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眼科中心暑期迎来三波就诊高峰
2016-08-23 09:57:10厦门日报刘蓉查看次数:613
斜视与小儿眼科门诊暑假高峰期图。
厦门眼科中心迎来暑期摘镜高峰。
暑假期间,每天早上8点多,厦禾路上的厦门眼科中心大门口的车子早就排起了长龙。车子行进很慢,医院里的停车位有限,只能出一辆才能进一辆。医院的停车位,已远远满足不了需求。
同时间段里,厦门眼科中心的掌舵人苏庆灿在他紧凑的办公室里,对着贴墙书柜下一字排开的五缘院区效果图,正谋划着未来的发展。随着光明事业的发展,已在全国布局了近50家医院的苏庆灿越来越忙了,但无论如何忙碌,给患者提供好的服务始终被他放在第一位,如新院区的详细规划是否人性化,停车位如何才能满足患者需求等。
暑假就要结束,6、7、8这三个月份,眼科中心迎来了高考生及适龄应征青年摘镜以及小儿眼科门诊的暑期高峰。面对这三个就诊高峰,医院里秩序井然。
招收所需岗位员工;成功开展福建首例飞秒激光辅助下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无极变焦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为《厦门市主要致盲眼病的创新及防治研究平台》的科研成果验收做准备工作;组织党员去革命老区践行“两学一做”……
一切都按规划,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专科迎来就诊高峰
医生护士加班加点
“每年高考后的半个月内,是我们科室最忙的时候,”厦门眼科中心业务院长王骞介绍,部分高考生及适龄应征青年为能顺利通过体检,纷纷到厦门眼科中心预约近视激光手术,中心由此迎来第一波摘镜高峰。
高考结束,门诊量激增。一切以病人为中心,视光专科医护人员全部取消节假日休息。为方便病人,还特别设置VIP室,接受患者及家属的咨询。如若缴费病人爆满,则可到其他楼层缴费。另外,为方便手术患者,一些术前检查项目被引流到不同楼层进行。
数据显示,6月份单日手术量破百的天数达到5天,其中,仅6月28日的单日手术量达到了123人,创年内纪录。整个六月共计实施近视手术3200多例,创下有史以来的六月份手术纪录。
“我们很理解孩子及家长们迫切摘镜的期待,所以,全科节假日无休,每天都是几台手术设备全开,从早上8点多就开始手术,一直做到中午一两点,草草吃几口饭,又接着继续手术,有时要做到晚上十一二点。平均下来每天都有百台手术。孩子及其家长以光明甚至未来相托,这是对医生天大的信任。我们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也是值得的。”王骞表示。
正是怀着这样的责任心,近年来,王骞和他的团队年均手术量达15000余例,手术量位居全国前列。
送走了高考学子就诊高潮后,7月份,又迎来了斜视与小儿眼科专科就诊高峰。专科日门诊量攀升到700人次,最高达到1000多人次,住院病区更是连加床的位置也没有了,新进来的病人只能安排到其他楼层去住。
厦门眼科中心小儿眼科门诊洪护士长描述,尽管增加了人手,每天多排了3个医生,但每天还是忙得像打仗一样。按往年的经验,本月底和开学后几周的周末,又会达到一年中的高峰期,医院提醒就医者错峰就诊。届时,医院24小时咨询预约热线将保持畅通,并为急需通过征兵体检的近视青年开通绿色通道。
两个月招收员工60多名
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
相比门诊病人爆满的两个专科,眼科中心的其他科室和后勤等部门也各司其职,提供人员、设备、技术支撑,团结一心,实干创新。
人力资源部的周主任说,今年至今,全院新招收150多人,仅暑期就集中招收了60多名新员工,其中有2名博士,9名硕士,已经充实到医务、护理等各个岗位。五缘院区年底就要投用了,接下来全院会更加忙碌。
人才补充之外,该医院还持续引进高精尖人才。2016年5月,国际眼科科学院院士黎晓新教授应邀加盟厦门眼科中心。据了解,这是厦门眼科中心继引进谢立信院士、葛坚教授、卢奕教授之后,培养厦门眼科学科发展的又一项重大举措。
