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新闻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埠外新闻 >> 查看内容

江西一护士给患儿输液时 用葡萄糖替换免疫球蛋白

2016-04-17 11:57:25 杭州网-都市快报佚名查看次数:525
  为治疗4岁儿子的川畸病,钟先生买了26瓶每瓶价值500元的丙种免疫球蛋白给儿子输液治疗,不料,输液到第10瓶时,发现被江西省儿童医院的护士换成了葡萄糖注射液。目前,涉事护士停职停薪,公安部门已经介入调查。

  液体没有泡泡产生家长生疑
  钟先生说, 4月9日上午,儿子在江西省儿童医院诊断为川崎病。公开资料显示,川崎病是一种血管炎综合征,主要损害冠状动脉,是小儿冠状动脉病变的主要原因。
  确诊后,医生给出的首选治疗方案为大剂量注射丙种免疫球蛋白及阿司匹林。“两种药均为川崎病必需药品,需定时定量摄入方能达到治疗效果,如果错过治疗时机,可能导致冠状动脉病变,并发心肌梗塞、缺血性心脏病等致命后果。”钟先生说。
  按体重需要计算,钟先生共为儿子买了26瓶丙种免疫球蛋白,分两天使用,每瓶500元。4月10日开始用药,家属从药房取了13瓶丙种免疫球蛋,由护士彭娜将药放在护士站保管。
  丙种免疫球蛋白在滴注时必须慢速进行,而且会产生大量气泡,即便滴注完之后,也不会很快消失。钟先生的爱人也是一名医护人员,对此熟知。
  输到第10瓶时,钟先生的爱人发现,药品滴注速度较快,且滴注时没有泡泡产生。她当即向护士及医生提出质疑,遭到护士、医生否认,钟先生的爱人遂提出再买一瓶药,把正在滴注的药品换下,并电话联系检查药物成分的单位。
  “可能通话被其他护士听到,半个小时后,护士长刘青承认了护士彭娜替换了用空瓶灌注的葡萄糖一事。”钟先生说。

  医院承诺书说因为护士发现少了一瓶药
  钟先生出示了一份院方承诺书。4月11日,护士给患者静滴丙种免疫球蛋白,至第10瓶时,发现剩下药品的数量与医嘱不符,少了一瓶,因为是贵重药品,管床护士害怕承担责任,便擅自抽取20毫升5%的葡萄糖,注入丙种免疫球蛋空瓶内。约5分钟后,被家属发现。
  院方承诺,如今后患者身体健康出现问题,经权威机构鉴定与上述事件有关,我院承担全部法律责任。
  医院:是个例警方介入调查
  昨天,江西省儿童医院回应了此事。
  院方称,事发后,医院针对护士彭某个人的错误行为作出了严肃处理:一是立即停职反省,停发所有工资福利待遇;二是个人作书面检查,全院通报批评;三是在全院范围内开展职业道德慎独教育,警醒全院干部职工以此为鉴。
  同时,江西省儿童医院声明,这次事件是个例,并无其他同类事件。对护士的责任认定已交由公安部门调查。医院还组织了专家会诊,专家一致认为,没有对患儿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目前,患儿在接受正常的治疗。

已有0条评论,共有0人参与
最新评论
  • 暂时还没有评论...
0.990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