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打造社区养老服务模式 厦门49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恢复开放
2023-03-29 22:18:40厦门网佚名查看次数:211
厦门网讯(厦门晚报记者 吴笛)今年春节后,受疫情影响的我市49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陆续重新开放,除了为老年人提供送医、送餐、生活照料等服务外,还有各种文体活动,让老年人在“一刻钟生活圈”中享受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幸福生活。
近年来我市积极打造社区养老服务模式,按照每个街道(镇)建有一个以上照料中心标准,全市已建成49家照料中心,成为构建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抓手。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欢迎全市老年人到照料中心参加活动,如果发现照料中心未按要求开展服务的,可随时拨打民政热线电话3500011投诉。
根植社区用心服务
做老人的贴心邻里
上午10点,在江头街道(吕岭)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志愿者秦女士正在社区的敬老餐厅里忙碌着。每个工作日的中午,包括老年人在内的社区居民有七八十人会到餐厅吃饭,志愿者们轮流到餐厅服务。对行动不便的老人,餐厅还提供送餐服务,每天送餐在100份左右。餐厅为符合条件的老人提供免费午餐,对60岁以上社区老人也有一定的优惠。
该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她和她的团队2011年就根植吕岭社区,从最初的居家养老综合社工服务到运营敬老餐厅,再到养老服务照料中心,他们根据老人的实际需求不断丰富服务内容,提升服务品质。
社区居民陈女士的老伴偏瘫坐轮椅,是照料中心重点服务对象。陈女士告诉记者,自己身体不好,又要照顾老伴,有时生病爬不起来就打电话给照料中心,会有工作人员上门来做家务。有时工作人员还会将午餐送上门给她老伴。“没有这些工作人员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他们就像自己的亲人一样,能住在这么有爱的小区是我和老伴的福气。”陈女士说。
链接各种养老资源 满足老人多方面生活需求
近日,集美区后溪镇养老服务照料中心为周边老人组织了一场插花活动。40多位老人围坐在一起,在工作人员指导下一起学插花、聊家常,其乐融融。
99岁的陈奶奶告诉记者,照料中心就是她的另外一个家,在这里可以和老邻居们参加各种活动,非常开心。
“我们提供一站式养老服务,打造养老资源集散地,让养老变‘享老’。”照料中心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做手工,看歌仔戏,听健康讲座,进行每日健康检测,在该中心社工的组织下,老人们可以在这里找到自己喜欢的活动。有共同兴趣爱好的老人们还可以组成“兴趣群”,经常进行沟通交流、举行各种主题活动,认识更多的朋友。常来中心活动的孙女士说:“我天天在这里跟老姐妹们做操、看电视,中午在这里吃饭休息,特别开心。”
除了到中心参加各种活动,老人们还可以选择在家里享受养老服务。该中心负责人说,中心链接各种养老服务资源,为老人提供家政、医疗、护理、配餐等服务,服务辐射后溪镇15个社区。特别是对符合政府购买服务条件的困难老人来说,不花一分钱就可以享受到细致周到的服务,让他们感受到厦门这座城市的温馨。
中心目前午餐配送周边5个社区,针对低保、低收入、重点优特困、高龄、失独等特殊老人还提供免费餐服务,解决了这些老人做饭难、吃饭难的问题。其他老人也享受10元的优惠价格,两荤两素一汤。下个月,中心还将拓展配送范围,为后溪镇14个社区的老人进行午餐配送服务。
诊室搬进照料中心 提供血压血糖监测等服务
医养结合是厦港街道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的一大特色,该中心设有医务室,有全科医生坐诊,入住照料中心的老人可以免费看诊,为辖区内的居民提供免费监测血压、血糖服务。
该中心开设了动静两大区域,其中的“活力区”设有康复理疗室、健身室、阅览室等,同时配备有1个多功能厅,满足健康活力老人的需求。“照护区”为老人提供照护、午间休息及诊疗服务,特别设了4间诊疗室,实现老人看诊和理疗的需求。
上午9点半,在该中心的活动大厅,伴随着悠扬的音乐声,一群阿姨手挥舞着扇子翩翩起舞。王女士告诉记者,她们都住在附近,中心对外开放后,她们每天都来这里活动,大家一起跳舞锻炼身体,认识了许多有共同话题的新朋友,感觉日子过得丰富多彩。
