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新闻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厦门新闻 >> 查看内容

第一医院全省首家通过JCI认证

2015-10-23 09:36:39厦门日报本站编辑查看次数:548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全省首家通过JCI认证,凝聚各方心血。图为与会嘉宾按下手印启动授牌仪式。
    共同迎来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JCI认证金章。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姜杰在会上分享JCI评审实践经验。
    评审过程中一患者突发恶性心率失常,5分钟急救小组3分钟到位,成功抢救了患者,闻讯而来的评审官与施救的医生李佳艺拥抱。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极高分通过JCI国际认证,在福建省实现JCI认证零的突破。昨日,授牌仪式在厦门宾馆举行。JCI首席顾问,HIMSS大中华区执行总监刘继兰郑重地将JCI金章交到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姜杰手中。
    刘继兰饱含激情地说:“我见证了你们的努力,更见证了你们的成就!JCI被誉为全球医疗品质金印章,这份荣誉是所有JCI认证医院过去的努力、将来的成就奠定的。祝愿你们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给百姓提供更优质更人性化的服务。”
    “作为第一医院的老员工,我时刻牵挂第一医院。为创建JCI,第一医院员工日夜奋战,你们的辛勤汗水没有白付出。创建JCI不是做样子,而是要贯彻到实际工作的方方面面。通过JCI认证将第一医院推到新的高度,将对第一医院未来产生巨大影响。”市卫生计生委主任杨叔禹在JCI学术医学中心医院认证发布会上表示,我国现有的医院评价体系,更侧重强调医院的规模、设备、技术、论文等指标,而JCI更多地强调患者安全和持续改进。“随着医改深入,大型三甲医院的转型迫在眉睫,人山人海的门诊会逐渐瘦身,更多常见病患者将分流到基层,大医院如何进行华丽转身?答案是:一方面要提高医疗水平解决疑难危重症,另一方面要追求高品质的服务。希望厦门乃至福建有更多医院通过JCI认证,成为国际认可的医院。”
    JCI是世界卫生组织唯一认可的医院评价模式,代表着当今世界最高的医院管理和服务水平,其核心就是持续改进保障患者安全。为此,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制度,如:从输液病人到住院病人,全都需要佩戴腕带进行标识;上手术台开刀前,主刀医生、麻醉师、护士全部要暂停重新确认;接到危重病人并电话告知医生时,只有口头复述远远不够,还得同步进行文本记录;不同级别医生的手术权限,更要严格记录在案并执行……就连后勤保障,JCI也明确要求:每个医疗耗材都有其可追溯的“身份证”、每个消防栓该放在哪里必须严格遵守、每张逃生图皆要明确指示。通过七大举措,第一医院构筑起保障患者安全的防护网,正如第一医院姜杰院长所说,“将来我退休后,我去看病,最大的希望就是把健康和生命托付给一个让我放心的医院。而我们现在打造的,就是这样一个医院,一个能让老百姓真正放心的医院。”
    本报记者 楚燕
    通讯员 黄光华 罗超
    1、5分钟施救 全院不留死角
    在医院里病人突然发生意外,就一定能及时得到救治吗?现在我们来假设一个场景:当一个病人在做磁共振检查的时候,突然出现心搏骤停,而做磁共振检查的医务人员并不擅长急救,此时如何保障病人的安全?事实上,这也是JCI抛给医院的第一大难题。
    “只要踏进第一医院的大门,不管您是病人、探病者还是本院员工,我们都有责任和义务对您的健康与安全尽职尽责地给予全方位保护!”对此,第一医院姜杰院长明确表示。
    第一医院是怎么做到的呢?为确保患者发生意外时在院内任何角落都能被及时救助,第一医院全院划分六大不同的区域,六大急救医疗小组随时待命,一旦院内发生急救事件,全院广播启动“7979”急救项目,保证5分钟内赶到现场,对患者进行救援。这个广播代码为“7979”的急救项目,是第一医院患者安全目标管理中的一项内容。
    为了保证患者在医院内的安全,全院还开展心肺复苏培训,不仅对医生护士抢救、急救的能力提出高要求,保洁、护工、保安等后勤人员也都要具备初级抢救能力。患者在医院的任何地方,医院都要有能力保证其生命安全。
    2、正确识别患者 确保医疗安全
