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4大学生男同得艾滋 东莞15医生公安险染病
学生宣传预防艾滋病 新华社发
卫生部发布报告称,截至今年10月份———
累计报告艾滋病患者近50万例
据新华社电 在第25个“世界艾滋病日”即将来临之际,卫生部29日发布数据显示,我国已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近50万例。
卫生部疾控局副巡视员孙新华说,根据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2012年1-10月,我国新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68802例;截至2012年10月底,全国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492191例;存活的感染者和病人383285例。孙新华介绍,目前全国已在2966个县建立免费自愿咨询检测网络,建立了艾滋病筛查实验室14305个、确证实验室339个、自愿咨询检测(VCT)门诊8899个。全国所有的县级均已具备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能力。2012年1-10月,共检测8316万人次,较去年同期上升20.9%。
今年11月20日,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发布的《2012艾滋病疫情报告》显示,2011年底,全球存活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3400万人;2011年,新发感染250万人,艾滋病相关死亡170万人。
男男性传播艾滋比例上升明显
据新华社电 卫生部29日公布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进展情况指出,经性途径已成为当前我国艾滋病疫情主要的传播途径,男男同性性传播比例上升明显。
卫生部疾控局副巡视员孙新华说,今年1-10月我国新报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经性途径传播所占比例为84.9%,而去年同期为77.9%。其中,男男同性性传播所占比例为21.1%,较去年同期的15%有所上升。2012年哨点监测发现,男男同性性行为人群艾滋病病毒感染率为6.7%。
同时,我国局部地区和特定人群艾滋病疫情严重。全国累计报告感染者和病人数超过1000的县(区)有93个,超过5000的县(区)有5个。疫情严重的9个省(区)累计报告感染者和病人数占全国的79.9%。15岁至24岁青少年和50岁以上老年人感染数逐年上升,仅2012年1-10月就分别报告9514例和16131例,较去年同期分别增加12.8%和20.2%。
孙新华还指出,我国感染者陆续进入发病期,艾滋病死亡人数增加。2012年1—10月,报告的艾滋病病人数为34157例,较去年同期增加12.7%,艾滋病死亡人数为17740例,较去年同期增加8.6%。
今年1月,国务院印发《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二五”行动计划》,提出到2015年底,艾滋病新发感染数比2010年减少25%,艾滋病病死率下降30%的防治目标。
艾滋病母婴传播率明显下降
据新华社电 记者29日从卫生部了解到,我国开展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的十年来,艾滋病母婴传播率从34.8%下降至7.4%,避免了约3400名儿童感染艾滋病。
数据统计显示,2009年以来,我国共为约2500万孕产妇提供了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为1.7万余名艾滋病感染孕产妇提供了综合干预服务。从2010年底免费开展梅毒和乙肝检测以来,为约1600万名孕产妇提供了梅毒检测和乙肝表面抗原检测。近60%的梅毒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婴儿接受了干预服务,乙肝感染孕产妇所生新生儿接受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的比例达91.2%。2012年1月至9月,孕产妇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检测率分别达到95.5%、91.9%和94.2%,均高于2011年全年的各项指标。
