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翻译团“驻院”外籍生看病不再难
学生去校医院看病,本来是件很平常的事。不过对外籍留学生来说,却可能因无法沟通看不了病。厦大翔安校区今天组建了一个“翻译团”,驻守在校医院,专为外籍学生提供翻译服务。“翻译团”有100多人,全部是学生志愿者。
医生有交代,印度学生听不懂
“你来得正好,赶快帮我们听听她们说的是什么。”前天下午,记者到同民医院急诊科采访时,被几名护士拉住了。边上,站着四个青年男女,看长相是南亚国家的。
原来,那几个外国人是来看病的,护士们试着用简单的英语交流,可是对方听不懂,而他们奇怪的口音也让护士们一头雾水。随后,记者用英语尝试着与他们沟通,终于了解到,他们是厦大翔安校区医学院的大一学生,来自印度。其中一名17岁的女生病了,在厦大和同民医院合作成立的校医院检查后,诊断结果是肾结石,医生让她到同民医院用仪器再诊查一下。
印度女生在老乡陪同下,乘坐校医院安排的车到了同民医院。做完检查后,护士想交代女生,回去后把病历交给校医院的医生并取药,可是比手划脚讲了半天,对方还是没明白。而另一边,这几个印度学生也想问护士,医院能否派车送他们回学校。
经过记者的翻译,双方都明白了对方的意思。护士说,医院派车需要申请,一时可能派不出车。于是,记者主动提出送他们回去。
纸上又写又画,才把病情讲情楚
印度学生回到同民医院驻厦大翔安校区校医院,见到了医生朱学东。通过记者翻译,医生告诉女生病情不是很严重,提醒她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我们这边的医生护士基本都不会英语,很难跟外籍学生交流。”朱学东告诉记者,厦大翔安校区有320多个外籍学生,其中能讲相对流利汉语的只有两三个。虽然他们都会讲英语,但是口音差异很大,特别是南亚国家的学生。朱学东会讲几句简单的英语,但根本听不懂他们说什么。
为了方便外籍学生沟通,学校给他们配备了生活辅导员。如果他们要去校医院看病,生活辅导员会陪同并翻译。但是,辅导员的数量有限,而且不可能24小时都待在学校。看病时可能涉及一些比较复杂的专用名词,没了翻译,医生和病人的沟通就比较困难了。有时候,遇到的外籍学生对一些生活常识也不太了解,前不久有个巴基斯坦学生来看病,医生和护士比划半天,在纸上又写又画,终于讲明白他的病情。没想到结账时,那个学生掏出的是巴基斯坦纸币,护士赶紧摇手,折腾了半天,最后找到了一个会讲英语的学生,才把事情解决了。
每天两名“翻译”,驻守校医院
朱学东说,医院和厦大校方都意识到了外籍学生“看病难”的问题。再过几年,厦大将会有更多院系迁至翔安校区,到时候外籍学生的数量也会更多,如何让学生和医生顺利沟通?他们想到的办法是,在医学院组建一支学生志愿者队伍,到校医院充当翻译。因为医学院的学生对一些专业术语比较熟悉,翻译也会更准确。
这个倡议发出后,得到医学院学生的热情响应,200多名学生报名,经过筛选有100多名学生成为这个特别“翻译团”成员。他们将两人一组,每天上午8点到晚上10点,在校医院“值班”。
今年中午,这支志愿者队伍在校医院门口正式挂牌成立。校医院表示,未来将争取调一些懂英语的年轻医生,更好地为病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