    大医院里病人多,诊疗过程涉及的环节也多,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出现患者身份弄错的情况。创建JCI,第一医院启动了统一的患者识别系统,将姓名+病案号作为全院统一的核对信息,要求首先让患者自报姓名,然后核对患者手中的就诊卡进行确认。要求进行任何护理操作前,先用PDA扫描患者腕带上的条码,核对患者的姓名及住院号,确认患者的身份。条码腕带和PDA的使用,符合JCI患者安全目标管理的要求,确保了患者的安全性,提升了安全护理的质量。以神经内科为例,患者身份识别正确率从今年1月的85.7%提升到8月的100%。
    3、高警讯药品安全使用 六环节严防死守
    高警讯药品,包括高危药品(使用不当会对患者造成伤害或风险的药品)和相似药品(外观相似、名字相近,容易看错、听错、拿错的药品)。为了确保高警讯药品的安全使用,第一医院从采购、运送、储存、配置、使用、召回六大环节采取了有效措施加以规范。
    为减少高浓度电解质在病区储存,医院专门成立了“静配中心”,开展氯化钾、氯化钠等注射液配制工作,由经过规范培训的专业人员负责配制成安全浓度后才送至病房,从环节上避免了出现使用高浓度电解质的差错。还采取了高危药品“有锁存储”、“双人核对给药”、“使用统一标签标识”等措施,确保高警讯药品的安全。
    4、手术前进行暂停 确保术前安全核查
    安全核查是安全完成手术和有创操作“TIME-OUT”(术前叫停)的关键程序之一,即“动刀”前所有人员停下手头操作,一起核查患者信息,这是关系患者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为了更好地确保对患者手术前执行有效的安全核查,第一医院把“正确的患者,正确的手术部位,正确的手术方式”作为安全目标之一,对各类手术以及有创操作制定了安全核查表,明确核对项目、责任人和流程,让核对措施落到实处。
    5、做好健康宣教 实施分级防跌倒管理
    “您需要注意几个问题,家属也需要注意一下……”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房护士正在对刚做完手术的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她检查患者身上的每个插管,静脉输液的液体;在交代了活动、饮食等注意事项后,说道:“家里人一定要注意安全,床栏一定要拉起来,有不明白、感觉不对劲的时候,一定要告诉我们。”随后,贴了一个写有“高危跌倒人士”的标识。
    “以前,我们对患者做宣教也会说这些内容,但是,自从引进JCI评审以后,我们做得更加规范了。以前我们也会对患者说要防坠床,但是,不会意识到它对患者有多么重要,现在我们会更加用心地去观察,也会让患者和家属更重视。”
    第一医院为所有卫生间和病床前配备了紧急呼叫铃,患者发生意外,可及时呼叫,医护人员会迅速到位。
    6、“洗手”让患者安全更有保障
    “我们的感染控制是从医院每一栋大楼的入门处开始的,从患者或者访客进入医院大门那一刻,感染控制就开始了。”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院感染管理部主任张世阳表示。
    第一医院在门急诊大厅、各病房楼大门口、每间病房、病区走廊、电梯等候区、诊疗车上都挂着速干手消毒剂,方便医务人员、患者和家属随时使用。医疗区域水池的水龙头全部换成感应式,旁边贴有标准洗手示意图和擦手纸巾。
    医院感染管理部主任张世阳介绍,手卫生属于人人培训项目,上至院长,下至普通员工、后勤工人、学生等都要参加培训,考核合格后颁发合格证书,每位医务人员佩戴“请您问我洗手了吗”的胸章,接受患者和家属的监督。
    院感部还请神秘客调查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院领导带队督查手卫生,每个月公布各科室手卫生依从率和正确率并进行排名,在此基础上持续改进。现在,洗手已深入到医患心中,有时护士一天下来要洗100多次的手。“以前无菌操作、接触病人体液血液、呕吐物、分泌物时洗手,下班前洗手,现在是严格按照指征洗手,不但自己要洗好手,还指导患者和家属洗手。”护士深有感触地说。
    7、指标体系数据监控 不良事件上报管理
    数据监控和院、科两级质量改进项目是第一医院在医院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中摸索出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均以患者为中心,职责明确,各科室各司其职,运用PDCA(即计划、实施、检查、处理),达到保障患者安全、提高医疗质量或减少资源浪费的目的,使质量改进机制运行顺畅,保障了医院质量与患者安全持续改进。
    同时,建立鼓励不良事件上报管理机制,鼓励员工主动上报不良事件。建立员工对异常事件上报的正确观念,倡导上报目的着重于分析是否因系统上的缺失所导致事件发生,寻求改善机会,制定可预防性措施,落实质量改进,避免类似的错误发生。通过畅通上报途径、设立奖励机制,全体员工齐心协力防微杜渐,形成医院特有的安全文化理念和防护体系。
