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新闻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埠外新闻 >> 查看内容

做好秋季保健工作 谨防糖尿病并发症

2011-08-18 09:52:47海峡名医网admin查看次数:966

   海峡名医网讯  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波动与季节密切相关,随着秋天来临,糖尿病患者的养生之道也应适时做出调整。厦门中医院糖尿病科主任邱英明介绍,秋季包括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六个重要节气,是一年之中气候变化最大的季节,由于气候变化多端,糖尿病变得难以控制,许多并发症容易在这个时候出现或加重。做好秋季保健工作,有利于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少吃姜葱多吃梨

   中医以为,秋季阳消阴长。而糖尿病患者通常是“阴虚为本、燥热为标”的体质,更容易受“秋燥”影响,加重口渴、咽干、心烦等症状。所以,秋季饮食当“益气养阴、生津润燥”,注重清润酸甘、寒凉调配,脏腑调理上多清肺、健脾、补肝。

   邱英明主任说,许多糖尿病患者认为水果含糖量较高,对水果有畏惧心理。水果虽然含有较高糖分,但蛋白质、脂肪含量较少,且富含纤维素、果胶等,有助消化作用。此外,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对人体健康大有益处。不过,水果毕竟含糖量较高,所以“糖友”们在吃水果时还是要讲究一些,最好放在两餐之间或临睡前作为加餐食用,同时还要适当减少主食摄入量,以使摄入的总热量保持平衡。在选择水果时,尽量选择含糖量相对较低的水果,如梨、桃、草莓、樱桃、柚、李子、猕猴桃等,其中,梨最适合秋天食用,可起到生津止渴润肺的功效。不过瓜果多为生冷之品,故年老体弱的糖尿病患者要慎食,以免损及脾阳,引起腹泻。

   秋季饮食主收敛、忌发散,而辛辣香燥的食物如蒜、葱、生姜、八角、茴香等多食易助燥伤阴,加重内热,故应少食。秋季忌食油腻煎炸食物,这类食物食用后难以消化,积于肠胃之内会加重体内积滞之热。秋季应养阴,所谓“虚则补之”,但谨防滥补。糖尿病患者在天气转凉之时可提前进补,但进补要适量、得法。食补以滋阴润燥为主,常用的有乌鸡、甲鱼、银耳、薏仁、大豆、藕、梨等,这些食物与中药配伍,则功效更佳。

   慢跑登高勤沐浴

   秋天适当的运动可使人体上下之气贯通、脏腑功能协调,提高机体抵抗力,有利于稳定血糖。邱英明建议,可以根据个人喜好选择运动项目,如慢跑、气功、打太极拳、散步等。老年患者最好有人陪同,防止突然发生低血糖。秋季也是旅游的好时节,登高眺望,既能锻炼身体,又能开阔心胸。

   糖尿病患者易患皮肤病,保持皮肤清洁的最佳方法是勤洗澡。沐浴时在浴盆里放少量祛痱水或花露水,使浴后皮肤清爽滑润。洗澡时,浴室温度不要太低,浴后忌风吹,饱食后不宜马上沐浴,不频繁使用肥皂,尤其是老年人,因碱性肥皂会使皮肤干燥,皮肤自身保护能力降低,更容易受细菌侵袭。

(厦门日报)

已有0条评论,共有0人参与
最新评论
  • 暂时还没有评论...
1.073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