今年前十月,东莞新增艾滋病感染者502例
东莞15医生公安险被感染艾滋病
羊城晚报东莞讯 记者 文聪、黄玲报道:29日,东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布数据:今年1至10月,东莞共报告艾滋病感染者502例,86%为外地户籍人口,性传播成艾滋病感染的主要来源。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东莞共有15名医务人员、防疫人员、公安及其他监管人员,意外被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体液等污染了破损皮肤,或被含有病毒的针头刺破皮肤。
羊城晚报记者了解到,东莞历年来报告的艾滋病感染者和发病者总体呈增长趋势。自1991年至今年10月底,东莞市历年累计报告感染者2845例,现住在东莞的有1721人。而今年1至10月就有报告502例。其中,以外来人口及青壮年男性居多。东莞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张巧利称,在今年所报告的感染者中,外地户籍人口就占了86%,在去年这一比例更是达到了91%。
事实上,东莞市艾滋病的流行经历了三个时期。1991-1994年期间为传入期,所有感染者均为香港和台湾来莞人员;1995-2000年为扩散期,在吸毒者、献血员、性乱人群中均发现HIV感染者;从2001年开始,东莞市的艾滋病流行进入快速增长期,艾滋病疫情迅速由吸毒者、职业供血员等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扩散。
目前,东莞市的艾滋病总体流行率较低,但个别高危人群感染率较高。这些感染者中,主要是经性途径传播而感染。在2009年前,则以静脉吸毒为主。从2006年到2011年数据比较来看,经静脉吸毒感染的比例从51.48%下降到23.00%;而通过性途径感染的比例则由24.26%上升至70%。
“这意味着艾滋病开始由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扩散”,东莞有艾防专家称,这种转变和东莞流动人口基数大有关,外来人口中多为青壮年男性,夫妻长期两地分隔容易出去寻找商业性服务,一方感染艾滋病毒后,又容易相互传染。
去年东莞疾控中心确诊了一位80岁的患者,而这位老大爷又将病毒传染给老伴,最终变成每到周一两夫妻一起接受治疗。在东莞市疾控中心公布的数据中,老人数量逐渐增多成为另一个值得关注的发展趋势。统计发现,在今年所发现的感染者中,有5%是60岁以上的老人。
珠海大学生四男同感染艾滋病
羊城晚报珠海讯 记者 吴国颂、杨雪薇报道:羊城晚报记者29日从珠海市疾控中心获悉,今年珠海检测登记在案的最大患者是一名83岁的男性患者,通过性传播方式感染艾滋病。而最小的患者为9岁,通过母婴传播方式感染艾滋病。另外,男男性接触者感染比例最高,至少有4名大学生男同感染艾滋病。
今年珠海艾滋病统计精确数据尚未公布,但记者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到一些情况。据珠海疾控中心朱科长介绍,今年的情况与往年相比,总案例没有太大变化。今年1至10月份,男男性接触者感染艾滋病占总比例大约为28%。朱科长说,由于男同的特殊性交方式以及男同性伴侣的不固定性,导致了男同感染艾滋病的比例一直较高。
记者在中山大学第五附属医院采访时获悉,目前该院有4名男大学生在接受治疗。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医师周耀勇介绍说,他们医院今年首次出现4位大学生感染艾滋病的案例,4位患者均因同性恋的性接触而感染。
周耀勇介绍,很多同性恋者知道自己会有高危性行为的发生,所以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到医院检查,这4名大学生就是在定期检查中确诊的。虽然经过服药后,艾滋病病毒的传染性降低了96%,而且戴上安全套后使感染指数降到更低,但医院建议患者尽量避免高危性行为,且劝患病的性伴侣前来检查。
性传播是感染艾滋病的主要途径,但在一些地区避孕套却是“问题多多”。在珠海大学园区周边,有大量公寓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知情人指引下,记者在大学园区附近的宁堂村购买了两盒“杜蕾斯”牌避孕套,售价为10元和12元。店主表示绝对是真货。记者发现这两盒避孕套包装盒上都没有“金丝易拉线”,个别避孕套上没有失效日期和批号。另外其他避孕套上的批号和失效日期用手指很容易抹去,这些避孕套的售价明显低于超市售价。
此外记者获悉,香港防艾斗士张锦雄下月6日将走进珠海高校,与珠海大学生分享他自己的故事。
