支德技双馨的医疗卫生队伍。


    本版文/本报记者 楚燕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为 苏媛 摄

已有0条评论,共有0人参与
最新评论
  • 暂时还没有评论...
1.464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