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好友”原来是骗子
半天内四次借钱,打电话一问才知QQ号被盗
如果QQ好友突然通过QQ向你借钱,或者请你帮忙给手机充话费,你会怎么办?23岁的刘某买了被盗取的QQ号后,冒充QQ主人,向主人的好友借钱或委托充值,有的好友半天内被借钱4次还不知道对方是诈骗分子。日前,思明区法院判决刘某犯诈骗罪,处拘役5个月,并处罚金1000元。
记者 徐林武 通讯员 思法
漫画来自网络
案例一
“在那片白桦林”里演双簧
去年5月21日下午4点多,小黄开着QQ,突然收到网名为“在那片白桦林”的“好友”发来的QQ信息,对方说正在上海出差,然而老家的表弟没打招呼就突然来厦门,正准备去电子城买电脑,但是身上买电脑的钱没带够,让小黄帮忙应急一下,好友还留下表弟的手机号码。
小黄很讲义气,马上就赶到电子城找“好友”的表弟,到了电子城,他打电话联系上所谓的“表弟”,对方让小罗直接把500元汇到某银行账户上,小黄照做了。
当晚7点多,小黄上网又收到这个“好友”的QQ信息,说他表弟的一个债主上门讨要1000元欠款,希望小黄帮忙先转1000元,等他从上海回来后就还钱给小黄。小黄又通过网络银行给对方转1000元。
刚转完账,这个“好友”又给小黄发QQ信息,说是刚才的1000元是表弟用来还债的,现在表弟还需要200元作为生活费。小黄觉得也蛮合理,就又转了200元。
到了晚上8点多,“好友”的表弟突然给小黄打电话,说是希望能再借一笔钱。小黄觉得不对劲,挂了电话后马上给现实中的“在那片白桦林”打电话,接电话的好友说他根本没在上海,更没有用QQ给小黄发过信息,还说电脑前一段时间中了病毒,QQ号被盗了。
小黄这才知道上当受骗了,再给所谓的“好友”表弟打电话,对方听到质问后就关机玩失踪。其实,冒充好友“在那片白桦林”和“好友”表弟的都是刘某。
案例二
让QQ好友帮自己和同事充话费
这个刘某也就23岁,初中文化,去年3月份,他看到网络上有人出售被盗的QQ号码,得知有人专门购买这种QQ号码冒充好友以借钱或帮忙充话费为由搞诈骗,他也动起了歪脑筋,买了笔记本电脑、手机卡、盗号QQ和冒名银行卡后,开始行骗。
2011年5月17日,小王正在家里上QQ,一个QQ好友发信息说现在上班很忙,没有时间充话费,让小王帮忙充300元话费,还说有几个同事也忙得没时间,也让他帮忙充话费。
想到这个好友既是老乡,又交往了很多年,小王觉得这个忙应该帮,于是赶紧上街买了1100元的手机充值卡,通过QQ把充值卡卡号和密码发给好友。过了一会儿,这个好友又发信息让小王帮忙给座机充话费。
小王觉得很奇怪,好友没有使用座机,怎么要充值?于是小王给这个好友打电话,这才知道刚才给他发QQ信息的并非好友,而是冒用好友QQ的诈骗分子。
这个诈骗分子正是刘某,他事先在网上发布替人充值手机话费有优惠的广告,一旦有客户联系充值,他就利用买来的盗号QQ上网跟好友聊天,让好友帮忙给同事和朋友充话费,实际上这些话费都充到了客户手机上,确认充值成功后,他再向客户收取80%的费用。
2011年7月14日,刘某被公安机关抓获归案。法院审理后认为,刘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取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多次骗取他人钱款,共计3998元,数额较大,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
【温馨提示】
遇到QQ好友借钱 最好打个电话问问
记者就QQ号被盗以及冒牌QQ好友借钱随机进行调查,发现QQ号被盗并非罕见,重要的是及时索回被盗QQ号码,避免盗号QQ成为诈骗工具。公安机关提示说,预防被冒牌QQ好友诈骗的最有效方式就是打电话确认对方的真实身份。
市民朱先生说,上周他的QQ号被盗后,马上就有人以他的名义在同学QQ群里发布落难借钱的信息,有位同学信以为真,差一点就要给诈骗分子汇款了,后来还是因为支付宝里钱不够,才没有上当受骗。朱先生发现QQ号被盗后,赶紧用修改密码的方式重新拿回了QQ号,随后在QQ群里澄清事实。
市民戴先生说,前几天突然收到一个女性QQ好友的信息,请他帮忙充值游戏币,他很奇怪,印象当中这个小女生是不玩网络游戏的,怎么需要充值游戏币?打电话一问,这位好友说QQ被盗号了,有人打着她的旗号四处要求充值游戏币,已经有很多人打电话来向她确认这件事。还好有打电话确认,否则就要上当受骗了。
公安机关提示,黑客盗取QQ号的情况并不少见,还有通过盗取的QQ信息和视频冒充好友搞诈骗的,很难在虚拟网络世界中辨别真假,然而可以通过给现实中的QQ好友打电话的方式确认,避免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