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新闻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埠外新闻 >> 查看内容

治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有了新方法

2012-06-15 11:19:36厦门日报admin查看次数:840

 

   本报记者 楚燕 通讯员 龚奕 姜美廷

   李先生患尿毒症透析多年,最近全身瘙痒、下肢骨痛,查出甲状旁腺增生,多种方法治疗均效果不佳。在解放军第174医院,肾内科、心胸外科等多个科室联合为其实施甲状旁腺全切并前臂种植术,术后当天李先生的瘙痒症状就消失了,目前李先生恢复良好,骨痛也明显缓解。

   据介绍,这是闽西南首例独立开展并取得成功的甲状旁腺全切并前臂种植术。

   长期透析,皮肤瘙痒骨头痛

   64岁的李先生是福建武平人,患尿毒症已近10年,长期接受透析治疗。从5年前开始他全身皮肤瘙痒,近1年来时常感觉双下肢骨头酸痛,行走困难,最近6个月症状加重,常难受得整夜无法入眠。痛苦万分的他到医院检查,医生说是甲状旁腺增生引起的。采取药物治疗、注射无水酒精局部灭活等措施,效果都不好。

   今年4月,李先生慕名来到解放军第174医院肾内科,经检查他体内的甲状旁腺激素接近1400pg/ml,而正常人一般在60pg/ml以下。

   “甲状旁腺可分泌甲状旁腺激素,主要功能是调节人体内钙和磷的代谢。李先生甲状旁腺增生,功能亢进,分泌了过多激素,导致体内钙磷代谢紊乱,进而引起骨痛、瘙痒、心血管钙化等症状。”174医院肾内科主任梁萌介绍,尿毒症患者接受规律透析,随着透析龄的增加,相当一部分人会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其中约50%的人因为种种原因接受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发展为难治性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这类患者往往需要手术切除甲状旁腺,以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

   多学科合作完成第一例手术

   梁萌主任说,人体有4个甲状旁腺,以往对这类患者的手术治疗,多采取次全切,也就是切3个留1个,但是病人大多术后两三个月就复发,剩余的那个甲状旁腺继续增生。上世纪90年代,日本的专家开始采取全切,把4个甲状旁腺全部切除,挑选状态较好的那个切成小片,种入患者前臂,这些小切片可以存活并分泌少量激素,此举大大降低了复发率(小于5%),又能维持人体对甲状旁腺激素的正常需要,最适合治疗难治性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1997年,南京的医学专家将这项技术引入国内并在全国推广。

   5月26日,174医院心胸外科、肾内科、病理科、特诊科、检验科、麻醉科等多个科室配合为李先生实施手术,把切下来的甲状旁腺精心切成许多小片,然后细细种植到左前臂里面,整个手术耗时约5个小时。心胸外科主任郭明说,该甲状旁腺切除术难度较大,除了切除较大的甲状旁腺,还要切除只有米粒大小不容易辨认的正常甲状旁腺,同时要取出部分甲状旁腺移植到患者手臂上,保证存活。

   目前,李先生的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已降到50pg/ml左右,骨痛缓解,皮肤也不再瘙痒了。他高兴地说,“终于能睡个好觉了。”

   据介绍,这是闽西南当地医生首次独立开展甲状旁腺全切并前臂种植术取得成功。

   【同步新闻】

   吃别嘌呤治尿酸高
   老汉险丧命

   吃一种叫别嘌呤的药物治疗尿酸高,不料发生严重的过敏反应,老汉险些因此丢了性命。幸亏174医院医护人员全力抢救,才把他从死神手中救了出来。

   77岁的葛大爷患糖尿病、高血压多年,肾功能一直不好。从今年3月底开始,他因为血尿酸高而服用别嘌呤治疗,1个月后突然双手及腹部出现针尖样大小皮疹,伴发热,并逐渐出现全身皮疹,颜色为紫红色,双上肢还长出黄豆大小的松弛性水疱。此外,他还出现了胸闷、气喘,心、肝、肾功能均严重受损,情况十分危险。174医院肾内科专家根据以上症状初步判断是别嘌醇过敏综合征,并及时给予血液灌流、血浆置换、连续性血液净化、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冲击、人血白蛋白营养支持、抗感染等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医护人员24小时轮流在患者病床前守护,对患者精心诊疗、细心护理,经过连续几天的抢救,葛大爷的病情总算稳定下来。目前,老人家心功能有所改善,肝肾功能稳定,身上吓人的皮疹也已完全消退。

   肾内科主任梁萌介绍,别嘌醇用于治疗各种高尿酸血症。别嘌醇过敏综合征发生率为2%,是指患者应用别嘌醇后1-4周,出现的皮肤、肝、肾、眼、胃肠道、血液等全身过敏性反应。该病来势凶猛,死亡率高。一旦确诊为别嘌醇过敏综合征,须立即停药,给予足量皮质类固醇激素,抗感染、护肝、补液及支持治疗控制病情,激素应逐渐缓慢减量,患者在饮食上还应注意避免食用嘌呤含量高的食物,以防皮疹反复。

   葛大爷这次幸运地逃脱死神的魔掌,全家人都很开心。葛大爷的老伴说,“非常感谢174医院的医护人员,他们果断、及时、准确的救治,挽救了我家老头子的生命。”

已有0条评论,共有0人参与
最新评论
  • 暂时还没有评论...
1.102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