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开展首次医联体成员单位直升机转运伤员演练
2016-12-09 10:34:04福建日报APP 刘伟芳查看次数:346
今天上午,伴随着一阵轰鸣声,一架来自泉州的医疗救援直升机,经过40分钟的飞行后,缓缓降落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停机坪上,舱门打开后,地面医护人员快速上前,协助机上医护人员转移伤者到急救担架车。 如此惊心动魄的“远程地空立体救援”,这样类似电影的桥段,今天上午正在福建福州和泉州两地上演着,这是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开展的,福建省首次医联体成员单位伤员空中转运演练。
8日上午,随着现场演练总指挥、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兼党委书记杨立勇教授的一声令下,紧急医疗救助飞行演练正式开始。
8:30 “您好,是闽南医院驻联合石化医疗站吗?我们巡查工作时,发现一位中年男性工友不省人事,请你们赶快派人救援。”在泉港福建联合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场区内,一名不明原因晕倒的工人正在等待救援。
9:05 医疗救护人员赶到开展现场抢救工作,经现场当事人介绍,该男子爬在2米高的煤气管道上工作,结果动脉瘤破裂脑出血,经初步判断疑似有毒气体中毒、颅脑外伤及颈部外伤,立即建立静脉通道和心电监护、吸氧、颈托固定,立即转运福建医大附一闽南医院。
9:15 伤者被送到闽南医院抢救室,医护人员对伤者进行全力抢救。经了解病史,该员工既往有高血压病史,现有颅脑外伤和颈部外伤,根据环境考虑一氧化碳中毒,该患者病情危重且复杂,需要快速有效的治疗,建议向附一医院本部申请远程专家会诊。
9:45 附一医院本部接到分院紧急远程会诊通知,通过远程会诊平台,闽南医院专家汇报病历简介并同步传送影像资料。神经内科专家:从病人影像资料上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明确,根据该患者职业情况,合并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可能性大,需要高压氧治疗,考虑病情复杂,建议转总部治疗。神经外科专家:患者动脉瘤破裂出血诊断明确,鉴于患者病情危重,建议立即转总部手术治疗。骨科专家:患者颈椎骨折明确,从颈椎X片及CT上看合并神经损伤可能性大,建议尽早手术治疗。综合各位专家意见,需立即转至福建省神经医学中心、福建省创伤医学中心(院本部)接受治疗,建议启用空中120救援运送通道。
9:50 闽南医院空中120指挥“中心”呼叫福建金汇救援:“你好,这里是福建医大附一闽南医院,现有一名昏迷患者,需紧急从闽南医院转运至附一医院,请迅速安排!”“福建金汇救援:收到,飞机将于15分钟内起飞,预计40分钟后抵达,飞机抵达前,请做好地面安保措施,飞机降落时风力较大,其他人员需严格控制在降落点30米外。”“明白!”。
10:00 福建金汇救援:“现接到你方请求,飞机已经到达,请为直升机起降提供必要条件。”闽南医院空中120指挥中心:“收到,已清场完毕,可以降落。”
11:00 直升机安全降落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停机坪,舱门打开后,福建省神经医学中心、福建省创伤医学中心医务人员快速上前,协助机上医护工作者转移伤者,并通过专用电梯直达手术室进行手术治疗。
3年内将建成附一医院空中120指挥中心
主动脉瘤破裂是个非常危险的一个手术,技术难度要求很高,需要有经验的专家团队和专业的设备,并根据患者情况制定相关手术方案。用附一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余良宏的话来说,这个手术就相当于“在米粒上雕花,在钢丝上跳舞。它病变的部位和正常血管之间的距离仅头发丝般的距离。”闽南分院目前不具备这种条件,因此需要转到附一医院。