记者在中心的理疗室看到,老人正在康复医生的陪伴下进行康复训练。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辖区的老人可以享受一周三次理疗服务。高龄、失能、半失能、骨折术后需要康复训练的老人,可以选择在中心的照护区居住。居家老人也可以选择上门的医疗照护服务。值得一提的是,中心的长者食堂采用中央厨房配餐的形式,有专门的厨师团队,以药食同源的理念为老人们打造营养可口的膳食。老人们在中心活动后可以吃了午餐再回家,行动不便的老人也可以享受配餐上门服务。
背景
纳入每年为民办实事项目
将建更多照料中心和敬老餐厅
截至今年2月,我市拥有户籍老年人42.25万人,老龄化率14.5%。其中80周岁以上5.64万人,占老年人总数13.3%。为了增加我市老年人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市委、市政府每年将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持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推进公共养老服务设施城乡全覆盖,提高社区公共养老服务规范化专业化水平。2022年市、区财政对社区养老直接投入资金约1.3亿元,为推动我市社区养老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有了政策支持,加强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的运营管理也很重要。早在2020年,市民政局就出台了《厦门市养老服务照料中心运营管理办法》,对照料中心的运营方式、功能设置、人员配备、服务收费、安全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相关规定。明确了照料中心应当提供建档立卡、餐饮膳食、休闲娱乐、助医助行、个人照护、保健康复等11类服务,对哪些服务属于应当免费的基础服务,哪些服务属于允许收费的增值服务,哪些功能属于必备的基础性要求,哪些功能属于选配的提倡性配置等方面进行了细致分类。我市老年人可以根据需要,在照料中心享受相关服务。
根据新冠感染“乙类乙管”要求和市委市政府部署,上个月,市民政局要求全市各照料中心恢复对外服务,根据养老服务包内容,把为老服务各个项目落实到位。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督促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尽快恢复正常服务,是为了更好地发挥照料中心服务社区老年人的重要作用,同时推动养老事业与养老产业协同发展,既保障好兜底对象老年人的基本需求,也服务好其他老年人的市场化需求。今后几年内,我市还将继续通过为民办实事项目,选址新建更多照料中心和敬老餐厅,进一步织密全市城乡社区养老服务保障网。
扫码查看49家照料中心具体服务内容,投诉请拨3500011
近年来我市积极打造社区养老服务模式,按照每个街道(镇)建有一个以上照料中心标准,全市已建成49家照料中心,成为构建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抓手。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欢迎全市老年人到照料中心参加活动,如果发现照料中心未按要求开展服务的,可随时拨打民政热线电话3500011投诉。
根植社区用心服务
做老人的贴心邻里
上午10点,在江头街道(吕岭)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志愿者秦女士正在社区的敬老餐厅里忙碌着。每个工作日的中午,包括老年人在内的社区居民有七八十人会到餐厅吃饭,志愿者们轮流到餐厅服务。对行动不便的老人,餐厅还提供送餐服务,每天送餐在100份左右。餐厅为符合条件的老人提供免费午餐,对60岁以上社区老人也有一定的优惠。
该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她和她的团队2011年就根植吕岭社区,从最初的居家养老综合社工服务到运营敬老餐厅,再到养老服务照料中心,他们根据老人的实际需求不断丰富服务内容,提升服务品质。
社区居民陈女士的老伴偏瘫坐轮椅,是照料中心重点服务对象。陈女士告诉记者,自己身体不好,又要照顾老伴,有时生病爬不起来就打电话给照料中心,会有工作人员上门来做家务。有时工作人员还会将午餐送上门给她老伴。“没有这些工作人员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他们就像自己的亲人一样,能住在这么有爱的小区是我和老伴的福气。”陈女士说。
链接各种养老资源 满足老人多方面生活需求
近日,集美区后溪镇养老服务照料中心为周边老人组织了一场插花活动。40多位老人围坐在一起,在工作人员指导下一起学插花、聊家常,其乐融融。
99岁的陈奶奶告诉记者,照料中心就是她的另外一个家,在这里可以和老邻居们参加各种活动,非常开心。
