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世伟:和患者沟通是一门艺术
名医名片 陈世伟 解放军第一七四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南昌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军泌尿外科学术委员会委员,南京军区泌尿外科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南京军区器官移植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福建省泌尿外科学术委员会常委,福建省器官移植学术委员会委员,厦门市泌尿外科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从事泌尿外科临床20多年,熟练掌握泌尿外科及男科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杂症的诊断治疗,在肾脏移植、泌尿系肿瘤、结石、畸形、创伤、前列腺增生症、尿道狭窄、男性不育、小儿泌尿畸形的诊治方面有较丰富的经验。 晨报记者 蔡樱柳 实习生 周雅雯 通讯员 姜美廷
曾经,他和许多男孩一样,梦想研制飞机、导弹,对天空充满无限遐想;如今,他是一名泌尿外科医生,“刀光剑影”是他的生活常态,他用自己的医学知识为患者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他就是解放军第一七四医院泌尿外科主任陈世伟。谈起医生职业,陈世伟说:“我当医生也有30多年了,总觉得一天不去医院就浑身不舒服。” 忆从医 受班长病逝触动选择从医 陈世伟曾是个标准的“理科男”,高中时他的理科成绩很好,喜欢动手制作一些小东西。1979年,高中毕业后,他应征入伍,来到西洋岛,成了一名守岛兵。 入伍后,陈世伟仍坚持复习功课,准备考大学。入伍第二年,他参加高考,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一开始他的理想是考南京航空学院,但当兵时在小岛上的所见所感,影响了他的人生路。 当年陈世伟当兵的西洋岛上只有一个卫生所,条件简陋。有一次,班长带着他们站岗时突然肚子痛,陈世伟劝班长去休息一会儿,但班长依然坚持站岗。本以为只是小问题,谁知没过多久却传来了班长去世的消息。 班长的去世让陈世伟难过了许久。他想,可能是因为岛上就医条件简陋,未能及时发现班长患了比较重的疾病,才导致班长病逝。于是,他意识到,好的医生、好的医疗资源有多么重要,这些更能解决人们迫切的需求。 因此,在高考填报志愿时,陈世伟毅然选择第一军医大学医疗系,开始了他的从医之路。 谈学医 手术时当助手累得打瞌睡 进入医学院开始学医后,对于“理科男”陈世伟来说,专业知识的学习得心应手。大学最后一年,陈世伟开始跟着医生实习。等到真正要把自己所学的知识付诸实践,他才发现,之前学的专业知识多是纸上谈兵,还需不断实践才能真正治病救人。“学医就像学开车,练习多了,才能有方向感,才能驾轻就熟。” 回想起大学毕业后开始当“菜鸟医生”的那段经历,陈世伟记忆犹新。“当时我只是医生的小助手,曾在医生做手术时帮忙,在手术台上连续站了12个小时。由于是简单重复一个动作,有时太累了,不小心打瞌睡,就会挨骂。”陈世伟说,这些是早年医疗设备还不先进时每个外科医生的“必经之路”,“这也让我们明白,手术中每个步骤都是非常严谨的,都马虎不得”。 论医患 医生与患者愿望都一致 陈世伟从1994年起开始做肾脏移植手术,直到2007年已经做了近200例。他说,每为一位患者成功移植肾脏,就会有源源不断的动力激励他走在从医这条道路上。 有一年腊月廿八,陈世伟为一位女患者做了肾脏移植手术,手术后患者恢复得比较理想。不料,大年三十晚上,患者突然出血,他和其他医生立马放弃吃团圆饭,赶到医院为这位患者止血。经过一夜的奋战,患者脱离了生命危险,肾脏保住了。 对此,陈世伟感叹:“医生和患者的愿望从来都是一致的,都是要治好病。碰到问题,作为医生,能够处理成功,能挽救患者的生命,没有比这更开心的事了。就算不能在家过年,我们的心也是暖的。” 谈起如今医患关系比较紧张,陈世伟认为,医生和患者之间最关键的还是要有良好的沟通,而作为医生,如何与患者沟通是一门艺术。对此,他有不少“独门秘籍”。 “信任是沟通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医生要善于倾听。患者来看病时往往比较心急,要先有耐心地听他讲自己的症状,之后再通过引导提问,慢慢把病人的问题锁定。”陈世伟介绍,“其次,给患者讲解疾病时,要站在患者的立场上,多数患者对医学知识了解并不多,遇到复杂的医学术语、医学报告,理解起来会比较困难,这时用图解就成了好方法。” 陈世伟从书桌上翻出一张之前的“涂鸦”说:“你看,这是肾,这是尿管,这是结石。”通过这样形象的图解,患者往往更容易理解。 带科室 有他当榜样,医生都很拼 如今,陈世伟不仅肩负着治病救人的使命,还肩负着科室建设的责任。1998年,一七四医院的泌尿外科从普外科中独立出来,陈世伟带领两名医生开始了新科室的建设。当时,一共只有3名医生,大家只能轮流值夜班,经常是值完24小时的班,只休息半天就得继续上班。 陈世伟曾经一天接连做了4台肾脏移植手术,从取肾、修肾、移植,马不停蹄,手术完后也不能休息,必须先安顿好病人、下医嘱、写病历,4台手术做完,已是下半夜。 在他的带领下,泌尿外科逐渐“兵强马壮”起来,而且该科室的医生都很拼,经常是别人都下班了,他们还在手术台上奋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