附一医院神经内科二区主任医师方玲介绍,目前我国脑血管意外的患者常错过了最佳抢救时间。若是通过急救车运送,即使不堵车,从闽南分院至附一医院也需要2个半小时左右车程,而通过直升机,仅需半小时到四十分钟,尽量缩短了院前延误的时间。
演练总指挥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兼党委书记杨立勇教授在接受福建卫生报记者采访时说:“附一医院重点建设的福建省神经医学中心、福建省创伤医学中心是最需要使用空中时效性极强的救援,对医院本部、分院及参与协作的医联体单位来说,通过构建空中120指挥中心,完善空中救援网络,建立与国际急诊急救模式接轨的应急预案,将院前急救、院内急救和重症监护治疗为一体,保证从抢救到监护的连贯性,建立‘一体化急救救治模式’,依托医院强大的多学科综合的急诊救治能力,将极大提高全省危重症患者的保障力度。”
杨立勇介绍道,未来,医院每隔一段时间都将进行一次实飞实战演练,通过日常训练,发现问题,进一步完善航空医疗救援标准化流程。
他表示,预计用3年左右时间建成附一医院空中120指挥中心,建立并完善福建省航空医疗救援指挥和管理系统,建立福建省航空医疗救援管理制度、工作规范和流程,建设一支空中救援的专业队伍,建立一个医联体空中救援网络。此外,将与泉港区人民政府共同构建跨地区远程“地面+空中”的立体化救援网络,建设一条泉港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危急重症医疗救治的“空中生命线”。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神经外科主任康德智教授介绍,美国目前空中急救已经常态化,每年有40-50万人通过直升机送医。对于有急救时间窗的疾病,如脑卒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虽然目前我国还无法把空中急救纳入常规方式,但我们必须提前建立好医院空中绿色通道以及相关机制,以便随时应对各种突发状况。我们同时呼吁政府能完善相关的配套政策,明确定价,协调空中管制等。
相关链接>>
附一医院的直升机停机坪设在医院大楼顶楼,面积达1108平方米,伤员送达后,有一部专用电梯可立刻直达手术室、ICU。直升飞机上配备了呼吸机、起搏器、除颤仪等全套的医疗转运设备,相当于把小型的ICU搬到了天上。该机型直升机客舱空间可容纳多达8名乘客,执行任务时,该飞机的标准配备是正副两名飞行员,一副担架,1至2名医护人员。
8日上午,随着现场演练总指挥、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兼党委书记杨立勇教授的一声令下,紧急医疗救助飞行演练正式开始。
8:30 “您好,是闽南医院驻联合石化医疗站吗?我们巡查工作时,发现一位中年男性工友不省人事,请你们赶快派人救援。”在泉港福建联合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场区内,一名不明原因晕倒的工人正在等待救援。
9:05 医疗救护人员赶到开展现场抢救工作,经现场当事人介绍,该男子爬在2米高的煤气管道上工作,结果动脉瘤破裂脑出血,经初步判断疑似有毒气体中毒、颅脑外伤及颈部外伤,立即建立静脉通道和心电监护、吸氧、颈托固定,立即转运福建医大附一闽南医院。
9:15 伤者被送到闽南医院抢救室,医护人员对伤者进行全力抢救。经了解病史,该员工既往有高血压病史,现有颅脑外伤和颈部外伤,根据环境考虑一氧化碳中毒,该患者病情危重且复杂,需要快速有效的治疗,建议向附一医院本部申请远程专家会诊。
9:45 附一医院本部接到分院紧急远程会诊通知,通过远程会诊平台,闽南医院专家汇报病历简介并同步传送影像资料。神经内科专家:从病人影像资料上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明确,根据该患者职业情况,合并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可能性大,需要高压氧治疗,考虑病情复杂,建议转总部治疗。神经外科专家:患者动脉瘤破裂出血诊断明确,鉴于患者病情危重,建议立即转总部手术治疗。骨科专家:患者颈椎骨折明确,从颈椎X片及CT上看合并神经损伤可能性大,建议尽早手术治疗。综合各位专家意见,需立即转至福建省神经医学中心、福建省创伤医学中心(院本部)接受治疗,建议启用空中120救援运送通道。
