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个!上海出台省级医学人工智能专项方案
截至2024年底,全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总数6431所 (含 部 队 医 院 ),全市医疗卫生机构实有床位19.39万张,全市卫生人员总数32.51万人。2024年,全市医疗机构门急诊2.74亿人次,出院629.66万人次,住院手术237.95万人次,病床使用率90%。 今天上午,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24次会议听取和审议本市推进医疗资源均衡布局工作情况报告,并开展专题询问。
目前,本市已经成为国内医疗资源高地,居民健康水平稳定处于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前列。“十四五”期间,本市各级政府医疗卫生投入从2021年的633亿元增加到2024年的732.2亿元,年均增幅7.7%。聚焦打造适应特大城市的医保服务体系,围绕提升基金管理、定点医药机 构管理、数字化转型、医保公共服务及自身管理5种能力,持续完 善体制机制。其中,数智赋能医疗新质生产力发展,持续深化智慧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出台全国首个省级医学人工智能专项方案《上海市 发展医学人工智能工作方案(2025-2027年 )》,打造全领域全链条的 医学人工智能应用场景——
◆推进卫生健康数据平台建设。平台采集融合医疗、医药、公共卫 生等数据,形成全市卫生健康数据 “统一标准、统一采集、一数一源、共享共用”。深度融合临床诊疗、体检、公共卫生等多维数 据 ,打造基于大模型技术的居民健康画像,目前已在静安、徐汇、长宁、闵行形成签约居民“健康画像”。 制定《卫生健康数据分类分级 要求》地方标准,推动数据安全管理。筹建市卫生健康数字智能创 新实验室,推动本市卫生健康行业数据智能应用。
◆打造全领域医学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启动“上海市医疗大 模式应用检测验证中心”,年内将完成不少于50个场景的测评。 由中山医院牵头建设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医疗领域临床 医学科研方向),计划三年内建设不少于70个多模态医疗应用语料集,开放不少于40个场景。发布上海市卫生健康行业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中医药和健康管理等4大领域语料库1.0版本,支撑医疗行业大模型训练。打造临床辅助决策、智能诊疗服务、智能 康复服务、公共卫生智慧监测、智慧医保监管等全领域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目前已有83个应用场景具有一定规模。
◆持续推进信息惠民便民 。先后推出1.0-4.0“ 便捷就医服务”数字化转型28个重点应用场景建设。328家医疗机构取得 “互联网诊疗服务 方式”或 “互联网医院冠名”许可。积极支持 “互 联网+”医疗服务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与线下医疗服务实行同等的支付政策;将 “居 家血液透析远程视频指导 ”和 “带远程监测功能的自动化腹膜透析治疗”价格项目立项时同步纳入医保支付。 积极稳妥扩大定点药店和电商平台参与,全市符合国家医保移动支付和本市互联网医保购药条件的定点零售药店,依其申请基本覆盖。上线医疗付费 “一件事 ”、医疗 费报销 “一件事 ”、出生 “一件事 ”等,实现全市定点医疗机构医保电 子凭证应用全覆盖、“120”急救车医保“车上移动支付”全覆盖。编制《数据要素赋能上海市卫 生健康数字化转型工作方案》,指导各医疗机构实现应用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