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新闻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埠外新闻 >> 查看内容

久坐上网警惕肺栓塞猝死 建议多喝水多活动

2012-02-07 08:49:55海峡名医网admin查看次数:1358

  本报记者 楚燕 通讯员 陈芳

  厦门日报讯 近日有媒体报道台湾一名年轻男子在网吧熬夜连打23小时游戏后猝死在座位上。警方赶到时惊见他全身僵硬,双手向前伸,看似仍一手打键盘、一手握鼠标。此事在微博上引起热议,不少医生分析说:死者相当年轻,冠状动脉病变致使心肌梗塞死亡的几率较小,考虑到他久坐网吧,血液流动缓慢易产生血栓,很可能是血栓随血液回流到肺部血管时,发生肺栓塞而猝死。

  医生提醒,“久坐族”尤其是“上网族”一定要多活动身体多喝水,警惕血管栓塞。

  久坐血流速度慢

  容易形成血栓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管外科卢伟峰博士昨日接受采访时说,肺栓塞是由于人体外周静脉或右心腔内形成血栓,血栓脱落后堵塞于肺血管内而形成的严重疾病,其致死率相当高。

  人在上网时,如果长时间处于坐姿状态,人的脚踝、膝部到大腿骨呈现3个90度的弯曲,这样的姿势降低了全身的血流速度,再加上沉迷上网时容易忽视水分的补充,人体很容易脱水,血液粘稠度就会增高,更容易形成血栓导致发病。

  卢伟峰介绍,肺栓塞的发生与深静脉血栓密切相关,80%左右的肺栓塞来源于下肢的深静脉血栓形成,将近一半的近端深静脉血栓脱落会导致肺栓塞,深静脉血栓为因,肺栓塞为果。

  除了“上网族”,孕产妇、肥胖、高血脂、恶性肿瘤、口服避孕药、某些血液病和遗传病患者,血液存在高凝状态,也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发人群。另外,外伤或大手术、脑中风及其他需要长期卧床的病人,因卧床而下肢活动减少,导致血流缓慢也易形成血栓,亦属于高危人群。

  经常活动下肢

  多喝水可预防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在威胁人类生命的疾病中,肺栓塞已经成为继肿瘤和心血管疾病之后,位居第三位的致死性病变,受到各国医学界的普遍关注。中山医院血管外科主任李昭辉博士说,严重的肺栓塞会引起呼吸、心跳骤停,导致死亡。

  “深静脉血栓是形成肺栓塞的主要原因,当深静脉血栓脱落,栓子随着血流转移到别处,如果堵塞肺动脉及其分支,会造成患者循环功能、呼吸功能障碍,甚至危及生命。”临床发现,肺栓塞是手术后猝死的重要病因。尤其是骨科、妇产科手术的患者,是最容易发生肺栓塞的人群。

  “肺栓塞是一个致残致死率很高的疾病,但它是一个可以根治的疾病。防止肺栓塞,重在预防深静脉血栓。”李昭辉博士介绍,静脉血栓的形成有三大因素,即静脉壁损伤、血流缓慢、血液呈高凝状态。在静脉血管内,尤其是下肢深部的静脉血管内极易发生血栓。若在早期识别、及时诊断和正确治疗,病死率可降至8%以下。

  下肢深静脉血栓早期主要症状有下肢肿胀、乏力,伴有酸痛,患肢的皮温也会有轻度的升高。因此,在生活中要积极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不能久坐不动,坐1个小时后就要起来活动一下,还要多喝水,降低血液粘稠度。如下肢外伤或需要长期卧床时,也应注意尽可能定时活动下肢,对不能活动的病人需定期按摩下肢,防止血栓形成。孕产妇也要保持一定的运动量,不要长时间卧床。一旦出现小腿肿胀疼痛,尤其是左下肢,要尽快到医院血管外科诊治,防止肺栓塞的发生。

  李昭辉说,急性肺栓塞发病急,需要立即吸氧、止痛、舒张支气管、纠正休克和心力衰竭,尽早予以抗凝及溶栓治疗可明显改善预后。此外,还可采取肺动脉血栓摘除术或导管溶栓术。

  【链接】

  近年上网猝死事件

  近年来,长时间上网引发死亡的事件时有发生:

  ●2003年4月,南昌一名17岁高中生连续两天上网猝死网吧;

  ●2004年3月,武汉一学生连续24小时上网猝死在宿舍;

  ●2006年11月,23岁小伙猝死杭州一家网吧,之前他在网吧待了19小时;

  ●2009年,嘉兴一名30多岁的男子连续玩网游8小时网吧暴毙;

  ●2011年,佛山一名青年连续12个小时上网打游戏猝死在网吧过道上。

已有0条评论,共有0人参与
最新评论
  • 暂时还没有评论...
1.059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