据介绍,黎晓新教授原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中心主任、眼科研究所所长,现任欧美同学会第七届理事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她曾获得过国际眼科理事会授予的“金苹果奖”,以及获有“首都十大健康卫士”,“北京大学国华奖”等荣誉,是国际上享有很高声誉和知名度的眼科专家,她让上万患者获得光明,被患者誉为“光明使者”。黎晓新的加盟,将进一步壮大厦门眼科中心专家实力,提升厦门整体医疗水平。
引进新技术设备
积极迎接科研成果验收
厦门眼科中心,不仅重视人才的引进,对于眼科界的新设备和新技术的引进也不遗余力。
近年来,医院眼底病专科引进了由传统的20G到最新的27G玻切手术设备,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微创;在全国率先开展了保留肌肉血管的斜视显微微创手术;率先在福建省引进国际治疗青光眼新技术——引流钉。
就在8月10日,厦门眼科中心白内障专科学科带头人张广斌主任亲自操刀,成功开展福建首例飞秒激光辅助下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无极变焦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此项手术实现了“高、精、尖”的有效结合,帮助患者恢复了远、中、近全程清晰视力,整个手术过程耗时不到10分钟。据悉,无极变焦人工晶体已在世界50多个国家使用,在中国则刚上市,厦门眼科中心便已率先引进并顺利投入使用。
据悉,在中国每十个角膜移植的患者,其中一个便是厦门眼科中心做的。作为眼科中心眼表及角膜病专科学科带头人吴护平教授除了日常的手术和门诊,这段时间还忙着8月底的《厦门市主要致盲眼病的创新及防治研究平台》的验收准备工作。
吴护平教授沟通协调各科室、部门有秩序的开展重大平台验收前期准备工作。项目团队通过小组讨论、会议商谈、实验论证、疑难病例收集等方面着手开展工作。
他们建立常见角膜致盲眼病的预防及治疗体系、规范眼组织库运作、完善社区防盲治盲网络并建立防盲治盲网站。另外,他们还加强防盲治盲人员培训并建立转诊体系、编撰论文等学术成果;成立核心主刀医师专家组、建立以医疗系统为单位的先天性白内障上报网络系统及厦门市儿童先天性白内障抢救工程定点单位等。
践行“两学一做”
深入老区和边远地区义诊
暑期就诊高峰,厦门眼科中心医护工作人员中的党员,不忘初心,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落实到“关键在做”。“学”带着问题学,“做”针对问题做。
6月25日下午至6月26日,由华厦眼科医院集团党委书记陈宝贵与华厦眼科医院集团党委副书记、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党支部书记陈逸恬带队,组织党员到闽西革命老区龙岩连城新泉镇开展“重走红军路,送医到老区”活动。在为革命老区群众筛查了眼疾之余,还登门慰问单亲贫困和眼疾贫困家庭。
村民林老伯说:“如果专程去医院检查,要坐车几个小时,既花费时间,又会多出费用。现在,镇里来了厦门大医院的医生给我们免费看病,几项检查一块查完,真的很方便。”
作为三级甲等眼科医院,厦门眼科中心坚信公益是一项功在当代、惠及子孙的事业,是践行文明的重要标志。爱心足迹遍布边远山区,远至宁夏、西藏等地,并已跨出国门。
暑期,眼科中心每周派出医疗队10多次,对厦门市乃至漳州泉州的社区、企业、事业单位、村庄渔村、山区等眼病高发地区进行义诊筛查及科普知识宣教。
7月2日,厦门眼科中心院长黎晓新前往位于西藏拉萨的西藏自治区藏医院,亲自指导该院眼科医生进行眼底玻璃体切除手术,并捐赠了玻璃体切除手术的必要手术耗材。西藏自治区藏医院常务副院长益西央宗表示,“感谢厦门眼科中心将先进的眼科技术带到西藏来,现在藏民看此类眼病再也不需出藏。”
预计今年年底,厦门眼科中心的眼科专家将随同国家领导人参与“湄公河五国光明行”公益行动。目前,厦门眼科中心副院长张广斌已率队前往柬埔寨做前期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