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新闻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厦门新闻 >> 查看内容

抑郁症发病群体呈年轻化趋势 如何照亮少年心空

2023-04-18 22:31:56家庭医生在线佚名查看次数:29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房舒 制图/张平原)“为了你,我们倾尽全力把家从农村搬进城市,可你却说不想上学了?”在面对13岁儿子的情绪问题时,林东(化名)夫妇第一反应是失望和愤怒。但眼看着儿子情绪越来越低落,回避社交、成绩一落千丈,躲在家里翻看一些轻生视频,甚至把自己手臂划得伤痕累累时,林东夫妇彻底慌了。
  这是厦门广济医院副院长罗滨曾接诊过的一个案例。经过一系列诊断,林东的儿子患上了重性抑郁心境障碍,需入院接受综合治疗。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厦门仙岳医院儿童心理科门诊数量,同比增长超30%。近年来,青少年抑郁心境障碍已成为心理健康领域重点关注点之一。
  在厦门,无论是政府部门、专业医护人员还是社会工作者们,都在不遗余力地推动着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专业医疗向更好、更完善的方向前进,为孩子们驱散抑郁阴霾,筑起心理健康防护墙。孩子们到底怎么了?引发他们抑郁的原因是什么?怎样更好地引导他们?弄清楚这些,才能为孩子们撑起一片晴朗“心”空。
  探因
  青少年对于情绪、
  压力的自我管理能力相对较弱
  2023年初,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发布2022版“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21~2022)》,调查显示,20万人样本中抑郁风险检出率为10.6%,焦虑风险检出率为15.8%。
  去年,由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健康时报等共同发布的《2022国民抑郁症蓝皮书》显示,抑郁症发病群体呈年轻化趋势。青少年抑郁症患病率已达15%到20%,50%的抑郁症患者为在校学生。
  厦门市仙岳医院儿童心理科主任吴为阁有12年的儿童心理专科从业经验。据他判断,目前厦门出现抑郁心境障碍的青少年人群,以初二、初三学生居多——这些孩子即将面临中考,成绩好坏直接影响未来的求学之路,“说他们处于人生的第一道‘分水岭’并不为过。”吴为阁介绍。
  “对于同一个人与其行为,两种截然不同的解读,代表了两种从不同角度出发的认知。”吴为阁表示,孩子与家长的目标不一致,是产生认知偏差的原因之一。“往往孩子正在遭受心境障碍的痛苦,家长却只关心孩子成绩下滑怎么办。”当然,认知偏差只是“冰山一角”,青少年群体心境障碍成因十分复杂。
  集美大学海洋文化与法律学院副教授巨东红指出,青少年是从儿童向成年人发展的过渡时期,也是身体成长、心理成长与社会化成长同时发生的过程,群体的特殊性决定了青少年对于情绪、压力的自我管理能力相对较弱。
  此外,“环境因素非常重要。”巨东红表示,环境因素可分为家庭因素与社会因素。比如,有的家长对青少年期待过高,超过了他们现阶段的能力;有的家长采取了错误的教育与沟通方式,导致了青少年长期处于被压抑状态;有的家庭父母亲密关系出现问题,亦会变成隐患。
  吴为阁接诊过这样一个案例:一名14岁的男孩,经常在虚拟世界聊天、打游戏,寻找归属感。面对父母的管束,他脱口而出“你们都不爱我”,继而离家出走,严重时曾与父母发生肢体冲突,学业也受到巨大冲击。在与其父母沟通时,吴为阁发现,孩子父亲在家庭中强势,教育模式简单粗暴,母亲只是一味配合父亲的教育方式,亲子双方产生了严重的对抗情绪。
  同时,社会环境带来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巨东红解读说,中国社会发展迅速,一些巨大变化也影响到了青少年。比如,与互联网相关的各类娱乐产品快速发展,让部分青少年过度沉溺,甚至无法区分现实与虚幻。“比如在网络中,人们选择只向大众展示优秀的一面,给还没有形成完整、独立价值观的青少年带来压力,产生‘我不行’‘我没用’等错误想法。被内化后变成自我攻击,进而引发抑郁心境障碍。”巨东红举例。
  治疗
  医生+个体心理治疗师
  +家庭治疗师的组合效果显著
  许多家长会问,怀疑自家孩子得了抑郁心境障碍该怎么办?巨东红表示,首先要在专业人员或医师帮助与指导下,正确区分抑郁倾向与抑郁心境障碍。如果只是短时间内的情绪低落,可考虑尽早引入心理疏导;若已有自伤、自残行为,需尽快向心理专科门诊求助。
  吴为阁表示,对于抑郁心境障碍,临床上有严格诊断标准,目前较多参照的是世界卫生组织颁发的ICD11(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版)标准,不可妄下定论,否则会引发更负面的暗示和连锁反应。