9:50 闽南医院空中120指挥“中心”呼叫福建金汇救援:“你好,这里是福建医大附一闽南医院,现有一名昏迷患者,需紧急从闽南医院转运至附一医院,请迅速安排!”“福建金汇救援:收到,飞机将于15分钟内起飞,预计40分钟后抵达,飞机抵达前,请做好地面安保措施,飞机降落时风力较大,其他人员需严格控制在降落点30米外。”“明白!”。
10:00 福建金汇救援:“现接到你方请求,飞机已经到达,请为直升机起降提供必要条件。”闽南医院空中120指挥中心:“收到,已清场完毕,可以降落。”
11:00 直升机安全降落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停机坪,舱门打开后,福建省神经医学中心、福建省创伤医学中心医务人员快速上前,协助机上医护工作者转移伤者,并通过专用电梯直达手术室进行手术治疗。
3年内将建成附一医院空中120指挥中心
主动脉瘤破裂是个非常危险的一个手术,技术难度要求很高,需要有经验的专家团队和专业的设备,并根据患者情况制定相关手术方案。用附一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余良宏的话来说,这个手术就相当于“在米粒上雕花,在钢丝上跳舞。它病变的部位和正常血管之间的距离仅头发丝般的距离。”闽南分院目前不具备这种条件,因此需要转到附一医院。
附一医院神经内科二区主任医师方玲介绍,目前我国脑血管意外的患者常错过了最佳抢救时间。若是通过急救车运送,即使不堵车,从闽南分院至附一医院也需要2个半小时左右车程,而通过直升机,仅需半小时到四十分钟,尽量缩短了院前延误的时间。
演练总指挥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兼党委书记杨立勇教授在接受福建卫生报记者采访时说:“附一医院重点建设的福建省神经医学中心、福建省创伤医学中心是最需要使用空中时效性极强的救援,对医院本部、分院及参与协作的医联体单位来说,通过构建空中120指挥中心,完善空中救援网络,建立与国际急诊急救模式接轨的应急预案,将院前急救、院内急救和重症监护治疗为一体,保证从抢救到监护的连贯性,建立‘一体化急救救治模式’,依托医院强大的多学科综合的急诊救治能力,将极大提高全省危重症患者的保障力度。”
杨立勇介绍道,未来,医院每隔一段时间都将进行一次实飞实战演练,通过日常训练,发现问题,进一步完善航空医疗救援标准化流程。
他表示,预计用3年左右时间建成附一医院空中120指挥中心,建立并完善福建省航空医疗救援指挥和管理系统,建立福建省航空医疗救援管理制度、工作规范和流程,建设一支空中救援的专业队伍,建立一个医联体空中救援网络。此外,将与泉港区人民政府共同构建跨地区远程“地面+空中”的立体化救援网络,建设一条泉港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危急重症医疗救治的“空中生命线”。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神经外科主任康德智教授介绍,美国目前空中急救已经常态化,每年有40-50万人通过直升机送医。对于有急救时间窗的疾病,如脑卒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虽然目前我国还无法把空中急救纳入常规方式,但我们必须提前建立好医院空中绿色通道以及相关机制,以便随时应对各种突发状况。我们同时呼吁政府能完善相关的配套政策,明确定价,协调空中管制等。
相关链接>>
附一医院的直升机停机坪设在医院大楼顶楼,面积达1108平方米,伤员送达后,有一部专用电梯可立刻直达手术室、ICU。直升飞机上配备了呼吸机、起搏器、除颤仪等全套的医疗转运设备,相当于把小型的ICU搬到了天上。该机型直升机客舱空间可容纳多达8名乘客,执行任务时,该飞机的标准配备是正副两名飞行员,一副担架,1至2名医护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