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儿童意外伤害多发 多因家长防范意识差
正在查房的娄庆说,儿童意外伤害,是最令人痛心疾首的。
“儿童意外伤害,是最令人痛心疾首的,尤其夏季更为多发。”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杏林分院儿科主任娄庆说,急性意外伤害中50%-70%是14岁以下的儿童,最多的是3岁以下、危险意识低的儿童。这些意外伤害有一半发生在家中,相当多的家长防范意识较差。
溺水意外
家中一桶水 要了婴儿命
娄庆说,夏天一到,溺水的发生率明显增加,有的农村甚至还发生孩子掉进粪坑里导致溺粪的现象。
上个月,一个11个月大的婴儿在家溺水。事发时,孩子的父母在家中放了一桶水,当时父亲去睡觉了,母亲在晒衣服,婴儿在地上爬,玩水时栽进了桶里。送到医院时,呼吸心跳都已停止了半个小时,经医院全力抢救后恢复了心跳、呼吸,但因缺氧时间过长,造成脑死亡,3天后,这个孩子还是因为心脏衰竭而死亡。
误食药物
鼠药拌米粒 幼儿误食中毒
娄庆说,有一位家长把汽油装在矿泉水瓶子里,小孩子口渴,以为是矿泉水,倒了两杯喝,等喝到第二杯时,才发现不对,吐了出来。但喝下去的这瓶汽油导致孩子神志不清,胡言乱语。除此之外,也有家长把工业用溶液放在矿泉水瓶里,被孩子误喝。
还有误服药物的。有一次,有个家长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药被小孩拿到,孩子以为是好吃的奶片吃了下去。到医院检查时,孩子还活蹦乱跳,没想到后来药效发作,凌晨5点时,孩子的呼吸停了,经医院奋力抢救后,三天三夜才苏醒过来。
家中的东西要摆放合理,药品要做好标识,并且放置在儿童无法触及的地方。有一次,有一家人在放老鼠药时,不小心在地板的缝隙里遗漏了一粒用鼠药拌过的米粒。不料,家中一岁的幼儿在玩耍时抠出米粒并吃了下去,导致鼠药中毒,经过医院的抢救,及时透析,才把命保住。
娄庆医师提醒,家里的药物比如避孕药、丰胸药、治疗高血压和糖尿病等疾病的药品都要安全放置,避免儿童误食。 同时家长应严格遵照医嘱或药物说明书给小儿喂服药物。
其他伤害
瓜子卡入气管 孩子窒息死亡
夏季穿着的衣服薄,经常有摔伤、烫伤、动物咬伤等意外伤害。开水最好放置在儿童不可触摸的地方。在被开水烫伤的情况下,如被衣服覆盖,应先脱掉衣服,即用冷水大量冲洗直至皮肤温度下降,严重时需及时就医。
夏季对于儿童而言,户外活动明显增加,很多广场都聚集了很多小朋友学习轮滑,初学者防范往往做得比较到位,但已经学会的小朋友也应该加强防护,不能麻痹大意,以免发生摔伤。
3月份,一位家长在给小朋友吃瓜子时,小朋友呛到,家长拍了拍,以为没事了。没想到,第二天,小孩突然窒息而亡,最后尸检时才发现,患儿气管被一粒完整的瓜子卡住,导致窒息,造成了家庭悲剧。娄庆提醒说,家长最好不要让3岁以下的儿童吃瓜子、花生、果冻等容易吞食卡喉的食物,孩子吃东西时往往注意力不集中,或在嬉戏、哭闹时进食,误入气管的可能性很大。
【相关链接】
到杏林儿科医院
可很快用上呼吸机
娄庆医师说,小孩发生意外时,近1/3的家长手忙脚乱,缺乏常规的防范及急救意识。家长一定要镇静,及时有效的医学救治可以挽回很多小朋友的生命。随着杏林分院与第一医院儿科实施一体化管理以来,儿科的急救水平明显得到提高,如今在急诊时就能很快地用上呼吸机,这在数年前是不可想象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