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新闻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埠外新闻 >> 查看内容

每个试管宝宝背后都凝聚着团队的力量

2012-11-26 16:10:31厦门晚报admin查看次数:825

   得知怀上双胞胎,陈女士喜极而泣,她抓住市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副主任李萍的手不停地亲吻。她连续做了3次试管婴儿,每次满怀期待却都以失望告终,她和丈夫还曾为此反目,她已是心力交瘁。这对小精灵的到来,让丈夫高兴极了,两人和好如初。

   “多亏李萍主任及其团队的鼓励和悉心照顾。”陈女士将心里的感激织进一面锦旗。这样的锦旗,生殖医学中心一天就能收到十几面。

   好技术
   离不开好的心理服务

   28岁的陈女士结婚数载,因卵巢功能不好,迟迟怀不上宝宝,只好选择做试管婴儿。她是市妇幼保健院的忠实“粉丝”,中心成立不久,她便前去“吃螃蟹”。第一次促排卵,一无所获。第二次好不容易培养出两枚胚胎,却被告知没法用。“这是好的开始,千万别放弃。”李萍安慰她。

   第三次,又取了两枚卵,终于培养出一枚能用的,不过她却查出输卵管积水,伴有卵巢囊肿。医生只好将这枚珍贵的胚胎冷冻保存,建议她先做妇科手术。屡试未成,丈夫对试管婴儿的可行性产生了怀疑,两人为此争执不休。但李萍的精湛技术和悉心呵护赢得陈女士的信任,李萍告诉她:“你只需做个听话的好孩子,其他的就交给我们吧。”

   第四次,顶着巨大压力,陈女士又获得一枚胚胎,医生将之前取出的那枚一并移植。不久,陈女士如愿受孕。现在,陈女士已当了一个多月的“准妈妈”,一家人欢欢喜喜盼着宝宝们降生。

   李萍说,做试管婴儿的女性都是脆弱的,为求子饱受波折,“对她们而言,好的心理服务可能比技术更重要。”

   “板结土壤”萌嫩芽
   子宫癌患者成功受孕

   张女士今年33岁,早年曾做过人流,2009年查出子宫内膜癌Ⅰ期,靠高剂量孕激素刺激治疗。医生告诉她,她的“土壤”已经“板结”,自然受孕太困难,可以考虑做试管婴儿。不久后,她又查出多囊卵巢综合征,每次病检都需要刮宫,先后刮宫达7次。正常女性的子宫内膜厚度在8毫米以上,而张女士还不到7毫米。内膜环境太差,做试管婴儿的难度可想而知。

   张女士最大的愿望是有个小宝宝。就诊时,她显得焦虑不安:竟随身携带几年来的病历和处方明细,详述每天吃什么药,生怕医生不能全面了解情况。

   第一次,通过微刺激促排卵,她得到一枚胚胎。第二次,成功获得4枚,但条件不允许无法移植,张女士心灰意冷。

   “先把‘土壤’培养好,下次‘发芽’就有希望了。”李萍抚慰她。经治疗,上个月,张女士终于满足条件成功移植。

   李萍说,很多患者都是像张女士那样的高难度及大龄患者,有些医院怕影响成功率不愿接收。对新成立不久的中心而言,成功率至关重要。“可面对那些求子心切却走投无路的女性,实在不忍拒之门外。”目前,中心35岁以上女性的成功率为31.6%,35岁以下则超过50%,“一年就达到别人五六年的水平。”李萍对此很自豪。

   排卵时机等不得
   8天长假天天在岗

   李萍说,做试管婴儿就像在高速公路上开车,高速行进中,一刻也不得松懈。国庆8天长假,科里有400多个病人,共做了20多台手术,她天天在岗。

   病人排卵时间有严格的周期性限制,很多人提前两个月就要进行准备。“抓住排卵时机比什么都重要。这次错过了,可能就错过了唯一的机会。”李萍说,有时,哪怕是凌晨两三点,她们也要匆匆忙忙赶往医院。

   “团队的力量很重要,培育试管婴儿尤其如此。”李萍说,每个呱呱坠地的试管婴儿背后,都凝聚着整个团队的心血。生殖医学中心在人员、场地、技术及理念方面都日臻成熟,正像试管宝宝一样茁壮成长。

   生殖医学中心简介:

   市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成立于2008年3月,2011年10月获卫生部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运行资质,同年11月实施首例“试管婴儿”技术助孕,并成功妊娠。2012年7月,首例龙凤胎试管婴儿诞生。

   中心设施齐全、设备先进、环境温馨、管理制度完善,拥有一支高素质专业人才队伍。现有高、中级职称各6人,其中博士2人、硕士11人。

   在中心主任李健院长、副主任李萍带领下,目前已为200余例不孕症患者实施“试管婴儿”助孕治疗,临床妊娠率达50%以上。

   【人物名片】

   李萍,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学历,市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副主任,福建省妇产科分会生殖医学组委员。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23年,其中辅助生殖技术11年,擅长不孕症、生殖内分泌、辅助生殖(试管婴儿)等技术,尤其擅长各种排卵障碍如多囊卵巢综合征、功血、闭经、卵巢低反应,以及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因素所致不孕症的药物治疗与辅助生殖技术治疗。

   2001年赴美国华盛顿哥伦比亚妇产医院学习辅助生殖技术及管理,回国后专门从事不孕症及辅助生殖技术工作,在不孕症辅助生殖技术专业管理和不孕症患者心理管理方面经验丰富、理念先进。近年主持和参与多项省、市级课题,在国家级刊物发表专业论文20余篇。

   □文/图 记者 苏奇 通讯员 陈海峰 吴小荻

已有0条评论,共有0人参与
最新评论
  • 暂时还没有评论...
0.737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