张锦雄是一名公开同志身份的艾滋病患者。
深圳
深圳高中生自建“防艾联盟”半数受访者拒绝“与艾同舍”
羊城晚报记者 沈婷婷
12月1日,是第25个“世界艾滋病日”。29日,“深圳中学生防艾志愿者联盟”(后简称“防艾联盟”)走进深圳红岭中学,顶着寒风为同学们“贴上红丝带”,并宣传防治艾滋病的相关知识。但是,“深圳中学生防艾志愿者联盟”在深圳国际交流学院高中部发起的问卷调查显示:高中男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平均高于女生,近五成高中生表示坚决不同意与艾滋病感染者同宿舍。
愿意“与艾同舍”仅一成
今年的深圳市艾滋病防治情况报告显示,艾滋病感染者出现两头增多的趋势,即20岁以下的青少年和50岁以上的老年人增多,分别占13%和6.8%。为了加强对青少年的防艾知识宣传,防艾联盟在深圳国际交流学院做了关于“预防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的调查问卷。结果显示,高中生对艾滋病的相关知识了解不够,对艾滋病人的接受程度也有待提高。
在调查中,羊城晚报记者看到,大部分高中生对艾滋病传播有所了解,但对“蚊虫叮咬”、“共用剃须刀”、“公共泳池游泳”是否传播艾滋病毒的正确知晓率较低,仅分别为47.5%、50.8%、59.3%。对于“感染了HIV就是艾滋病病人吗”这一问题的正确率仅有57.6%。
所发放的150份调查问卷表明,“欣然同意”与艾滋病同学同住宿舍的占12.7%,“坚决不同意”的占47.5%,“无所谓”的占39.8%。对于艾滋病的话题,69.5%的调查对象表示“有机会不妨了解下”,“很想了解”艾滋病话题的占21.2%,觉得“和自己没关系,不需了解”的占9.3%。
自成“联盟”希望消除歧视
“不少学生看到我们会避开,或者装作没看见就绕开走。”29日,参与在红岭中学进行防艾宣传的梁原同学说,因为他妈妈是深圳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所以他很小就对艾滋病有了认识,他加入这个组织就是希望可以向更多的同学宣传防艾知识,消除歧视,让更多人尊重艾滋病感染者。
另外,也有防艾联盟的学生告诉记者,近五成的高中生不愿与艾滋病患者同住一个宿舍,这样的结果还是说明不少人内心还是有着偏见和歧视的,这说明更应该加强对他们的宣传和普及工作。
防艾联盟是2009年由深圳中学的武宗伦同学等高中生发起成立的组织,他们利用课余的时间开办公益讲座,开展学生防艾知识的调查,筹办公益演出,并自己设计印刷了防艾知识宣传单到各个中学门口以及课外补习班宣传。目前有深圳中学、罗湖外国语学校、深圳高级中学以及深圳国际交流学院100多名同学参加。
现在已经毕业的武宗伦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说,他希望让更多的中学生知道艾滋病,知道怎么样去“防艾不防爱”,“从同学们贴上红丝带的那刻起,就是一种开始”。
记者也看到,深圳中学生防艾志愿者联盟拥有自己的微博账号,同学会在微博上宣传和防艾有关的知识。
同伴教育防艾宣传效果好
对于调查结果,心理咨询师杨光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五成学生不愿“与艾同住”,“这是自我保护的状态下,才会有的行为态度”。
但她认为,现在我国关于艾滋病的宣传并不多,不少人还处于“谈艾色变”的阶段,不少人对其传播途径都不甚了解,更别提涉世未深的学生了,“这样的结果已经很乐观了”。
但同时,杨光也向记者强调,她希望呼吁不管是学生还是普罗大众,都要学会尊重艾滋病患者,“任何疾病,都得到理解和尊重。”杨光还说,尊重之后,就要学会接纳,不能有歧视的心理。而她也提到,学生们更应该主动去了解这方面的知识,“既能尊重他人,也能保护自己。”
“要更多的学会关爱别人,一个民族的优劣很大程度是如何看待弱者。”
杨光认为,如果中学生就有这样的意识,学会接纳和包容,也能折射出一种希望的延伸。
最后,杨光还向记者提到“朋辈”的概念。她说,现在深圳的不少中小学中,都有“朋辈”的辅导。杨光认为,同学之间的帮助作用很大,所以学生们就更应该相互谅解和包容。
而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一名防艾专家武南也表示,全球艾滋病感染者中,年轻感染者的比例越来越高,性健康的教育应该是终身教育,但现状是对性健康的重视不够,通过宣传,强化学生对于性知识的学习、性健康的重视,非常有必要。“通过这些中学生的宣传,让他们的同伴了解应该了解的性知识。多一个同伴了解,就少一个发病率。”武南也表示,同伴教育是防艾宣传的很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