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全国爱国卫生月 开展防蚊灭蚊卫生整治活动
2016-04-07 11:18:08 厦门新闻蔡樱柳查看次数:760
工作人员喷洒药剂驱蚊。

4月全国爱国卫生月 厦门开展防蚊灭蚊卫生整治活动
市民正在了解如何防治蚊虫。
春夏蚊虫 多 防治有妙招
4月是第28个全国爱国卫生月,厦门开展防蚊灭蚊卫生整治活动
春夏是蚊虫滋生的“温床”,保持环境卫生,把蚊虫扼杀在摇篮里,是守卫身体健康的重要方式。4月份是第28个全国爱国卫生月,今年的主题为“灭蚊防病,健康你我”。
厦门市卫生计生部门将多方面进一步保障市民的生活环境卫生以及身体健康,结合重点区域的环境卫生治理,开展以防蚊灭蚊为主题的专项卫生整治活动。同时,还将倡导推广健康的生活方式,普及传染病防治知识。
加大环境卫生治理
在第28个全国爱国卫生月期间,市卫生计生部门将进一步深入开展以防蚊灭蚊为主题的专项环境卫生整治活动,加大对车站、港口、农贸市场、城中村、城乡接合部等重点区域的环境卫生治理。
市卫生计生部门还将以防控寨卡病毒、登革热、黄热病为重点,充分发挥乡镇、街道、单位等基层组织的作用,动员市民开展家庭卫生大扫除,对室内和房前屋后的环境进行清理,从源头上控制蚊虫滋生。
此外,市建设部门将加快农村生活垃圾全面治理,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为媒介传染病防控创造良好的卫生环境。
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在全国爱国卫生月期间,厦门将以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为重点,倡导推广全民健康生活方式。
市卫生计生部门将通过提供限盐勺、控油壶等多种方式,促使市民改变不良饮食习惯,主动控油减盐,合理膳食。市卫生计生部门还将建设无烟学校、无烟单位等无烟环境,在公共场所张贴戒烟标识,引导市民主动戒烟。
此外,市体育部门将组织开展健身操(舞)、健步走、太极拳(剑)、骑行、跳绳、踢毽等市民喜闻乐见、简便易行的全民健身活动,让市民尽量能每天参与健身。各级各类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学校也将积极创造有益于健康的生活环境,开展好工间、课间集中健身活动。
【荣誉榜】
厦门多年获评
国家卫生城市
由于工作突出,厦门曾多次被全国爱卫会、省爱卫办授予荣誉称号
1983年6月
同安县通过考核验收,成为消灭血吸虫县,厦门达到消灭血吸虫目标
1988年
通过卫生部考核,确定达到基本消灭丝虫病标准
1991年
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授予厦门“灭鼠先进城区”称号
1994年
厦门被全国爱卫会命名为“灭蟑螂先进城区”
1995年
厦门在第三次全国城市卫生大检查中名列榜首
1996年
厦门被全国爱卫会命名为“国家卫生城市”,2007年、2011年、2016年被全国爱卫会继续确认为“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2004年、2009年、2015年
被省爱卫办继续确认为“灭鼠先进城区”、“灭蝇先进城区”、“灭蟑先进城区”,并于2015年首次获得“灭蚊先进城区”称号
2015年
获得“消除疟疾示范市”称号
病媒生物防治一直是爱国卫生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厦门对相关疾病均进行了有效控制。
目前,全球病媒传播的疾病依然肆虐,输入风险和压力增加。东南亚等疟疾、登革热高发区,每年都有大量病例输入我国,有些输入病例造成我国局部地区疾病暴发,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群众的生命和健康。例如,2013年,我国输入性疟疾病例占疟疾报告病例数的90%以上;2014年,我国广东、云南等地先后出现登革热疫情。
近年来,我国许多传统病媒传播疾病病例数稳中有降,但流行范围依然很大,各地控制情况不均衡,有些地区存在反复。比如,南方流行性出血热比例升高,北方地区乙脑比例也在升高。
全球新发的病媒传播疾病不断出现,形势严峻。2016年,寨卡病毒和黄热病输入,无形体、埃里克体、巴尔通体、基孔肯雅热、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等新病原和新发传染病在我国相继出现。这些新发病媒传染病还没有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手段,控制难度较大。
在厦门,病媒生物及相关传染病传播疾病得到有效控制。人间鼠疫到1951年前后基本消失,未再发生人间鼠疫病例。流行性出血热、钩体病等鼠传传染病呈散发分布。相关部门妥善处置输入性登革热病例, 厦门无本地感染病例。
相关新闻2:
防蚊小知识
问:蚊子可传播哪些传染病?
答:蚊子可传播疟疾、乙脑、黄热病、登革热、基孔肯雅热、寨卡病毒病等多种疾病。其中,寨卡病毒病主要是由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传播。埃及伊蚊分布于我国海南省、台湾南部、广东省雷州半岛、云南省的西双版纳州、德宏州及临沧市等地区;白纹伊蚊分布于北至辽宁省沈阳市、大连市,西至陕西省陇县和宝鸡市,西南至西藏墨脱一线及其东南侧大部分地区。
问:如何使用驱蚊剂?
答:将驱蚊剂喷、涂抹在头部、四肢等裸露皮肤处,特别是耳后、颈部等部位。要避免药物进入眼睛和嘴。一般室外环境间隔2至4个小时涂抹一次驱蚊剂。一般情况下,具有我国农药登记证的商品驱蚊剂可以用于婴儿,但不要用于小于2个月的婴儿。
问:被蚊虫叮咬后如何处理?
答:被蚊虫叮咬的处理主要是止痒,可外涂清凉油、风油精等止痒、抗炎。如果发生局部肿胀、感染及发热、皮疹等症状,须及时去医院就诊。
问:感染蚊媒传染病后,如何避免传染给家人和朋友?
答:若被蚊虫叮咬并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并主动采取防蚊隔离措施,避免蚊虫叮咬,以防家人和朋友感染;尽量避免外出活动,如外出必须使用驱蚊剂,穿浅颜色的长袖衣裳和长裤;住所要安装纱门和纱窗,避免蚊虫入内。
问:居民家庭如何防蚊?
答:家庭灭蚊可采用物理、化学方法综合治理,在清除积水、安装纱门纱窗、电蚊拍灭蚊的同时 ,可使用蚊香、杀虫气雾剂驱蚊灭蚊,对无法清除的积水可用灭蚊药剂处理。
要正确使用各类卫生杀虫剂,可使用蚊香,按使用说明驱蚊灭蚊,将蚊香放在通风处上风向。还可使用杀虫气雾剂灭蚊,使用杀虫气雾剂时尽量不要朝衣物、床单、家具、皮肤上直接喷洒,喷洒之前要收藏好食品和餐具,喷洒完毕后最好关闭门窗半小时到1小时,然后再开窗通风。杀虫气雾剂喷洒过量对人体会有一定的毒性,所以在家中使用杀虫气雾剂时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让婴幼儿接触, 如果不慎将药液喷到皮肤上,要及时清洗。
问:外出旅行如何避免蚊虫叮咬?
答:外出旅行特别是到有寨卡病毒病、登革热、基孔肯雅热和黄热病流行的地区旅行,应避免蚊虫叮咬而感染。要穿浅颜色的长袖衣裳和长裤,裸露皮肤上涂抹驱蚊剂,特别是耳后、颈部等部位;有条件的可穿戴应用菊酯类杀虫剂处理过(如浸泡)的长袖衣裳、长裤和袜子,可更有效保护;租住卫生条件好 、最好有空调的宾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