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新闻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厦门新闻 >> 查看内容

名医名片 吴小春:别把抗生素当灵丹妙药

2015-01-11 01:12:31海西晨报本站编辑查看次数:1025

  名医名片

  吴小春

  厦门莲花医院金尚分院内科副主任,厦门莲花爱心护理院主任。从事临床工作15年,对内科各种常见病、疑难病、危重症能熟练诊治,长期从事消化、心脑血管疾病的诊治与管理,擅长诊治高血压、糖尿病、老人失智症、帕金森病、脑中风,尤其是在消化系统的胃病、肝病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专业:老年科、消化内科

  门诊:每周一、三、五上午

  晨报记者 蔡樱柳

  通讯员 李琳


  每到冬天天气转冷,流感高发期也如期而至。不少人一出现流感症状,就凭经验给自己“看病抓药”,抗生素成为很多人自我治疗流感的“神器”。可是对病毒性感染,抗生素真能发挥“神效”吗?对此,厦门莲花医院内科副主任吴小春明确地给出答案:当然不能。

  在我国,滥用抗生素已是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有的人把抗生素当感冒药、消炎药,如“灵丹妙药”般有病就用,有的人觉得抗生素越贵越好、越新越好,吴小春说,这些都是使用抗生素的误区。

  吴小春提醒,感冒、发热时不一定要使用抗生素,需要用到抗生素时也避免长期用药,同时,不要盲目选用高效抗生素。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严格遵医嘱,不要擅自使用抗生素,要合理用药。

  抗生素或损害肾功能

  去年,患有强直性脊柱炎的林先生走完了他仅60余年的人生,这一疾病一般来说只要配合医生的治疗,预后还是比较乐观的,但为何林先生却去世了?

  据林先生当时的主治医生介绍,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慢性炎性疾病,会反复发作。每次一发作上医院,林先生都会要求医生用抗生素,而且是最贵最好的抗生素。医生虽反复劝阻,但林先生一意孤行。最终,林先生因肾衰竭而去世。

  吴小春告诉记者,抗生素引起的常见毒性反应包括听觉神经损害、造血系统障碍、肾损害、肝损害及胃肠道反应。老年人的脏器功能本就处于退化阶段,林先生又经常使用强效的抗生素,对肾功能的损害不能忽视。

  “除了毒性反应,滥用抗生素还会引起过敏反应,青霉素、链霉素、头孢菌素等可使人产生过敏反应,严重时可危及生命。抗生素引起的过敏反应常见的有过敏性皮疹、过敏性休克等。”吴小春说,“另外,二重感染也是一大危害,当用抗菌药物抑制或杀死敏感的细菌后,有些不敏感的细菌或霉菌却继续生长繁殖,造成新的感染。二重感染一般较难控制,且有很大的危险性。”

  吴小春还说,大多数细菌对抗生素可产生耐药性,细菌这种微小生物机灵得很,当你反复使用一种抗生素时,身体就会产生抗药性。细菌一旦耐药,治疗起来就更困难了,导致确实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疾病时却很难找到有效的抗生素。

  抗生素不能治病毒

  冬季是流感肆虐的季节,市民许小姐没有幸免地中招了。许小姐觉得只是小感冒,可是由于还要上班,她想感冒快点好起来,于是便翻出了家里的头孢吃了。过了几天,感冒症状没有缓解,反而有加重趋势,许小姐不得已只好到医院就诊。

  “常见的普通感冒和流感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是一种自限病程、有自愈倾向的呼吸道传染病。一般1周-2周会自行康复,使用抗生素并不能治愈或减轻症状。”吴小春表示。

  吴小春还介绍,抗生素之所以能抑制和杀灭细菌,是通过干扰和破坏细菌的新陈代谢而达到目的的。病毒寄生在活细胞内,不具备独立的代谢功能,抗生素极难进入细胞内,因此,抗生素对病毒感染也就显得无能为力了。

  为此,吴小春建议,对抗生素一定要遵医嘱合理使用。

  “首先要切记抗生素是一种处方药,要严格按医嘱来使用,而不是自行到药店去购买。要严格掌握适应症,可用可不用抗生素时尽量不用,一种抗生素可治愈的就不用第二种,能口服的就不肌注,能肌注的就不输液。”

  “同时,不要盲目选用高效抗生素。在已知感染细菌时,最好用窄谱抗生素,不用广谱抗生素,以免对其他正常菌群的灭杀使得体内菌群失调。”吴小春还提醒,“要避免长期用药,免得产生耐药性,‘药到用时方恨少’。”

已有0条评论,共有0人参与
最新评论
  • 暂时还没有评论...
1.474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