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福州严抓食品安全监管——全程管起来 吃得更放心
2017-12-27 10:32:26中国经济网佚名查看次数:445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让人民吃得放心。在福建省福州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的举措和成果让市民吃得更安全、更放心,在共建共享食品安全城市过程中拥有更多参与感、获得感,使食品安全纳入全民监管
2015年10月份,福州市被列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创建第二批试点城市,全市各级各部门以此为契机,在基层监管能力提升、食用农产品追溯管理、互联网+食品安全监管等方面先行先试。
建立社会共治监管模式
明确党政主抓、部门主管、企业主体、主官主责、人人主人的“五主”责任体系,破解各自为政困局
仓山区位于福州市城乡接合部,常住人口逾百万,市场主体达8万多户。其中,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近万户,多种食品业态并存,食品安全情况差异化、复杂化,导致食品安全监管任务繁重与人员不足之间的矛盾非常明显。面对如此情况,仓山区如何筑起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安全”的防线?
早在2017年7月份,仓山区就在福建省率先建立食品安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机制,明确食品安全党委政府齐抓、主管部门共管,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食品安全监管网络。在落实该机制的过程中,仓山区突出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把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各级党委工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和年度综合考核;突出政府的行政核心作用,严格落实属地监管职责,成立由区长任主任,各镇(街)、区直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食品安全工作委员会,配置专职食品安全协管员,建立健全区、镇(街)、村(社区)三级食品安全考核体系。
“这种做法主要是受到河长制的启发,参考河长制工作的经验做法,探索食品安全管理长效机制。”仓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宋彬告诉《经济日报》记者,食品安全监管责任重大,是一项大工程,绝非一家或者几家职能部门就能管好,尤其是地方市场监管部门人员不足、监管吃力,更需要各职能部门“动起来”。因此,通过“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机制,各部门既要管“行业”,又要管“食品安全”,破解了各管一块(段)、各自为政的困局,共同推动建立社会共治的监管模式。
如今,在推动相关主管部门落实食品安全“一岗双责”过程中,仓山区市场监管局联合区民政局、教育局、公安局、人民检察院等部门齐抓共管,紧抓学校和养老院“一老一少”两个敏感区域及商场等消费集中区域,实现食品安全事故“零发生”。
党政主抓、部门主管、企业主体、主官主责、人人主人,10月14日,福州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建立完善食品安全责任体系的实施意见》,明确“五主”责任体系,扎实推进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
“一品一码”全程可溯源
以“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为目标,打造“一品一码”全程追溯体系
食品安全监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农产品可追溯体系建设,既是监管工作的难点,也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焦点。
在福州,市民只需要通过手机扫描农产品包装上的二维码,就可以知晓该产品的产地、生产经营者、生产日期、检验检测等源头信息。这得益于福州市正在着力打造的“一品一码”全程追溯体系。
海峡蔬菜批发市场是福建省规模最大的蔬菜交易市场,共有120个档口,交易品种200余个,每日交易近2500吨蔬菜,占福州蔬菜日交易量的70%左右。该市场实行登记进场,交易双方均需实名办卡,拥有溯源卡的货主方可将货物运进交易区;实行“批批检测”,每日每车每品种必检,对于复检不合格的产品将由现场管理部门监督货主自行销毁;实行无现金交易,货主和买方持卡登录电子交易结算系统进行交易,交易信息实时纳入追溯系统;交易成功后可就地打印销售凭证,手机扫描凭证上“追溯码”即可查询产品来源及检测结果。
据介绍,福州以海峡蔬菜批发市场为试点,已建成全省首个“一品一码”追溯试点批发市场,并引领全市主要农产品一级批发市场建设统一专用的进口“采样通道”(对供应商票证不齐全的批批抽检)和出口“验单通道”(赋码的销售凭证),形成“一进口一出口”闭环管理,落实“批批检”,实行检后准售并赋码出场,为下游的去向可追溯奠定基础。
此外,在食用农产品零售终端,福州市以“永辉食品安全可追溯云网”建设为试点,积极推动大型商超进行电子可追溯管理。记者在位于福州市东二环泰禾广场的永辉超市看到,消费者可以通过门店云屏查看公示信息、货架扫码查询信息和永辉食品安全云网PC端网页等方式查询追溯信息。目前,“永辉食品安全可追溯云网”已采集果蔬类品种300余种。
