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新闻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埠外新闻 >> 查看内容

深圳市属公立医院带动全市医疗水平综合提升

2017-11-23 09:21:47深圳商报佚名查看次数:534
  如今,很多深圳市民都有深切感受:深圳市属公立医院从“北上广”来的专家多了;因疑难杂症,千里迢迢慕名来深圳就医的外地病人多了;深圳市属公立医院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的新技术、新项目多了。
  一直以来,深圳市公立医院管理中心引领深圳市属公立医院坚持“一切以市民健康为中心”,充分发挥深圳市属公立医院辐射作用,带动全市医疗水平综合发展,持续为深圳市民输送“健康大礼包”。通过深入实施医疗卫生“三名工程”,为深圳市民带来健康福祉。积极推动医疗服务供应模式从“以疾病治疗为中心”向“以健康促进为中心”转变,让深圳市民享受更多健康福利。在市医管中心的积极推动下,深圳市属公立医院在深圳医疗卫生领域的辐射作用日益凸显。

  ■“三名工程”惠民利民,带动深圳医疗实力提升过去,面对大病重症,很多市民都要不辞辛苦奔波到“北上广”。如今,深圳市民有越来越多的机会可以在家门口享受到国内外顶级专家的医疗服务。
  2017年8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在“三名工程”专家姚林教授指导下,成功完成了4例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性手术是泌尿外科手术难度最大的手术之一,手术分别由市二院泌尿外科主任王风和副主任梅红兵主刀完成。4名病人均在第二天恢复肠道功能和下地行走,真正做到了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据了解,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郭应禄院士团队签约一年多以来,通过互派人员指导与学习,大大提高了市二院泌尿外科医疗技术水平,深圳的泌尿外科疑难病人不出深圳就能得到高水平的诊疗服务。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是“三名工程”之“名院”建设重点项目,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派驻一流的专家团队扎根深圳,包括多位中华医学会、中国抗癌协会的全国专业委员会的主任委员,以及北京协和医学院的博导级名医。截至目前,派驻的专家团队已达45人,并且在不断增加,涵盖了胸外科、肿瘤内科、麻醉科、妇瘤科、放射治疗科等16个学科。
  这些专家在北京都是一号难求,在深圳,就医者可以轻松挂上这些专家。

  深圳医疗卫生“三名工程”的实施,改变了深圳市民的就医选择,“大病不出深圳”的理想正在逐渐成为现实。“三名工程”是以引进和培育名医(名科)、名医院、名诊所为重点,以全面提升深圳市医疗卫生质量,打造国际医疗中心为目标的民生工程。把国内国际的顶尖团队和专家请到了深圳,“三名工程”直接带动了深圳医疗实力的整体提升。
  截至今年上半年,深圳全市已引进173个高层次医学团队,其中七成以上高层次医学团队由市属公立医院引进,医学团队专家总数2032人。一大批院士、国医大师和国际知名专家纷纷与深圳开展合作。今年以来,三名工程团队与各医疗机构依托科室团队联合开展高难度手术近千例。截至2017年9月21日,深圳市属公立医院依托“三名工程”专家团队举办国际和全国性高水平学术会议230次,授权专利134项,申请国家级科研项目58项,开展新技术、新项目362项,培养博士生171人、硕士生863人,组织培训讲座3632次。

  ■推动医疗资源均衡发展,满足多元化就医需求以创建“健康深圳”为目标,市医管中心积极搭建合作共建平台,积极推动深圳市属公立医院医疗技术、人才、管理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深圳市属公立医院充分发挥行业标杆作用,不仅促进了深圳医疗资源的均衡发展,也进一步满足了深圳市民群众多元化的就医需求,直接受益的就是市民群众。