    【人物原声】
    姜杰(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
    经过3年多的努力,在国家、省、市各级领导的关怀和指导下,在国内外各位专家的精心辅导下,全院职工齐心协力,众志成城,攻坚克难,浴血奋战,终于在今年9月21日-26日接受了由JCI总部派来的专家的严格审查,并以很高的分数予以通过。今天,我们荣幸恭迎刘继兰教授代表JCI总部不远万里带来明晃晃、金灿灿的“金字招牌”。此时此刻,我代表第一医院全体员工最想表达的情感就是感谢!发自内心感谢上级领导对我们的认可、肯定、鼓励和支持,感谢各位专家认真负责、专业精湛的辅导和教诲,感谢各兄弟医院,特别是那些已经通过JCI认证的“师哥师姐”医院们无私和宝贵的经验传授。另外,我更要感谢第一医院全体员工,迈向目标,面对挑战,认识统一,众志成城,以院为家,守土有责,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充分挖掘和发挥了聪明才智和专业素质,攻克了一个个壁垒,共同实现这个目标。这些职工使我备感光荣和幸福。感谢第一医院几代领导和职工不懈努力打下的良好基础。感谢大家和我们分享这光荣和欢乐的时刻。
        通过JCI认证,使我们有了一个和国际进行对等交流的平台、连接的纽带。对厦门外籍人员在厦就医保障将提供极大的便利。脱胎换骨,凤凰涅槃式的整改和重建,将打造出以患者安全和质量改进为核心,全方位无处不在的医疗、护理、保障体系,一切以病人的感受和安全为标准要求,让患者得到最大的关怀。
    JCI的文化、思维、理论、标准、制度是医院无可厚非的核心竞争。经过JCI洗礼和锤炼的员工是医院未来巨大的财富。JCI绝不是做给别人看的,而是做给自己用的,做给广大患者感受的。对第一医院而言,通过JCI认证只是实现了长征中的阶段性目标,今后将面临三年一次更为严格的复审。所以JCI的征程将继续落实在今后每一年、每一月、每一周、每一天的医疗服务中。让患者将健康和生命放心地交给我们,是我们永远追求的目标!
    【现场】
    病人突然休克
    急救小组3分钟到位
    JCI评审官深受感动,主动拥抱施救医生并合影留念
    9月21日-26日,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了来自世界各国专家极其严苛的地毯式巡查。9月25日,正值JCI认证第五天。当天上午,一位辅助化疗中的患者突然出现恶性心率失常,生命垂危。医院迅速启动“7979”5分钟急救项目,最终化险为夷。
    患者陈先生今年60岁,原本9月要办理退休,后查出直肠癌。在做完直肠癌根治术后,他接受辅助化疗。入院时,他的心电图等指标都很正常。“像陈先生这种情况,经过治疗,是完全有机会治愈康复的。”第一医院肿瘤内科李佳艺副主任医师告诉记者。
    9月24日,陈先生做完第二次化疗。9月25日上午10点刚过,陈先生感觉肚子不舒服,想上洗手间。当时他显得很着急,全身大汗淋漓,还一直说心口不舒服,喘不过气来。主管护士正在病房,马上意识到情况不妙,立刻报告给李佳艺副主任医师。
    李佳艺很快赶到现场,先是呼叫陈先生,见他没反应,一检查,心率已降到每分钟30多次,生命垂危。李佳艺马上进行床边急救,一边实施心脏按压,一边叫护士拿来各种急救设备。10点12分,医院迅速启动5分钟急救。短短3分钟,急救小组抢救人员全部到位,包括呼吸科、心内科等相关科室的医生,连怀孕的护士黄理好也赶赴现场帮忙按压心脏实施心肺复苏。经过一系列紧张抢救,陈先生很快就清醒了,心律恢复正常。
    “我当时很紧张,吓得快疯了,什么也不知道。只知道广播一直在响,应急灯在亮。他醒了之后,李医生过来跟我拥抱了一下,我们两个又惊又喜,都哭了,真是万幸……”陈先生的爱人连连感叹,第一医院的医生、护士都很厉害,一位护士还挺着大肚子帮忙按压。
    “当时听到全院“7979”急救广播连播5遍,因为适逢JCI检查期间,起初我以为肯定是演练,没想到是实战!不管怎样,我们又抢回了一条生命!留住感动,保持感恩心!”事后,一名参与抢救的医务人员在微信上如是说。
    第一医院出色的实战表现赢得JCI评审们的高度评价。闻讯而来的评审官感动得主动拥抱李佳艺医生并合影留念。
    据了解,创建JCI,第一医院重新理顺了急救流程,对全院人员进行了病情变化早识别培训,要求熟知内容,及时辨识危急变化,出现状况时启动5分钟全院急救系统。除现场人员外,还将调动全院资源,包括主管医生、诊疗组、科主任、护士长、护理小组,同病区的医务人员也要进行协助,因此,当时同在3号楼的呼吸科医生也前来支援。制度还要求遇到专科问题时,要启动紧急会诊制度,所以心内科医生也快速赶到现场一起施救。
已有0条评论,共有0人参与
最新评论
  • 暂时还没有评论...
0.964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