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新闻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埠外新闻 >> 查看内容

卒中取代肿瘤成首位杀手

2011-10-31 09:26:06海峡名医网admin查看次数:1071

    ■昨日是世界卒中日,据统计,全世界每6秒钟就有1人死于卒中

    ■专家提醒:控制好血压是预防重中之重

    【核心提示】

    10月29日是世界卒中日。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每6个人中就有1人可能罹患卒中;每6秒钟就有1人死于卒中;每6秒钟就有1人因为卒中而永久致残……在中国,脑卒中的患病率和发病率更为严峻,死亡率高于欧美国家4—5倍,是日本的3.5倍。卒中已成为取代肿瘤的居民首位死亡原因,卒中的防治已经刻不容缓。

    10月28日下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神经内科主任医师童绥君教授应邀到本报执掌“名医热线”,耐心地为众多读者解答了有关卒中的防治问题。

    【专家名片】

    >>童绥君

    教授,医学博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厦门市首批医学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厦门市重点引进人才。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委员、福建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厦门市医学会神经精神科主任委员。对神经内科常见病、疑难病、急重症的诊疗均有较高造诣,尤其擅长神经电生理、神经影像临床应用。

    【特别提醒】

    出现这些症状快就医

    虽然脑卒中的发病很突然,但如果仔细观察,其实也可以发现发病的危险信号。如果突然出现下列情况,即便症状很快消失,市民也应及时就医:肢体麻木或者乏力(特别是出现在身体的一侧);言语不清或者言语理解困难;单眼或者双眼视物困难,或者视物重影;行走困难或者平衡失调;眩晕;无原因剧烈头痛。

    卒中并非老年人专利
    中青年也要提高警惕

   谢女士:我爱人42岁,生意人,平时喝酒吸烟应酬多。最近,他经常说头痛,有时还会眩晕。体检发现有高血压(150/95),血脂也偏高。请问,他现在该怎样治疗?该预防哪些疾病?

   童医生:你爱人现在的首要任务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降压药控制好血压。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但其危害是巨大的。卒中的主要病因就是高血压病,据统计,50%-60%的脑卒中与高血压有关。

   好多人都以为脑卒中是“老年病”,其实这是一个误区。脑卒中也就是老百姓常说的脑中风(脑梗塞、脑出血),虽然它的好发人群是60岁以上人士,不过伴随着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等等的改变,现在该病的发病情况呈明显的年轻化。此外,因为压力过大、运动量过少等原因,脑力劳动者罹患脑卒中的几率也是明显高于体力劳动者。所以中青年高血压患者及脑力劳动者都要提高警惕,积极预防。

   需要提醒的是,你爱人在治疗高血压时一定要注意三点:1.积极降压;2.降压要达标;3.平稳降压。此外,建议你爱人同时治疗高血脂,低盐、低脂饮食,一定要禁烟酒,避免情绪激动,否则降压效果不好。

   溶栓治疗别错过“时间窗”
   早发现快入院非常关键

   王女士:我父亲66岁,平时身体一直不错,但从前年开始,每年都会犯几次眩晕,医生说他是颈椎病引起的,问题不大。没想到,前两天他突然晕倒,右侧手脚麻木不听使唤,做了脑部核磁共振检查,医生说是中风了。请问,我父亲能做溶栓治疗吗?

   童医生:你现在问这个问题,显然已经太迟了。中风(脑卒中)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以及高致残率的特点。对付中风引起的后遗症,超早期实施溶栓治疗的效果最好,如果联合早期康复治疗,可以避免缺血的脑组织坏死,减轻神经元损伤。溶栓治疗24小时内可以看到神经功能的显著改善,效果好的甚至能达到不留下任何后遗症。

   但溶栓治疗有一个“时间窗”,必须是在患者发病后的4.5小时以内用上药,而且这其中要留一个小时的时间做各种检查和准备。也就是说,患者必须在发病后3.5小时内送到医院。如果错过了这个时间,患者就很难通过溶栓进行治疗。对于中风患者来说,时间就是大脑、时间就是生命,早几小时病人很可能会重新站起、重返社会,但如果晚几小时,也可能会造成终身瘫痪,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所以早发现快入院非常关键。

   卒中缘于六大危险因素
   健康生活方式是“护身符”

   魏先生:我有个亲戚年龄还不到50岁,是搞文字工作的,平时看起来身体很好,但不久前突然就中风了,现在他不能行走,语言混乱,看了真让人心酸。请问,哪些因素易导致中风?该怎样预防?

   童医生:卒中主要缘于六大危险因素:1.高血压;2.高血脂;3.糖尿病;4.体力活动减少;5.吸烟;6.易感体质(基因遗传)。其中高血压是罪魁祸首!是卒中预防的重中之重。

   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和复发率高等“四高”特点。预防脑卒中的发病,最根本的一点是要树立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吸烟、过量饮酒、摄入过多的热能和身体活动不足而造成的肥胖等危险因素。

   45岁以上男性、55岁以上女性如果有以上两项危险因素者,应定期到卒中门诊进行健康体检和相关危险因素的筛查,尤其是颈部和脑血管超声波检查,早发现、早治疗。

   卒中5年内复发率40%以上
   二级预防应到位、有效

   张女士:我父亲68岁,前年患了脑血栓,当时病情很严重,经过治疗及康复锻炼,目前已能借助拐杖行走,但右侧肢体还是不好使。听说脑血栓复发率很高,请问,我父亲接下来该怎样预防复发?家人在生活中该怎样照顾?

   童医生:脑血栓预防包括一级预防(对未发生脑血栓疾病的危险人群而言)和二级预防(对脑血栓患者而言)。脑血栓是五年内平均复发率在40%以上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预防十分必要。

   脑血栓的预防应该是从饮食、锻炼、用药、危险因素控制等综合性地进行防治,尤其对已发生的脑血栓患者而言,预防的目的就是改善症状,防止进展及复发。脑血栓的防治应该贯穿在脑血栓急性后期、恢复期、后遗症期的各个阶段,只有坚持二级预防才能够有效针对病因进行治疗,有效降低复发。预防措施可从以下8个方面进行:

   1.长期服用阿司匹林,预防动脉硬化血栓形成;2.定期复查,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控制血压和血脂,使之达到正常水平;3. 控制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宜低糖低热量饮食,适当用降糖药;4.积极运动。脑梗塞患者可根据个人的身体情况进行适当适量的体育锻炼及体力活动;5.控制体重;6.戒烟限酒; 7.合理饮食。吃清淡少盐、少糖膳食,把食盐量降至每天6克左右;8.情绪稳定。

   家人照顾患有心脑血管疾病、需要二级预防的亲人,就应去监督他们这8个方面的预防措施是否到位,监督他们按时有效地服药,有效地锻炼,有效地控制危险因素等。

已有0条评论,共有0人参与
最新评论
  • 暂时还没有评论...
0.831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