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新闻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厦门新闻 >> 查看内容

争做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典范

2021-01-23 10:10:28本站liming查看次数:1024

  编者按:让百姓看好病、好看病,始终牵动着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心。早在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镇江调研时就指出,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均等化的愿望十分迫切,大城市的一些大医院始终处于“战时状态”,人满为患,要切实解决好这个问题。为此,建设区域医疗中心,成为我国深入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战略布局。

  2019年7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试点工作方案》,在北京、上海等医疗资源富集地区遴选若干优质医疗机构作为输出医院,在患者流出多、医疗资源相对薄弱地区建设区域医疗中心,在较短时间内提高试点地区医疗服务整体水平,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2020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同相关部门启动了第一批10个区域医疗中心试点项目。目前,试点医院建设稳步有序推进,辐射带动效应“定向”放大,并在先行先试方面积累了大量先进做法和成熟经验。

  从今天开始,中国改革报、改革网特别推出《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进行时》专栏,就首批试点项目建设经验和改革创新举措进行连续报道,敬请垂注。

  争做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典范

  复旦中山厦门医院通过同质化、全运营的管理模式,以50多项创新技术填补了厦门乃至福建医疗领域空白,患者不出省就能享受到国内一流优质医疗服务

  2020年10月22日,复旦中山厦门医院“区域医疗中心(筹建)”正式揭牌,成为全国首批10个试点建设区域医疗中心中第一家揭牌单位。

  据介绍,福建厦门市先行先试,携手国家医疗队“排头兵”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共同建设复旦中山厦门医院。1年来,在这个区域医疗中心和紧密型跨省医联体的试验田里,他们精准补齐医疗短板,解决患者异地求医之难。

  如今,复旦中山厦门医院完成的三、四级高难手术率占比达到68%,有50多项创新技术填补厦门乃至福建医疗领域空白。越来越多的患者不出福建就能享受到国内一流“复旦中山”的优质服务。

  地方政府真投入

  跨省医联体先行先试

  2020年3月,福建省人民政府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签署合作协议,双方进一步落实国家战略,将复旦中山厦门医院建设成为区域医疗中心、东南沿海疑难重症诊疗中心,有效减少跨区域异地就医,减轻百姓负担。

  据了解,福建医疗卫生事业近年来取得长足发展,但优质医疗资源仍相对不足,每年仍有大量患者辗转奔波至上海等地大医院看病。其中,作为我国医界翘楚,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更是福建百姓跨省求医的热门之选。

  

  ▲ 2019年11月9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国家卫健委副主任王贺胜带队国家多部委及知名医院负责人到厦门医院现场观摩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成效。
(复旦中山厦门医院供图)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2019年底,国家发展改革委等联合发布《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确定8个省份为试点地区,福建便是其中之一。复旦中山厦门医院响应国家号召,积极探索紧密型跨省医联体模式和区域医疗中心建设。

  从建设到人才招聘,复旦中山厦门医院建设进展的每一步都凝聚着福建省委、厦门市委和复旦大学的关心支持,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复旦中山厦门医院院长樊嘉曾多次表示,福建省和厦门市政府在运营保障、技术提高、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地方政府的真投入为医院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作为先行先试的代表,复旦中山厦门医院的积极实践吸引了来自方方面面的关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卫建委带队相关部委及八省市近20家知名医院前来考察观摩。

  输出医院真心干

  创新“同质化”管理

  2020年5月22日,在复旦中山厦门医院,“大国工匠”、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主任、复旦中山厦门医院内镜中心主任周平红教授等,通过手术直播教学和讲座等形式,与沪闽乃至全国同道们分享了内镜诊疗的先进技术和经验。

  据了解,国际多项内镜手术指南规范均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主导制定,可以说“中山标准”就是国际内镜诊疗标准。而为了让复旦中山厦门医院内镜中心跟上国际化水平,周平红等依托总部优质医疗资源,通过多种手段将先进的内镜诊疗技术和理念平移至厦门。

  建设区域医疗中心的目标就是要大幅缩小相关地区重点病种治疗水平与京、沪等地的差距,而“同质化”管理便成为关键抓手。

  

  ▲ 复旦中山厦门医院建筑照。
(复旦中山厦门医院供图)

  据介绍,作为区域医疗中心输出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创新“同质化”管理,向复旦中山厦门医院全方位输出人才、技术、管理等,形成独具特色的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复旦中山厦门”模式。其中,“人才同质化”尤为突出,即上海总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派出120多名资深专家、骨干常驻厦门医院;各学科主任、名医工作室专家成员每周轮流到厦出诊、手术、教学和查房;高年资主治医生组建的医疗队,分批赴厦参与学科建设;厦门医院招录的医务人员需在总部接受规范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与此同时,两院还推行临床“双主任”制和行政“垂直管理”,即上海总部各科室主任兼任厦门医院临床及医技科室主任,总部行政职能部门负责人是厦门医院相应职能部门的第一负责人,无论是医疗水平、诊疗规范,还是工作流程、应急预案等医院核心管理,都确保“复旦中山标准”。

