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酷暑气温高 耳鼻喉病也来“凑热闹”
盛夏酷暑,伴随着气温的升高,耳鼻咽喉疾病也来“凑热闹”。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原第一医院思明分院耳鼻咽喉科、眼科主任、厦门新开元医院主任医师陈仲胜表示,夏季高发的疾病不少,在耳鼻喉科过敏性鼻炎、咽喉炎、外耳道炎、中耳炎表现较为明显。
空调“吹”出过敏性鼻炎 应定期清洗散热片
半月前,廖先生出现流清水鼻涕,接连打喷嚏,伴有咳嗽、鼻塞、瘙痒难耐、头痛、头胀等“感冒 ”症状。吃了10多天的感冒药不见效,经过医生检查诊断后,他才得知患的不是感冒,而是过敏性鼻炎。据廖先生介绍,他每天除了上下班路上,基本都在空调房内度过,几乎“足不出户”,根本没有接触花粉、粉尘等过敏源的机会。
陈仲胜介绍,过敏性鼻炎在春、秋季节比较多发,但现在由于空调的普及,夏季也有不少人患上过敏性鼻炎和急性鼻炎,常在空调环境下工作的白领很多都患有或轻或重的咽炎。最近一位在外贸公司工作的陈小姐在新开元医院就诊时透露,包括她在内的同办公室的15个工作人员全部患了咽炎。
空调室之所以成为过敏性鼻炎、咽炎的高发地,主要是因为空调吹出的风使空调过滤网上的灰尘和其他室内过敏原搅动起来,人吸入这些过敏原后会引起过敏性鼻炎、咽喉炎的发作。另外,陈主任提醒空调机内部的温度、湿度都相对适宜霉菌滋生,在封闭的房间打开空调,霉菌就随风飘散,进入人体的鼻腔,使鼻黏膜对细菌的抵抗力下降,引发急性鼻窦炎。
针对长期在空调房里工作生活的市民,陈主任建议应定期清洗空调,尤其是散热片,保持室内温度、湿度适中,25℃-27℃即可,并多开窗换气。
游泳时小心耳朵进水 严重会致鼓膜穿孔
游泳是夏天很好的消暑方式,但是,游泳时容易出现耳朵进水、鼻子呛水等意外情况。
昨天,28岁的赵先生到新开元医院就诊。原来,赵先生上个星期去游泳后,这几天感觉听力似乎出了问题。经诊断,赵先生是患上了中耳炎。游泳造成的外耳道炎和中耳炎是夏季常见的疾病,外耳道炎表现为外耳部疼痛、流水、红肿等,这些症状都是由于掏耳朵引起的。中耳炎多表现为耳深处疼痛、化脓、耳闷、听力下降,严重者会引起发烧,遗留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出现鼓膜穿孔等症状,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
陈主任提醒,夏季天气炎热,人经常会出汗,容易造成耳道环境潮湿,给细菌繁殖创造有利条件。因此,在游泳时务必注意卫生,否则很可能引起外耳道炎,进而引起中耳炎。此外,防止耳朵进水是预防耳病的主要措施,游泳时,可以将耳朵用耳塞堵住。如果不慎进水,可以单脚跳跃,拉耳垂排除耳道进水,避免用棉签、纸卷反复掏耳朵,以免弄伤耳道皮肤引发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