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新闻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新闻动态 >> 查看内容

临沂三举措强化食品安全监管

2017-07-21 10:30:22中国山东网佚名查看次数:444
  2017年,临沂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坚持问题导向,突出“四个最严”,以“食安山东”建设为统领,“打、建、创”并举、“放、管、服”结合,从种养殖、生产、流通等各环节入手,严抓食品安全,食品安全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全市食品安全形势总体平稳。

  一是品牌引领及示范创建成效明显。2017年,全市以“食安山东”为统领、继续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县、食品安全先进县(区)创建工作,大力打造与“大美新”临沂相适应的品牌方阵。截至目前,全市获证食品生产企业1442家。创建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6个,省级4个,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1个,省级5个。农产品“三品一标”有效认证企业169家、产品337个,培育品牌价值过10亿元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8个、企业品牌5个,取得省级农业标准化基地挂牌70处;建成国家级标准化养殖场23家,省级122家,市级1101家,无公害畜产品认证企业83家,产品85个;省、部级水产健康养殖场39处,认证无公害、有机水产品产地23处、产品33个;建成国家级核桃示范基地1处,省级标准化示范园8处,省级十佳观光果园2处,市级标准化生产基地173处,无公害、绿色、有机林产品认证244个,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14个。2014年“食安山东”活动启动以来,全市已创建食品生产加工示范企业35家、食品流通示范单位492家、餐饮服务示范单位(街区)285家,沂水、莒南两县申报了“全省放心食品生产基地”创建,兰山区已成功创建“省级食品安全先进区”。

  二是食品安全抽检监测力度不断加大。2017年全市各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加大抽检力度,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计划抽检食品42625批次,农业部门计划抽检4700批次,畜牧部门计划抽检6760批次,渔业部门计划抽检200批次,林业部门计划抽检100批次。检测项目涵盖农药兽药残留、食品添加剂和非法添加、致病菌、重金属、污染物质等指标,并适当增加其他相关指标。截至今年5月份,全市共完成抽检监测8739批次,发现不合格产品176批次,对不合格产品各级各部门正在按法定程序进行处置。

  三是安全监管效能不断提升。强化源头监管,加快全市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机制建设,实行高毒、剧毒农药定点经营和实名购买“两项制度”,进一步建立健全食用农产品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衔接机制,从源头上保障食品安全。着力实施严惩重处,继续开展“守护舌尖安全”系列整治行动,主动出击、重典治乱,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先后开展了打击畜产品质量安全违法犯罪“百日行动”,毛皮动物胴体肉专项整治,农资打假和禁限用农药专项治理行动,围绕“三鱼两药”开展水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治理,集中开展瘦肉精、生鲜乳、兽药抗菌药等专项整治,开展植物油、肉制品以及罐头、蜜饯等重点品种整治,农村食品安全、“地沟油”专项整治等。今年以来,全市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共查办各类违法案件875件,入库罚没款1125万元,取缔无证生产经营2家,移送司法机关23起,有力的震摄了违法犯罪分子。同时,着力推进协同共治,积极推动落实企业、消费者和社会各方责任,实现相互联动、共同治理。







已有0条评论,共有0人参与
最新评论
  • 暂时还没有评论...
0.351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