  如今,上海总部先进成熟的多学科诊疗(MDT)模式已平移至厦门医院,可为患者提供个体化、多学科、全方位的“一站式”精准诊疗。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副院长,复旦中山厦门医院党委书记、执行院长顾建英曾感慨地说:“厦门医院与上海‘同质化’,一路走来并不容易。正是因为复旦中山人不计得失、真心实干、努力奉献,厦门医院才能取得如今的成绩。”

  建设成果真有效

  填补50多项医疗技术空白

  2019年10月13日,国际知名心外科专家——王春生名医工作室核心成员魏来副教授在复旦中山厦门医院,成功为一名年近七旬的高危复发性重度二尖瓣反流患者实施了经导管二尖瓣置换术(TMVR)。

  据了解,国内前3例TMVR于当年上半年在上海总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成功开展,患者均随访良好。此次在厦门医院开展的TMVR,是在二尖瓣成形环中实施,乃是全国范围内首例,也是福建省首例经导管二尖瓣置换术TMVR,标志着该院跻身国内经导管二尖瓣置换术TMVR研究领域的第一方阵。

  “通过3—5年努力,在优质医疗资源短缺地区建成一批高水平的临床诊疗中心。”这是《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试点工作方案》提出的预期目标。

  

  ▲ 国际著名心内科专家葛均波院士(右)在厦门医院为患者实施手术。
(复旦中山厦门医院供图)

  如今,复旦中山厦门医院规范完成诸多外院转来的肝癌、肾癌、胃肠肿瘤及血管病等专科疑难重症病例的手术和治疗,三四级高难手术率占比超68%,且不断问鼎“塔尖”技术。该院同步开展的一大批新技术、新项目,填补了50多项厦门乃至福建医疗领域的技术空白,如冠脉介入治疗中的逆向导丝技术、消化内镜下微创手术技术等,均为厦门乃至福建首例,快速提升了厦门及周边地区的医疗水平。

  目前,医院已开设44个临床医技科室,开放床位506张,针对当地需求组建的12个名医工作室更是高效运转。此外,医院还充分借助信息技术,搭建了沪厦信息诊疗平台,开设了远程查房、远程会诊、远程视频门诊等,近30位上海总部各学科主任、专家常态化开设远程视频门诊。

  据悉,医院开业第一年获评国家三级综合医院绩效考核A级。

  当地百姓真获益

  精准补短板看病不再难

  2020年10月21日,就在区域医疗中心揭牌前夕,国际知名肝外科专家樊嘉院士带领团队成功为一个33岁的患者完整切除巨大肝肿瘤。

  据介绍,患者张先生此前因腹痛查出体内8cm肝脏肿瘤,且肿瘤疑似破裂出血。由于手术难度大,当地接诊医生实施介入手术止血后,建议他前往外地大医院手术根除。

  

  ▲ 国际著名肝外科专家樊嘉院士在厦门医院看诊照。
(复旦中山厦门医院供图)

  原打算到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求医的张先生,在得知樊嘉每周四在复旦中山厦门医院有远程视频门诊后,急忙赶赴厦门求治。通过远程视频门诊,樊嘉在详细了解其病史后,为其量身定制手术方案。

  “没想到在‘家门口’就能找院士看病!还免了舟车劳顿。”在厦门,和张先生有同样感慨的患者还有很多。

  据悉,福建是我国肝癌高发地区之一,每年有不少福建肝癌患者远赴北上广求医。于是,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总部将“国家队”优质医疗资源与闽厦疾病谱紧密结合,精准补短板。比如,福建消化性疾病患者较多,复旦中山厦门医院就建立了“大国工匠”周平红消化内镜名医工作室;厦门血管外科医疗水平相较薄弱,该院就成立了国际著名血管外科专家符伟国名医工作室。

  目前,复旦中山厦门医院心内科、心外科、普外科、胸外科、血管外科等优势学科高难手术率占比达到90%以上,缓解了患者跨省、跨区域就医的大难题。

  数据显示,来复旦中山厦门医院就诊的患者群体已覆盖福建全省,其中40%的患者来源于厦门市外。这里优质医疗资源的辐射作用正日益凸显,逐渐成为百姓口中赞誉的“家门口的上海医院”。

已有0条评论,共有0人参与
最新评论
  • 暂时还没有评论...
1.221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