据福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陈宗胜介绍,以“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为目标,福州市大力推行食用农产品电子追溯体系的应用,以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大型商超为试点,开展积极探索实践,力求用更为先进的管控手段,构建溯源管理长效机制,实现追溯体系数据化、质量管理制度化、市场交易智能化、追溯渠道透明化。
推进“明厨亮灶”建设
福州创建“明厨亮灶”餐饮服务单位6994家,全市公立中小学及幼儿园实现“明厨亮灶”全覆盖
在福州市鼓楼区三坊七巷旅游景区的永和鱼丸店内,来自重庆的游客冯立一边用餐,一边通过墙上的“视频厨房”观看食物制作过程、后厨卫生条件和餐具消毒等情况,所有环节一目了然。
“去过很多城市旅游,第一次见到他们把厨房‘亮’出来,通过视频监控把厨房看得清清楚楚,我们这些第一次到福州的人吃得更加放心。”冯立说。
记者走到这台被称作“视频厨房”的电视机前,看到电视屏幕被划分为16个单元格,除厨房外,一楼就餐区、二楼就餐区、收银台、厨房后通道等均呈现其中。据永和鱼丸店总经理陈宗基介绍,在这个约200平方米的店铺中共安装了16个电子监控,其中厨房有4个,主要监督员工是否佩戴帽子、口罩、手套以及是否按要求烹煮鱼丸、清洗餐具等。
“食品安全关系到顾客的身体健康,商家必须重视。店铺安装电子监控2年以来,经常听到顾客的赞誉,通过监管部门监督和自身监督,我们也能发展得更加长远。”陈宗基感叹道。
永和鱼丸店的“视频厨房”只是福州市创建“明厨亮灶”的一个缩影。2016年以来,该市以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为抓手,加快推进“明厨亮灶”建设提质扩面。目前,该市已创建“明厨亮灶”餐饮服务单位6994家,全市公立中小学及幼儿园实现“明厨亮灶”全覆盖。
鼓楼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开展透明玻璃隔断、视频监控等“明厨亮灶”的基础上,开发了“智慧食安”智能监管平台,推出移动执法APP。永和鱼丸店等“三坊七巷食品安全示范街”的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可以以电子数据传输的方式接受日常监管,监管人员通过移动互联网终端的双向互动,实施远程执法和实时在线监管。
仓山区也把“互联网+食品安全”理念植入“明厨亮灶”工程,开发出一套基于“物联网+VR”模式的全方位可视化监控系统。该系统以“一店一码”作为数据支撑,通过二维码挂载集成商家的信息,使远程集中监管成为可能,也有利于提升消费者的参与度与体验感。消费者通过该系统不仅可以快速查看商家信息,还可以实时观看用餐环境及后厨情况。
“去超市买菜时,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就能查到商品源头信息。外出就餐时,看到商家干净、明亮的厨房,出去逛街处处能够感受到全社会共建共创共享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的浓厚氛围。”福州市民黄爱华说,希望“食安福州”成为福州市的新名片。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薛志伟
2015年10月份,福州市被列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创建第二批试点城市,全市各级各部门以此为契机,在基层监管能力提升、食用农产品追溯管理、互联网+食品安全监管等方面先行先试。
建立社会共治监管模式
明确党政主抓、部门主管、企业主体、主官主责、人人主人的“五主”责任体系,破解各自为政困局
仓山区位于福州市城乡接合部,常住人口逾百万,市场主体达8万多户。其中,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近万户,多种食品业态并存,食品安全情况差异化、复杂化,导致食品安全监管任务繁重与人员不足之间的矛盾非常明显。面对如此情况,仓山区如何筑起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安全”的防线?
早在2017年7月份,仓山区就在福建省率先建立食品安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机制,明确食品安全党委政府齐抓、主管部门共管,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食品安全监管网络。在落实该机制的过程中,仓山区突出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把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各级党委工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和年度综合考核;突出政府的行政核心作用,严格落实属地监管职责,成立由区长任主任,各镇(街)、区直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食品安全工作委员会,配置专职食品安全协管员,建立健全区、镇(街)、村(社区)三级食品安全考核体系。
“这种做法主要是受到河长制的启发,参考河长制工作的经验做法,探索食品安全管理长效机制。”仓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宋彬告诉《经济日报》记者,食品安全监管责任重大,是一项大工程,绝非一家或者几家职能部门就能管好,尤其是地方市场监管部门人员不足、监管吃力,更需要各职能部门“动起来”。因此,通过“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机制,各部门既要管“行业”,又要管“食品安全”,破解了各管一块(段)、各自为政的困局,共同推动建立社会共治的监管模式。