“我们提供一站式养老服务,打造养老资源集散地,让养老变‘享老’。”照料中心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做手工,看歌仔戏,听健康讲座,进行每日健康检测,在该中心社工的组织下,老人们可以在这里找到自己喜欢的活动。有共同兴趣爱好的老人们还可以组成“兴趣群”,经常进行沟通交流、举行各种主题活动,认识更多的朋友。常来中心活动的孙女士说:“我天天在这里跟老姐妹们做操、看电视,中午在这里吃饭休息,特别开心。”
除了到中心参加各种活动,老人们还可以选择在家里享受养老服务。该中心负责人说,中心链接各种养老服务资源,为老人提供家政、医疗、护理、配餐等服务,服务辐射后溪镇15个社区。特别是对符合政府购买服务条件的困难老人来说,不花一分钱就可以享受到细致周到的服务,让他们感受到厦门这座城市的温馨。
中心目前午餐配送周边5个社区,针对低保、低收入、重点优特困、高龄、失独等特殊老人还提供免费餐服务,解决了这些老人做饭难、吃饭难的问题。其他老人也享受10元的优惠价格,两荤两素一汤。下个月,中心还将拓展配送范围,为后溪镇14个社区的老人进行午餐配送服务。
诊室搬进照料中心 提供血压血糖监测等服务
医养结合是厦港街道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的一大特色,该中心设有医务室,有全科医生坐诊,入住照料中心的老人可以免费看诊,为辖区内的居民提供免费监测血压、血糖服务。
该中心开设了动静两大区域,其中的“活力区”设有康复理疗室、健身室、阅览室等,同时配备有1个多功能厅,满足健康活力老人的需求。“照护区”为老人提供照护、午间休息及诊疗服务,特别设了4间诊疗室,实现老人看诊和理疗的需求。
上午9点半,在该中心的活动大厅,伴随着悠扬的音乐声,一群阿姨手挥舞着扇子翩翩起舞。王女士告诉记者,她们都住在附近,中心对外开放后,她们每天都来这里活动,大家一起跳舞锻炼身体,认识了许多有共同话题的新朋友,感觉日子过得丰富多彩。
记者在中心的理疗室看到,老人正在康复医生的陪伴下进行康复训练。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辖区的老人可以享受一周三次理疗服务。高龄、失能、半失能、骨折术后需要康复训练的老人,可以选择在中心的照护区居住。居家老人也可以选择上门的医疗照护服务。值得一提的是,中心的长者食堂采用中央厨房配餐的形式,有专门的厨师团队,以药食同源的理念为老人们打造营养可口的膳食。老人们在中心活动后可以吃了午餐再回家,行动不便的老人也可以享受配餐上门服务。
背景
纳入每年为民办实事项目
将建更多照料中心和敬老餐厅
截至今年2月,我市拥有户籍老年人42.25万人,老龄化率14.5%。其中80周岁以上5.64万人,占老年人总数13.3%。为了增加我市老年人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市委、市政府每年将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持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推进公共养老服务设施城乡全覆盖,提高社区公共养老服务规范化专业化水平。2022年市、区财政对社区养老直接投入资金约1.3亿元,为推动我市社区养老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有了政策支持,加强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的运营管理也很重要。早在2020年,市民政局就出台了《厦门市养老服务照料中心运营管理办法》,对照料中心的运营方式、功能设置、人员配备、服务收费、安全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相关规定。明确了照料中心应当提供建档立卡、餐饮膳食、休闲娱乐、助医助行、个人照护、保健康复等11类服务,对哪些服务属于应当免费的基础服务,哪些服务属于允许收费的增值服务,哪些功能属于必备的基础性要求,哪些功能属于选配的提倡性配置等方面进行了细致分类。我市老年人可以根据需要,在照料中心享受相关服务。
根据新冠感染“乙类乙管”要求和市委市政府部署,上个月,市民政局要求全市各照料中心恢复对外服务,根据养老服务包内容,把为老服务各个项目落实到位。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督促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尽快恢复正常服务,是为了更好地发挥照料中心服务社区老年人的重要作用,同时推动养老事业与养老产业协同发展,既保障好兜底对象老年人的基本需求,也服务好其他老年人的市场化需求。今后几年内,我市还将继续通过为民办实事项目,选址新建更多照料中心和敬老餐厅,进一步织密全市城乡社区养老服务保障网。
扫码查看49家照料中心具体服务内容,投诉请拨350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