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走路像鸭子当心髋关节异常 6个月内筛查最好
■6个月内筛查可免手术之苦,不影响日后生活
■市妇幼计划建省新生儿髋关节发育异常筛查中心
资料图
刚满周岁的小婕(化名)正蹒跚学步,细心的妈妈发现,宝宝走路时总是一摇一摆的,像只小鸭子。起初她感觉很可爱,可宝宝走一会儿就哭,她这才意识到有问题。到市妇幼保健院检查,医生诊断为髋关节发育不良。
“由于家长认识不足,很多孩子直到一两岁因跛行、长短腿就诊才发现问题,此时关节往往已脱位或变形,需做截骨手术。若能早期诊治,其实是可以避免的。”市妇幼保健院小儿外科的冯林博士惋惜地说。
近日,市妇幼保健院举行儿童髋关节发育异常早期诊断与治疗学习班,邀请省内外知名小儿骨科专家为我市儿保科、社区及小儿骨科、超声科医生授课。
冯林说,市妇幼保健院目前已为近万名儿童开展了髋关节发育异常选择性筛查,阳性率约3‰,即千名宝宝有3人患病。
她说,发育性髋关节异常(DDH),6个月内干预治疗效果最佳,一般只需采用外展操、宽尿布、吊带、支架等手段,很快可恢复正常,后期爬行、站立、行走都不受影响。一岁多需要打石膏治疗,两岁以上则需接受截骨手术,不仅创伤大,康复期也较长。七八岁后,即便手术效果也很差,可能造成永久性跛行,发生退行性关节病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据介绍, 新生儿髋关节发育异常普筛已在一些欧洲国家广泛开展,国内的天津已在2009年做了此项工作,由市政府每年投入500万元,将普筛纳入新生儿6项出生缺陷筛查项目中。北京、上海等城市也已经或正在建立筛查中心。
市妇幼保健院小儿外科主任徐延波说,该院每年新生儿出生量占全市总量的1/4-1/5,全市新生儿基本覆盖于该院的儿童保健网络体系。2010年,小儿外科协同超声科、儿保科在省内率先开始选择性髋关节超声筛查,现为全省开展例数最多、最成熟的单位,众多患儿得到了早期诊治。目前,能熟练操作髋关节超声的医师有十余名,有4台进口彩超机能做这项检查。基于这些条件,医院计划建立省新生儿髋关节发育异常筛查中心。
徐延波认为,厦门经济发达,政府关注民生;人口规模小,家长素质普遍较高;已建立了成熟的三级妇幼保健网络。这些都是开展新生儿髋关节发育异常普筛的优势条件。
【解读】
B超检查最好在6个月内 大了只能做X光
发育性髋关节异常是儿童常见的肢体畸形,也是成人退行性关节病变和关节置换的最重要原因,约有1/3以上的成人髋关节置换与此有关,甚至有三十多岁的年轻人因此置换髋关节。在国内儿童骨科疾病谱中,DDH始终占据肢体畸形疾病首位。
冯林说,B超是目前主要的筛查手段,既能清晰显示新生儿髋关节软骨形态又无辐射。一些德语系国家主张出生后3天内就做,美国则主张4个月内做。考虑到我国“坐月子”的习惯,天津要求在6周内检查。“最晚应在6个月内,再大B超就看不出来了,只能做X光。”
【提醒】
患病女宝宝比较多 臀位产宝宝应警惕
冯林说,患DDH的女孩要比男孩多,男女比例约为1:4-1:5。她建议,有以下高危因素的,一定要及时筛查:有发育性髋关节异常家族史的,臀位生产的宝宝,羊水太少致宝宝受挤压,斜颈或有马蹄内翻足等脚部畸形、持续性两侧下肢皮纹不对称、关节及韧带过度松弛等。此外,巨大儿、双胞胎也应注意。
DDH患儿学走路时间一般都较晚,如果宝宝到了学步期不爱走路,或走路像鸭子,应尽快到医院检查排除。
【亮点】
妇幼引进急需人才 早诊早治经验丰富
作为厦门唯一的小儿外科规划重点专科,市妇幼保健院小儿外科已实现各病种微创化治疗。以往,小儿骨科一直是厦门乃至全省的薄弱环节,去年冯林作为厦门市急需人才引进,弥补了这一缺憾。她曾参与并完成上海浦东髋关节筛查项目,参与组织承办髋关节超声学习班,曾赴美、加培训,在髋关节早诊早治方面有丰富经验。她的加入,让该院的小儿髋关节早期筛查步入正轨。目前,小儿骨科已每周常规设立一天手术日,月手术量数十例。近期,冯林受邀到省妇幼保健院、省立医院等多家机构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