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确保护面神经让你术后笑脸依然
56岁的叶女士来自同安。去年夏天,她的右脸出现麻木感。近日,她到中山医院神经外科就诊时,被确诊在右耳后枕下部脑深部患有5厘米的巨大听神经瘤。
田新华教授应用显微微创技术,将该听神经瘤全切除,并精确分离和保护了面神经、三叉神经等重要结构。术后叶女士很快清醒,面部麻木消失,表情自如,面神经得到了满意的功能保护。
耳后长瘤 却补血一年
一段时间以来,叶女士的身体变得越来越虚弱,出现右耳听力下降、头晕、行走不稳等症状,甚至连喝水都会被呛。家人以为她是更年期缺血导致的身体虚弱,还为她买来补血的药物。只不过,补血一年都不见好转。这才去医院,确认为耳后长出一个大瘤。
田新华教授说,听神经瘤是颅内神经瘤最多见的一种良性肿瘤。由于位置特殊,它的手术难度也属于神经外科里最难做的手术之一。也正是由于瘤体生长得太大,已压迫脑干、神经、小脑等脑组织结构,导致叶女士面部麻木及走路失衡。
面神经与听神经是紧挨在一起的脑神经,由于早期症状不明显,患者发现听神经瘤时,往往已经超过3厘米。而巨大的听神经肿瘤甚至能把面神经压成一张薄膜,常常导致面神经与肿瘤外膜手术中鉴别困难。过去,医生多是根据影像学显示的瘤体位置形状,术中靠视觉和经验仔细分离神经,保护功能并切除肿瘤,但巨大听神经瘤术后面瘫发生的几率高达60%-70%。倘若手术医生经验稍差些,就有可能导致更高比例的面瘫。而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监护仪的应用,恰好帮医生最大限度上地解决了患者术后功能保留的问题。
精确探测 切除脸部肿瘤
田新华说,这个电生理监测仪,让医生能在手术过程中,不断探测找到面神经。通过微量电流,当电流刺激面神经后,面部肌肉会有轻微的跳动。这样,手术医生就能在准确保护面神经的状态下,全部切除肿瘤,避免面神经损伤致面瘫、眼睑闭合不拢等后遗症。
不单是听神经瘤,这个电生理监测仪还可以让患者在保持清醒状态下的手术中,让医生对患者的语言、视觉、听力等功能进行不断测试,能顺利地在术中对患者实施面神经、迷走神经、听神经以及经过脑干传输的体感通路、运动传导通路等的实时监测,使得主刀医生对手术径路中的各个重要组织做到心中有数,有效地避免重要神经功能的损伤。
神经电生理术中神经监护,是近年来国际上兴起的新技术,国内也多在一些三甲大型医院才可以开展。中山医院术中电生理监测技术的广泛应用,标志着中山医院神经外科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跨入国内先进行列。田新华说,随着电生理术中监护技术的日益成熟,其还能广泛应用于神经外科及其他可能涉及神经损害的外科手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