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边烧烤卫生问题堪忧 城管队员一想起就作呕
病死猪肉加工成的肉串,捡回重复使用的竹签,藏在垃圾桶里的食材......
入夏以来,路边烧烤摊增多。连续多天以来,思明城管联合工商、卫生、公安等部门,对路边烧烤进行了联合整治。执法过程中发现问题一大串:除了油烟、噪音扰民问题,还有用病死猪肉加工肉串,变质肉串继续销售,竹签重复使用等等。
文/记者 郑超
通讯员 黄谦 齐玉兰
图/张淇辉
【现象】
边角肉、病死肉加工成肉串,变质后继续卖
吃过路边烧烤的市民,应该都有这样的感觉:和正规烧烤店相比,路边烧烤的牛羊肉缺少牛羊肉的味道。思明城管执法人员说,根据他们所掌握到的情况,摊贩们为了让利益最大化,往往购买边角肉、病死肉,再加工成肉串。
更可怕的是,夏天天气炎热,裸露在外的肉串容易腐烂,摊贩们为了节约成本,将卖不出去的肉串带回冷冻,隔天继续卖。变质的肉串,在烧烤时加入各种调味料,市民也就吃不出应有的肉味了。另外,牛羊肉的价格较高,摊贩们还会用猪肉、鸭肉替代,通过香精腌制,市民就更加分辨不出了。
烧烤原材料藏进垃圾桶、绿化带
甚至埋在沙堆里
思明城管筼筜中队的执法人员说,在整治路边烧烤时,经常看到摊贩们把烧烤的原材料藏匿在垃圾桶边上或绿化带里,而摊点处摆放出来的原材料不多。这样做,是为了遇到查处时减少损失。顾客点了烧烤后,他们才到藏匿处去取。担心被执法人员搜出来,藏的地方都非常隐蔽,根本就不顾及食品的卫生。
思明城管机动一中队的执法人员说,一次在整治环岛路的路边烧烤时,甚至发现摊贩用塑料袋包着烧烤原材料,埋在沙堆里。
竹签重复使用,还没烧烤已经焦黑
思明城管筼筜中队执法人员还发现,一些还没有烧烤的肉串,竹签已经焦黑,这些都是重复使用的竹签。顾客丢弃的竹签,摊贩们在收摊时,捡回继续使用。路边烧烤都是夜间才出来摆放,顾客不仔细看,很难发现这一点。等烧烤送上来,顾客会认为竹签是刚烤焦的。还有摊贩将回收的竹签用药水漂白,厦门曾经发生过这样的案例。
没有摊贩会办健康证
路边烧烤,从进货、加工到销售,都脱离了相关部门的监管。他们长期和执法部门“打游击”,没有任何证照。执法人员说,经营烧烤的摊贩,没有人会去办理健康证。如果他们有传染疾病的话,在串肉、烧烤时,都有可能将疾病传染给顾客。路边烧烤流动性强,一旦顾客吃出了问题,很难找他们索赔。这也是摊贩们不顾食品安全的最重要原因。
【根源】
利润大、违法成本低
是存在的根本原因
思明城管筼筜中队的执法人员说,路边烧烤摊贩,通常备有两三套烧烤用具。遇到巡查、联合整治时,即使被暂扣一套,他们马上就会拿出备用的另一套,继续经营。一些生意好的路段,摊贩们会抱团经营,雇请残疾人员,充当与执法人员对抗的角色。一遇查处,残疾人员立即倒地,大喊:“城管打人了!”以此吸引众多围观群众,消耗执法力量。
摊贩流动性强,经常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他们会摸清执法人员的行动规律,有针对性地安排经营的时间。利润大、违法成本低,是路边烧烤存在的根本原因。一套烧烤用具,只要五六十元,而一个晚上的营业收入就有两三百元。摊贩们即使被暂扣了烧烤用具,还能够获利。
【整治】
加强巡查杀回马枪
最原始的方法也最有效
如何根治路边烧烤?执法人员说,最有效也是最原始的方法,就是加强巡查,杀回马枪,打乱摊贩的经营。连日来,思明城管加大对路边烧烤的整治力度。昨天晚上,记者跟随筼筜中队执法人员巡查,只在仙岳路交通银行门口,发现了一处路边烧烤摊。执法人员说,下一阶段会继续加强巡查整治力度,巩固整治成果,防止烧烤摊回流,并会继续对各区域夜间烧烤占道进行跟踪、统计,制定相应的整治计划。
5月11日,思明城管成立首支“数字城管”队伍,120名志愿者通过城管通,及时发现城市管理问题,反映给执法人员,弥补了执法力量的不足。市民一旦发现路边烧烤,欢迎拨打12319或者110进行举报。“我们看多了,想起路边烧烤,就会作呕。自己是不敢去吃,也劝导身边的朋友不要去吃。”执法人员说,他们在巡查、联合整治时,也会对顾客进行劝导。如果人人都能从自身的健康安全出发,路边烧烤没有了市场也就会自然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