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充分发挥医保引导作用助推“三医”协同发展
近年来,淮北市医疗保障局以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为突破口,扎实推进医药供给侧改革,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助推医疗、医保、医药协同发展。
以集采落地为改革预留空间。充分发挥医保基金战略购买作用,以国家药品、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为抓手,压低采购价格,降低医疗机构药品耗材成本和医保基金支出,为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和支付方式改革预留空间。目前,全面落地执行48批国家和省级集采中选结果,平均降幅50%以上,累计节约采购资金近5.2亿元。落实集采专项预付制度和国家集采医保资金结余留用政策,累计拨付集采预付金3727.08万元,考核拨付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医保结余留用资金4496.15万元。
以价格调整增加医院收入。充分利用药品、医用耗材集采降价腾出的空间,推进医药服务供给侧改革。规范检验检查类项目,通过三批次治理及联动试剂集采成果,将性激素等12项检验价格下调8%,推动医疗资源向高技术劳务领域倾斜。落地护理指南、专项调整急诊诊察费等,提升技术劳务价值项目价格,改善医疗行业薪酬制度。调整后公立医院年增收463.6万元,有效优化了“重设备、轻技术”的价格结构。
以支付方式引导高质量发展。积极推行总额控制下以DRG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式支付改革,引导和调节医疗资源配置,推动医疗机构由创造收入增量向医疗成本精细化管控转型。今年上半年,平均住院日、次均住院费用、患者个人负担费用同比分别下降2.24%、3.33%、3.59%。加大对新技术新项目、重点专科建设等四项倾斜支付政策的支持力度,倾斜支付2506.01万元,推动本地医疗机构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减少医保基金外流。今年以来,全市跨省就医人次同比下降22%,医保基金支出同比下降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