  吴为阁团队在诊疗时,会同时分析青少年与父母。“先弄清他们各自的诉求,再制造合适氛围让他们进行充分沟通,确认哪个问题是眼下最急需解决的。”吴为阁解释,这是为了让家长了解情况,也能为之后的治疗排除隐患、打下基础。第二步才是分析症状成因,有针对性地进行药物+心理+物理(即团体心理)治疗。
  吴为阁告诉记者,大量的临床案例显示,医生+个体心理治疗师+家庭治疗师的组合,可以在短期内对青少年的抑郁心境障碍起到明显效果。“与成年人相比,青少年更依赖家庭、父母,所以青少年的心境障碍都与家庭有着莫大关系,家庭治疗师的介入,要基于对整个家庭系统的梳理,进而巩固个体的治疗效果。”吴为阁表示。
  受访中,三位专家都表示,在遭遇心境障碍后,无论是家长还是孩子,都一定要摒弃所谓的“病耻感”。“业内将抑郁症改称为抑郁心境障碍,就是为此所做的努力之一。”巨东红解读,正确认识、合理应对以及及时介入诊疗,是所有遭遇心境障碍人群的正确应对路径。
  多年前,吴为阁接手过一个高中阶段遭遇抑郁心境障碍的青少年,经过系统治疗后,这位青少年考上了985高校,毕业后当了老师,并成为仙岳医院的一名义工。这位老师利用自己的经历与经验,帮助了大量遭遇心境障碍的学生,引导他们及时就诊,正确应对困境。“从帮助自己升华到帮助别人。”吴为阁欣慰地说。
  另一个治愈病例的主角,是从高中升入大学后不适应,感觉人生很迷茫。被发现异常时,这位青少年情绪低落,不爱跟人交流,就连平时喜欢的游戏也不打了,甚至多次提出休学。经过一年左右的入院系统治疗,经评估该同学获临床治愈。现在,这位同学已完成大学学习并拥有稳定工作,生活步入了正轨。
  吴为阁说,社会上关于抑郁心境障碍有多种误读,其中“得了就治不好”这种说法最打击人。但实际上,他和团队的接诊案例中已有多例获得了临床治愈,“在走出困境前,不要再为自己制造困境。”
  关爱
  历经三十多年发展
  我市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初步形成
  青少年心理健康离不开社会支持。国家越来越重视青少年心理问题和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2019年,为推进《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心理健康促进行动,进一步加强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2部门联合制定了《健康中国行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动方案(2019—2022年)》,该方案提出:到2022年年底,基本建成有利于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社会环境,形成学校、社区、家庭、媒体、医疗卫生机构等联动的心理健康服务模式。
  实际上,厦门自20世纪90年代起就将心理健康纳入教育工作范围。历经三十多年发展,厦门市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初步形成。
  1993年10月,厦门市教委制定《厦门教育之城规划》提出,在学校内设置心理教师岗位。2004年,厦门市为学校划拨专职心理教师编制。2020年厦门市教育局出台《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通知》,在课程安排、心理辅导室建设、专(兼)职心理教师配置标准、经费投入各方面作出明确规定,建立规范的心理档案,实行动态管理。
  在政府推动下,厦门中小学专职心理教师群体在十余年间发展到310余人,较2004年增加近14倍,此外还有兼职心理教师1000余人。目前,厦门有5所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数量占福建省的三成以上。2019年底,中共厦门市委推进“爱心厦门”建设,其中“爱心扶幼”行动在前期试点的基础上将“青少年权益中心”建设纳入中心工作,其中包含青少年心理健康权益工作。
  校外,厦门市由政府牵头成立了三支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队伍:厦门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12355厦门市青少年心理咨询热线”、厦门市24小时学生心理援助热线0592-5258185。
  此外,厦门还有工商注册经营的心理咨询公司190家,提供心理咨询的行业队伍、社工服务机构36家,7个市区级青少年权益中心和市青少年宫开展心理咨询服务。
  抑郁心境障碍
  研究人员在多年药理研究中发现,中枢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及受体功能低下,是诱发抑郁心境障碍的原因。同时,大量临床资料显示,家族内发生抑郁心境障碍的概率远高于正常人口。
  临床上的抑郁症是一种心境障碍,一旦患病,个体的思维方式、情绪感受、行为模式等均会受影响。
  我们能为他们做什么?