  为带动深圳及周边地区的危急重症救治能力,深圳市属公立医院纷纷结合各自专科特色,成立了救治联盟,为深圳及周边地区群众带来福音。去年12月,深圳市妇幼保健院与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合作成立深圳孕产妇急危重症救治联盟,开通急危重症孕产妇生命救治的绿色通道。 2016年8月,深圳市儿童医院牵头成立了深圳市儿科医疗联盟,深圳36家儿童医疗相关单位共同组成多元化医疗协作联盟。近日,深圳市孙逸仙心血管医院与42家医院签约成立深圳心血管专科联盟,创新性建设深圳市心血管急症急救体系。该联盟以市孙逸仙心血管医院心血管内、外科诊治技术为基础,以心血管急症救治为抓手,建设一套心血管专科医学信息传递系统及网络,为所在地区不同区域内的心血管急症患者建立最适合的急救绿色通道,建立适合不同级别的专科联盟会员单位帮扶体系和模式。

  在深圳市医管中心和大鹏新区管委会的支持下,大鹏新区医疗健康集团以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为牵头单位,成立了深圳市首个纵向整合市、区、社康三级医疗资源的紧密医联体,大鹏新区医疗健康集团引入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的各学科58名专家进驻新区。
  上述联盟的成立,对提升深圳及周边地区的综合医疗实力具有重要意义,让就医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资源,实现了治疗同质化、诊疗标准化,也激励深圳市属公立医院站在更高的起点、更高的平台之上,持续改进医疗服务质量,不断提高医院综合实力,推动深圳医疗技术水平更安全更优质。
  据介绍,按照计划,到2020年,深圳将力争建成10家在华南地区具有影响力的高水平医院,建成60个达到省级重点学科水平、具备冲击国家级重点学科潜质的品牌学科,重点打造30个医学创新平台,市属医院高水平医学专家达到100人、优秀青年医学专家达到300人。

  ■规范管理和质量,提高市属医院核心竞争力
  一直以来,市医管中心始终把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作为提高市属公立医院的管理水平核心工作,按照“院有特色、科有重点、人有专长”的发展思路,市医管中心不断采取措施,规范医疗管理和医疗质量,提高深圳市属公立医院的核心竞争力。
  高水平医院创建是我省打造“卫生强省”的重大举措,旨在为老百姓提供更优质更安全的医疗服务。今年起,市医管理中心全面启动了省级高水平医院创建计划,以推进广东省高水平医院的建设为目标,市医管中心积极搭建合作共建平台,建立纵向资源共享机制,为广大市民群众健康带来福祉。市医管中心与所有市属公立医院分别签订了《打造广深医疗高地暨建设高水平医院责任书》,深圳市属公立医院将结合自身优势,有针对性地创建省级高水平医院、临床重点专科或医学创新平台项目。比如,深圳市人民医院获批“广东省高水平医院”评审首家试点。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运动医学、骨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等11个科室负责人与院长聂国辉教授签署了广东省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目标责任书签署责任书,承诺在2020年底创建省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

  市医管中心更加注重从加大医学人才培养、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配备,提升市属公立医院医疗服务能力。目前,深圳市属医院共有高层次人才130名,其中杰出人才1名,国家级领军人才9名、地方级领军人才35名,地方后备级人才54名,海外高层次人才31名。在“2017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中,深圳医疗卫生系统获得84项“国自然”,其中深圳市属公立医院占61项。全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深圳卫生系统获得7个大奖,6个来自市属公立医院。

  深圳目前有16家医院通过三甲评审,8家是深圳市属公立医院。其中,港大深圳医院是内地首家通过ACHS认证与三甲评审双认证的医院。仅今年1~9月,深圳市属公立医院依托“三名工程”专家团队就开展新技术、新项目362项,其中肝移植、肩锁关节双束修复等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未来,市医管中心将继续积极推动深圳市属公立医院以创建高水平医院为目标,推进深圳医学科技创新,以国际化视野带动深圳医疗卫生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为市民群众提供更优质、更高效、更安全的医疗服务。(赵鸿飞)






已有0条评论,共有0人参与
最新评论
  • 暂时还没有评论...
1.737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