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二级医院明年“医药分开”
公立医院改革明年在市级医院全面推开,朝阳医院患者次均药费、医保基金支出均下降
采访:第三分团报道
地点:朝阳医院
新京报讯 (记者蒋彦鑫)明年年初,北京公立医院改革将扩大至一级、二级医院,目前已经选择延庆县医院进行前期测算。昨日,市医改办公布本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进展情况。在现有朝阳医院、友谊医院等5个医院试点的基础上,明年医药分开改革将在全市市级医院全面推开。
次均药费和药占比均下降
“我心脏不好,在朝阳医院看病十来年了,最近改革后,挂号方便了,费用也降低了。以前一次开药三四百,我自己需要掏一百三四,现在不到一百块,开的药的总量也少了。”昨日,前来看病的患者孙树成说。
朝阳医院执行院长陈勇介绍,试点改革确实有了很大的变化。比如现在挂号分时段预约,病人不会拥挤到一起,而是按照自己预约的时间,按点过来,很少排长队。
对于最重要的医药分开改革,陈勇介绍,门急诊医保患者次均费用和自付费用总体均减少,医保患者的总体医疗负担切实减轻。从2012年9-11月的均值看,患者次均费用和自付费用分别为359.3元和104.8元,而去年同期,这一数字为389.6元和126.1元,分别降低了7.8%和16.9%。
医保基金次均支付减少
改革后,试点医院的医保基金报销支出是否大幅增加?
陈勇表示,从朝阳医院看,试点三个月来,与去年同期相比,医保基金报销减少9元/人次。
此外,改革后,医院严格限制抗生素使用,朝阳医院所使用抗生素的品种从90多个下降到46个,对使用量异常增高的两个品规的抗菌药物清退出医院。
明年改革试点在全市推开
市医改办主任韩晓芳介绍,今年北京在5家医院试点“医药分开”,明年将在全市医院推广。
“我们不能局限于一些试点医院,否则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政策洼地,对医院运行和学科建设会有影响。”
此外,要推进药品和耗材采购、配送制度改革。探索通过医保采购、集团采购和价格谈判机制,使价格逐步回归合理水平。还将逐步理顺护理费、手术费,有关的医疗服务价格正在梳理中,并将推进医院院长职业化和年薪制。
【相关新闻】
“医患”关系 不用钢盔用沟通
市属医院首次大规模培训“医患沟通”,统计显示80%医患纠纷源于沟通不力
大屏幕上出现“钢盔——医闹”几个字,台下听众一片议论声。
昨天下午,国谊宾馆,北京市医管局举办首次医院人文医学培训,“医患沟通”被列为医务人员的第一课。
“统计表明,只有2%医生没有遭到过辱骂。”授课人、中国医师协会培训部李明霞主任说。台下的近百名“学员”,是来自各家市属医院主管医院文化建设的书记、院长、医务处和门诊部负责人、医生等。
医疗纠纷只有两成因技术
北京市医管局党委副书记韦江介绍,统计显示,医疗纠纷中只有20%是同医疗技术直接相关的,另80%实际上都是和医患之间沟通不力等因素相关。“也就是说,医生换一种方式说话,就可能缓和很多起医患纠纷。”
她坦言,同仁医院女医生徐文被刺等事件发生以来,医患关系已引起了医疗管理部门的高度关注。“我们发现,由于一些医院和医生在诊疗服务中不体会患者的心理感受,致使医护人员自身成为被患者投诉、发泄、甚至伤害的对象。”
李明霞持同样的观点:“只用技术去对待病人,就只能用钢盔对付医闹。”李明霞说,目前,很多医院被称为“修理器官的车间流水线”,就是源于医生只关心疾病,没有关怀病人。
有学员立刻提出不同观点,“医生要看的病人太多了。”一位儿科医生听到之后,站起来为医生“辩护”。他举例,基于儿童疾病特点,孩子多在下午到前半夜发烧,而老百姓的习惯就是看急诊。于是,自打晚上八九点开始,短期会有数百患儿涌进医院急诊室,一直“堵塞”到十一二点。在这种情况下,医生的压力已经太重了。
对病人“总是去安慰”
“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一方面在医方缺少与患者沟通,另外患者确实也存在对诊疗效果期望过高、对医生存在主观怀疑等问题。”
李明霞对医生们建议——不要只专注于技术,对病人的定位应该是“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而医管局和医院方面也将加强这方面的支持力度,韦江介绍,自昨日起,全市各家市属医院领导、管理层,以及各医院具有带教能力的医务人员将率先培训。随后,各医院将自行组织开展涵盖全体医务人员的“全员培训”,首轮培训将在明年全部完成。
医务人员近期还将继续学习该如何地向病人通告“坏消息”、怎样在危急情境下沟通、怎样对付“难以应付”的病人等。
今后,市属医院“医患沟通”培训还将建立长效机制,按照医师定期考核周期每2年滚动培训一次。
同时,医生参加培训的情况及考核结果将作为医德考评的重要内容,纳入医院绩效考核体系,并接受市医管局的督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