  ●厦门目前有中小学专职、兼职心理教师1300余人,其中专职心理教师较2004年增加近14倍
  ●目前,厦门市有5所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数量占福建省的三成以上
  ●校外,厦门市由政府牵头成立了三支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队伍,还有7个市区级青少年权益中心和市青少年宫开展心理咨询服务
  学生抑郁症的原因
  抑郁症发病群体年龄
  【点击】
  抛弃“病耻感”
  更有利于治疗
  厦门广济医院副院长罗滨认为,青少年抑郁心境障碍主要由生物学、遗传学因素引发。
  罗滨解读说,研究人员在多年药理研究中发现,中枢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及受体功能低下,是诱发抑郁心境障碍的原因。同时,大量临床资料显示,家族内发生抑郁心境障碍的概率远高于正常人口。
  “认识到这一点,对父母、孩子都很重要。”罗滨解读,也就是说,对某些特定人群来说,生物学的因素决定了“你”会遭遇抑郁心境障碍,这与“你”不够努力无关。这有利于引导他们像接纳其他病症一样接纳心境障碍,有利于降低“病耻感”,停止自我攻击和攻击他人,从而更有利于治疗。
  受访时三位专家表示,青少年遭遇抑郁心境障碍时,家长或监护人是其第一接触的对象。因此,敏锐觉察、及时发现对于防止由抑郁状态恶化至抑郁心境障碍尤为重要。在日常生活中,如遭遇到相关疑惑,家长、监护人、老师或青少年,可借助儿童行为量表(CBCL)来初步排除。但还是建议有条件的家庭应尽快、尽早前往专业心理科门诊就诊。
  【记者手记】
  家庭教育
  离不开换位思考
  记者在采访吴为阁时,其位于病房区办公室的门频繁被前来求助的家长敲响:“能不能赶快帮我看看,我家孩子这是怎么了?”“我们真的很着急,能马上看病吗?”而当被问及是否有提前预约或挂号时,家长们却都沉默了。
  一面是刻不容缓的求助,一面却是在问题出现端倪时的忽视或回避。吴为阁痛心地说,如果家长或监护人,早点觉察到孩子的问题,也许就可以避免如今仓促应对的局面。
  忽视、回避,往往是让问题滑向深渊的助推剂。如果家长习惯了扮演高高在上的“说教者”,会难以避免地以自己的价值观取代孩子的价值观,以别人的衡量标准去衡量自己的孩子,不管合适与否。这也是很多亲子冲突产生的底层逻辑。
  其实,家长们也曾经历过青少年时期,在家庭教育中,不妨试着与孩子换位思考。合理有效的沟通,有时是修补关系的“良药”。
  咨询机构
  热线号码
  ●仙岳医院心理热线:
  0592-5395159
  ●厦门市24小时学生心理援助热线:
  0592-5258185
  ●厦门市青少年服务热线:
  0592-12355
  ●思明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24小时热线:
  0592-2918656
  ●思明区和合之家妇女反家暴24小时热线:
  0592-2512388
已有0条评论,共有0人参与
最新评论
  • 暂时还没有评论...
0.782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