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新闻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厦门新闻 >> 查看内容

快餐盒里装醋,当心真有“毒”

2011-12-17 10:01:52厦门商报admin查看次数:916

国内外200多名专家在厦研讨食品药品安全测试

一次性餐盒残留有甲醛。

  商报讯(记者 陈巧恩 通讯员 张宏)曾经在网上流传着一封夸张版的“求救信”,有人饿极了,将一次性快餐盒连同食物一起放进微波炉里加热,然后吃了。他害怕因此中毒,于是求救。昨日,第二届食品、药品质量与安全分析测试学术研讨会在厦门举行,与会专家集大生物工程学院教授黄志勇告诉记者,这种担心并非杞人忧天。

  一次性餐具有甲醛

  本次研讨会由厦门华厦职业学院、福建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和集大生物工程学院共同主办,国内外200多名专家参加了会议,其中包括美国、韩国知名专家。

  黄志勇介绍,他与同事针对一次性餐饮具中残存的甲醛展开过研究。实验所选用的材料均是购自超市和食品批发市场的一次性餐盒、一次性纸杯和一次性塑胶杯。结果发现,尽管只是微量的,但可以肯定,一次性餐饮具中都残留有甲醛。这些甲醛是因为制造一次性餐饮具过程中使用了胶粘剂等原材料而残留下来的。

  假如残留在餐饮具中的甲醛不会溶出并附着到食物中,似乎并无大碍。但黄志勇的实验却证明,一次性餐饮具中残留的甲醛在多种情况下会溶出。

  装酸性液体更“毒”

  一次性餐饮具中残留的甲醛在什么情况下更容易溶出?黄志勇说,一般用一次性餐饮具装固态食物,比装液态食物安全一些,因为液态食物与餐饮具的接触面更大。

  黄志勇介绍,实验中他们曾用装了25℃水、95℃水和60℃4%乙酸三种溶液的一次性餐饮具进行浸泡试验,结果显示,三种溶液对甲醛的溶出能力依次为60℃4%乙酸>95℃水>25℃水。

  实验还发现,曝晒或加热的一次性餐饮具其甲醛溶出量高于恒温静置的。另外,外壁印有图案的餐饮,比没有印图案的餐饮甲醛溶出量高,其原因可能是印刷的油墨含甲醛。

  黄志勇提醒,在使用一次性餐饮具时,长时间盛装液体,尤其是酸性液体,或者用微波加热、太阳曝晒都可能导致餐具里更多残留甲醛溶出。所以,快餐盒里最好别装醋等酸性液体,更不能用微波炉加热。

已有0条评论,共有0人参与
最新评论
  • 暂时还没有评论...
1.238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