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医院成立血栓防治中心 防治静脉血栓
2017-04-12 11:07:15厦门日报吴至圣查看次数:512
患者做了阑尾手术,手术做得很好,伤口也恢复良好,就快出院了,却突然死亡。后来发现,原来患者体内形成了静脉血栓,血栓随血流进入肺部,发生了肺栓塞导致突然死亡。据悉,这样的事件在医院里并不鲜见,调查显示,住院患者中存在静脉血栓风险的超过一半。日前,中山医院正式成立血栓防治中心,在厦门率先开启多学科合作防治静脉血栓的新模式,以降低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中山医院副院长尹震宇介绍,静脉血栓可阻塞下肢静脉和肺动脉,静脉血栓栓塞症是国内第三位常见的血管疾病,由于大多数时候没有特异性症状,漏诊误诊率高达80%,其发生是一个动态过程,最初是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面可发展为肺动脉栓塞,死亡率高,是最常见的院内死亡原因之一,约占院内死亡率的10%。
住院是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高危风险因素。国内有调查显示,外科骨科手术、心脏手术、颅脑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达60%,内科脑血管病、慢阻肺、重症肺炎、呼吸衰竭等患者也是深静脉血栓的高危人群。欧美国家外科住院患者接受规范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措施的比例为60%-80%,而亚洲地区的比例远低于欧美。在我国,医务人员和患者对静脉血栓栓塞症认识不足,预防意识淡薄,预防措施不足,不规范治疗行为广泛存在,不少患者因此致死致残。
尹震宇表示,静脉血栓栓塞症可防可治,“此次我们在厦门率先启动这项工作,由血管外科牵头,急诊科、肝胆外科、普外科、神经内科等近20个学科纳入进来,多学科构建规范防治体系,有望显著降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中山医院血管外科主任黄小进告诉记者,福建省仅有两家静脉血栓防治基地,该科就是其中之一。血栓防治中心成立后,相关科室会对住院病人进行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风险评估,建立预防常规措施,比如,患者手术后尽早活动、必要时使用抗凝药物等;一旦发病,及时采取溶栓、介入等方法治疗。
中山医院副院长尹震宇介绍,静脉血栓可阻塞下肢静脉和肺动脉,静脉血栓栓塞症是国内第三位常见的血管疾病,由于大多数时候没有特异性症状,漏诊误诊率高达80%,其发生是一个动态过程,最初是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面可发展为肺动脉栓塞,死亡率高,是最常见的院内死亡原因之一,约占院内死亡率的10%。
住院是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高危风险因素。国内有调查显示,外科骨科手术、心脏手术、颅脑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达60%,内科脑血管病、慢阻肺、重症肺炎、呼吸衰竭等患者也是深静脉血栓的高危人群。欧美国家外科住院患者接受规范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措施的比例为60%-80%,而亚洲地区的比例远低于欧美。在我国,医务人员和患者对静脉血栓栓塞症认识不足,预防意识淡薄,预防措施不足,不规范治疗行为广泛存在,不少患者因此致死致残。
尹震宇表示,静脉血栓栓塞症可防可治,“此次我们在厦门率先启动这项工作,由血管外科牵头,急诊科、肝胆外科、普外科、神经内科等近20个学科纳入进来,多学科构建规范防治体系,有望显著降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中山医院血管外科主任黄小进告诉记者,福建省仅有两家静脉血栓防治基地,该科就是其中之一。血栓防治中心成立后,相关科室会对住院病人进行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风险评估,建立预防常规措施,比如,患者手术后尽早活动、必要时使用抗凝药物等;一旦发病,及时采取溶栓、介入等方法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