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黑没关系?每年暑假晒伤患者明显增多
厦门网讯(厦门晚报记者 陈恩泽 通讯员 张玉辉 黄语晴)夏季骄阳似火,在户外长时间活动,皮肤容易受到考验。厦门市中医院皮肤/医疗美容科副主任医师叶佩真介绍,每年暑假,因晒伤前来就诊的患者明显增多。
“掌握正确的防晒和晒伤后护理方法,不仅能避免短期不适,更能预防长期皮肤问题。”叶佩真说。
【案例】
海边光膀子游玩 双肩散布小水疱
烈日下没做好防护,很有可能造成晒伤。前不久,市中医院皮肤/医疗美容科门诊来了一名男生,他双手扯起T恤的肩部,小心翼翼坐下来,说:“医生,好痛啊,赶紧帮我看看。”撩开衣服一看,其双肩皮肤通红,散布着许多细小水疱。原来,炎炎烈日下,他在海边光膀子玩了一下午,第二天就出现了面部和肩部大面积红斑,伴有明显的灼痛感。虽然涂抹了防晒霜,但因出汗后未及时补涂,导致严重晒伤。
“类似的案例在夏天很常见。特别是男生,容易忽略防晒的重要性,认为‘黑一点没关系',直到出现刺痛、水肿才追悔莫及。”叶佩真说,晒伤不仅会带来短期不适,更可能造成皮肤屏障受损,以及皮肤敏感、缺水,甚至早期老化等问题。
【护理】
把握黄金48小时 降温抗炎是关键
一旦出现水疱、脱皮等晒伤症状,需要及时处理。叶佩真将晒后修复的48小时称为“黄金48小时”。
“在晒伤后的24-48小时内,首要任务是降温抗炎。”叶佩真建议,晒后用冷毛巾或毛巾包裹冰袋敷在晒伤部位,每次15-20分钟,每日3-4次。切记不可直接用冰接触皮肤,也不要使用热水冲洗,因为高温会加剧炎症反应。
同时,要暂停使用含酒精、酸类或香精的护肤品,避免进一步刺激皮肤。若疼痛明显,可外用芦荟胶等舒缓产品,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控制炎症。
叶佩真特别强调,如果出现大面积水疱、发热、恶心等症状,可能已构成严重日光性皮炎甚至全身性反应,一定要立即就医。
【预防】
外涂内服两手抓 防晒措施全方位
夏天出门如何防止晒伤呢?叶佩真说,可以从外涂和内服两个方面着手。早晨可以根据不同肤质选择不同的清洁方式:不是特别油的皮肤可以直接用清水洁面,特别油的皮肤可选用温和的氨基酸洗面奶。清洁后应当裸脸直接涂抹防晒霜,以确保成膜效果。
在选择防晒产品时,要特别注意防晒系数。建议选择SPF50+、PA++至++++的防晒产品,每次使用时,确保全面覆盖面部、耳廓、颈部和四肢等所有暴露部位。涂抹时应注意由内向外均匀推开,避免打圈按摩,以免影响防晒膜的完整性。
内在饮食调理同样重要。叶佩真建议多食用番茄、石榴汁等抗氧化食物。这类食物能够有效降低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降低晒伤风险。同时,避免食用苋菜、莴苣、菠菜、芹菜、柠檬、芒果等感光性蔬果,以免降低皮肤的抗晒能力。
【提醒】
别迷信“快速美白” 保湿防护是根本
许多人在晒伤后担心皮肤变黑,急于使用美白产品。对此,叶佩真提醒,晒伤后美白不能急于求成,必须待皮肤屏障初步修复后再进行。
在皮肤仍处于红肿、脱皮阶段时,应坚持做好保湿舒缓工作,推荐使用含神经酰胺、透明质酸等成分的修复乳。当皮肤晒红、脱皮等症状缓解,进入恢复期时,可酌情使用含维生素C、烟酰胺等温和美白成分的护肤品。
“在使用功能性产品前,最好先做皮试,避免二次损伤。”叶佩真说,恢复期间仍须严格防晒,优先选择物理遮挡或物理防晒霜。
叶佩真强调,皮肤更新周期约为28天,不要迷信“快速美白”,耐心做好保湿和防护才是根本。
【链接】
如何防晒 因人而异
儿童防晒,首选纯物理防晒霜,SPF30+即可,涂抹时避开眼周。
孕妇尽量避免使用含有氧苯酮、视黄醇棕榈酸酯等成分的化学防晒霜,纯物理防晒霜更安全。此外,孕妇妊娠期黄褐斑高发,需加强UVA防护,选择PA++++防晒霜,配合遮阳帽、口罩等物理遮挡措施。
属敏感肌、痘痘肌的人群,尽量选择物理遮盖防晒,可配合温和的物理防晒霜,避免使用化学防晒霜或含酒精等成分的防晒霜。皮炎急性期以物理防晒为主,恢复期再使用防晒霜。
老年人群皮肤屏障和修复能力较弱,防晒更需细心,建议选择物理防晒霜,减少皮肤刺激,出门勤戴手套和宽檐帽,重点防护头颈、手背等容易被晒出斑的部位。(据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