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称广州市民肥胖率达20%
血管硬化情况严重,三分之一受检人有硬化
20名基层党员代表在体育科研所享受到“免费体质监测服务” 记者 郑迅 摄
十个广州人两个系肥人
肥胖率达20.38%,远超全国平均水平;三分之一受检人动脉血管硬化
老广体质欠佳,肥胖、动脉硬化以及肺通气功能障碍高发。昨日,在穗体育科技惠民“三大工程”系列活动启动仪式上,公布了2011年广州市国民体质抽样检查结果。抽样样本显示:穗市民腰臀比超标率28.86%、肥胖率达20.38%,肺通气功能障碍率20.08%、动脉硬化检出率(硬化)11.79%,高血压检出率5.07%,骨质疏松率4.11%。
五个人中有一个肥
广州市的肥胖率高达20.38%,差不多五个人中就有一个肥佬。而深圳市2009年的统计结果显示,15岁以上居民肥胖率仅8.82%,全国的统计数据也不过百分之六左右。
活动量不足、缺乏体育锻炼、喜食肉类,尤其是含脂肪较多的肉食,以及饮酒过量与老广的肥胖有直接关系。此外,调查数据显示,评价身体脂肪分布状况的腰臀比超标指数高达28.86%。专家指出:接近三分之一的人群腰臀比超标。腰臀比超标易导致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中风和高脂血症等疾病的发生,与动脉硬化的监测结果总趋势一致。抽样中还发现,非体力劳动者中,心血管健康方面存在较大风险,专家呼吁政府应尽快采取相应的综合干预措施,降低心血管健康风险。
血管硬化情况严重
有20.08%的市民存在肺通气功能障碍,疾病的罪魁祸首之一竟然就是PM2.5!专家解释道:肺脏是体内气体交换的所在地,肺活量和时间肺活量是反映人体肺功能的重要指标,尤其是时间肺活量,它不仅反映肺活量容量的大小,而且反映了呼吸所遇阻力的变化。监测结果表明,肺功能除与自身的体育锻炼有关外,尚与空气的污染,特别是有空气微小颗粒(PM2.5)的吸入有关。
在广州,动脉血管稍硬化和硬化的人群超过受检人数的三分之一,有些区(市)已接近受检人数的40%,应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和关注!专家指出:动脉硬化为特征的动脉血管结构与功能病变是引起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病理学基础。早期发现动脉血管结构异常(稍硬化和硬化),并及时、有效的给予干预,是预防这些严重致死性疾病发生的根本措施。
体质合格率有上升
对比10年以来数据,广州市市民的体质情况整体上有所上升(见右下表)。2000年至2010年,幼儿的体质优秀率上升了29个百分点,成人的上升5个百分点,老年人则上升12%。各人群的体质合格率则都在95%以上。
据了解,广州市体育局将以重大节日为契机,为重点人群进行免费体质检测服务。比如,在 “五一”劳动节、“六一”儿童节、“七一”党生日、“八一”建军节、教师节等重大的节日前后,免费为劳动模范、青少年儿童、党员代表、边防海岛官兵、特级及高级教师这些重点人群进行体质检测。(记者刘玮宁 通讯员陈建族 徐勇灵)
国家普测广州市民体质情况比较表
合格率 优秀率
2000年 2005年 2010年 2000年 2005年 2010年
幼 儿 95% 97% 99% 9% 21% 38%
成 人 93% 92% 95% 14% 18% 19%
老 年 人 85% 92% 96% 6% 12% 18%
(羊城晚报 刘玮宁 陈建族 徐勇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