如今,在推动相关主管部门落实食品安全“一岗双责”过程中,仓山区市场监管局联合区民政局、教育局、公安局、人民检察院等部门齐抓共管,紧抓学校和养老院“一老一少”两个敏感区域及商场等消费集中区域,实现食品安全事故“零发生”。
党政主抓、部门主管、企业主体、主官主责、人人主人,10月14日,福州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建立完善食品安全责任体系的实施意见》,明确“五主”责任体系,扎实推进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
“一品一码”全程可溯源
以“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为目标,打造“一品一码”全程追溯体系
食品安全监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农产品可追溯体系建设,既是监管工作的难点,也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焦点。
在福州,市民只需要通过手机扫描农产品包装上的二维码,就可以知晓该产品的产地、生产经营者、生产日期、检验检测等源头信息。这得益于福州市正在着力打造的“一品一码”全程追溯体系。
海峡蔬菜批发市场是福建省规模最大的蔬菜交易市场,共有120个档口,交易品种200余个,每日交易近2500吨蔬菜,占福州蔬菜日交易量的70%左右。该市场实行登记进场,交易双方均需实名办卡,拥有溯源卡的货主方可将货物运进交易区;实行“批批检测”,每日每车每品种必检,对于复检不合格的产品将由现场管理部门监督货主自行销毁;实行无现金交易,货主和买方持卡登录电子交易结算系统进行交易,交易信息实时纳入追溯系统;交易成功后可就地打印销售凭证,手机扫描凭证上“追溯码”即可查询产品来源及检测结果。
据介绍,福州以海峡蔬菜批发市场为试点,已建成全省首个“一品一码”追溯试点批发市场,并引领全市主要农产品一级批发市场建设统一专用的进口“采样通道”(对供应商票证不齐全的批批抽检)和出口“验单通道”(赋码的销售凭证),形成“一进口一出口”闭环管理,落实“批批检”,实行检后准售并赋码出场,为下游的去向可追溯奠定基础。
此外,在食用农产品零售终端,福州市以“永辉食品安全可追溯云网”建设为试点,积极推动大型商超进行电子可追溯管理。记者在位于福州市东二环泰禾广场的永辉超市看到,消费者可以通过门店云屏查看公示信息、货架扫码查询信息和永辉食品安全云网PC端网页等方式查询追溯信息。目前,“永辉食品安全可追溯云网”已采集果蔬类品种300余种。
据福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陈宗胜介绍,以“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为目标,福州市大力推行食用农产品电子追溯体系的应用,以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大型商超为试点,开展积极探索实践,力求用更为先进的管控手段,构建溯源管理长效机制,实现追溯体系数据化、质量管理制度化、市场交易智能化、追溯渠道透明化。
推进“明厨亮灶”建设
福州创建“明厨亮灶”餐饮服务单位6994家,全市公立中小学及幼儿园实现“明厨亮灶”全覆盖
在福州市鼓楼区三坊七巷旅游景区的永和鱼丸店内,来自重庆的游客冯立一边用餐,一边通过墙上的“视频厨房”观看食物制作过程、后厨卫生条件和餐具消毒等情况,所有环节一目了然。
“去过很多城市旅游,第一次见到他们把厨房‘亮’出来,通过视频监控把厨房看得清清楚楚,我们这些第一次到福州的人吃得更加放心。”冯立说。
记者走到这台被称作“视频厨房”的电视机前,看到电视屏幕被划分为16个单元格,除厨房外,一楼就餐区、二楼就餐区、收银台、厨房后通道等均呈现其中。据永和鱼丸店总经理陈宗基介绍,在这个约200平方米的店铺中共安装了16个电子监控,其中厨房有4个,主要监督员工是否佩戴帽子、口罩、手套以及是否按要求烹煮鱼丸、清洗餐具等。
“食品安全关系到顾客的身体健康,商家必须重视。店铺安装电子监控2年以来,经常听到顾客的赞誉,通过监管部门监督和自身监督,我们也能发展得更加长远。”陈宗基感叹道。
永和鱼丸店的“视频厨房”只是福州市创建“明厨亮灶”的一个缩影。2016年以来,该市以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为抓手,加快推进“明厨亮灶”建设提质扩面。目前,该市已创建“明厨亮灶”餐饮服务单位6994家,全市公立中小学及幼儿园实现“明厨亮灶”全覆盖。
鼓楼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开展透明玻璃隔断、视频监控等“明厨亮灶”的基础上,开发了“智慧食安”智能监管平台,推出移动执法APP。永和鱼丸店等“三坊七巷食品安全示范街”的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可以以电子数据传输的方式接受日常监管,监管人员通过移动互联网终端的双向互动,实施远程执法和实时在线监管。
仓山区也把“互联网+食品安全”理念植入“明厨亮灶”工程,开发出一套基于“物联网+VR”模式的全方位可视化监控系统。该系统以“一店一码”作为数据支撑,通过二维码挂载集成商家的信息,使远程集中监管成为可能,也有利于提升消费者的参与度与体验感。消费者通过该系统不仅可以快速查看商家信息,还可以实时观看用餐环境及后厨情况。
“去超市买菜时,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就能查到商品源头信息。外出就餐时,看到商家干净、明亮的厨房,出去逛街处处能够感受到全社会共建共创共享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的浓厚氛围。”福州市民黄爱华说,希望“食安福州”成为福州市的新名片。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薛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