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厦门“全国科普月”主场活动明日在中山路举办
厦门网讯(海西晨报记者 白若雪)科普奇妙市集、流动科技馆、科普摄影展、大型科技展陈……明日,2025年厦门市“全国科普月”主场活动将在中山路举办。这个9月,鹭岛将化身一座没有围墙的科学乐园,拉开一场全民共享、持续整月、覆盖全域的“科学狂欢”序幕,让科技创新成果惠及市民,点燃更多青少年心中的科学梦。
本次活动由厦门市科协、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市科技局、思明区政府等25个单位联合主办。
据悉,今年9月是首个法定“全国科普月”,厦门市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夯实科技强国基础”为主题,整合全市优质科普资源,推动科学普及深入基层、服务民生。
科普志愿服务活动超400场
今年厦门市“全国科普月”活动亮点纷呈。在主场活动的“科普奇妙市集”上,30余家科技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与科普基地将联袂亮相,100余项沉浸式科普互动体验项目沿街铺展,整条中山路化身“未来长廊”;“探索科学之美 共享科普盛宴”2025厦门市科普摄影作品展将同步亮相活动现场,参展作品融汇艺术表达与科学内涵,为市民带来一场兼具美感与深度的科普盛宴。现场还有《知识就是力量》杂志社推出的“科普增值服务AI智能体平台”全国首发等精彩环节。
活动期间,厦门将开展超400场丰富多样的科普志愿服务活动,涵盖科普研学、专家讲座、科技培训等形式,推动科普服务进入学校、社区、企业、乡村,让市民朋友在“家门口”就能获得优质多元的科普服务。在校园,科普志愿者将带来“科学魔法秀”“AI启蒙课”等互动研学项目,激发青少年的创新思维与动手能力;在社区,围绕“智慧生活”“防灾减灾”等主题的专家讲座和实操培训将轮番登场,帮助居民提升科学素养与生活技能;在企业园区,科技培训与技术咨询将助力产业工人掌握前沿科技知识,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在乡村,流动科技馆与“田间课堂”将结合农业实际,普及智慧农业、绿色能源等实用技术,为乡村振兴注入科技动能。这些有趣、务实的科普服务,将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呈现科学原理,让抽象的科学知识“活”起来,让大家在轻松氛围中感受科学的魅力。
“科普地图”串联全市科普阵地
除了线下科普活动,主办单位还将通过“千万IP创科普”融媒体传播矩阵、厦门电视台移动电视户外万屏等平台,开展为期一个月的“云上科普”。为了让科普资源“看得见、找得到、去得成”,本次活动发布了“厦门科普地图”宣传视频,以数字化手段串联全市85家科普阵地,构建便捷高效的“30分钟科普服务圈”。市民可乘公交、地铁畅游科普阵地,实现“科学打卡自由行”,体验“出门见科学、转角遇创新”的新风尚。
这个9月,从中山路的科技市集到岛内外的社区课堂,从重点实验室科普探秘到田间地头的“流动科普”,科学的种子将在鹭岛播撒,“30分钟科普服务圈”将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生动体现——人人皆可参与科学、享受科学、传播科学。厦门将以“全国科普月”为契机,构建“政府推动、社会参与、数字化赋能”的大科普格局,全面提升公民科学素质,为厦门建设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注入澎湃的智慧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