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新闻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厦门新闻 >> 查看内容

七旬老人6年花近11万元买“保健品”

2011-04-26 09:43:28海峡名医网admin查看次数:1034

    导报讯 (记者 林芃 实习生 林宏达) “为了鼓吹疗效,促进保健品的销售,一些保健品讲座的组织者,多往保健品赠品中添加‘特殊成分’!”近日,一位“深受良心谴责”的销售人员向本报自曝内幕。(详见本报4月15日《“赠品中添加了特殊成分”》)

    揭秘保健品背后黑幕的报道一出,引起众多读者的反响。湖里的陈先生说,其母亲从2005年起就开始购买保健品,6年来花费约11万元,健康状况却未见好转。“我拿报纸给我妈做了几天的思想工作,她终于被说服了,感谢导报啊!”陈先生说。

    一次药能吃个小饱

    陈先生说,76岁的吴阿婆患有高血压,6年前开始参加“健康知识讲座”,并隔三岔五地领回一些赠品。“没想到,这些蝇头小利却是商家获利的敲门砖!”陈先生说,随后,上千元的“净水器”和上万元的“保健床”等产品不断被吴阿婆买回家。“短时间内,一向节俭的母亲花起钱来就像变了个人,我怀疑她被‘讲座’‘洗脑’了。”陈先生说,他曾试图说服母亲,可吴阿婆不仅不听劝告,还生气地反驳儿子。

    “他经常为买保健品的事劝我,我们为此吵了不少架。”吴阿婆说,家里的保健品越堆越多,她曾一天同吃3家公司的8种保健品。“每次吃药得吃一大把,能把人吃个小饱。”记者在吴阿婆房间的柜子上看到,螺旋藻、碳酸氢钠、益生菌片,及各种各样的保健茶几乎将柜子摆满,售价最低者都在三四百元以上。“我曾问促销者,为什么吃这么多药却难见效果。”吴阿婆说,对方解释说保健品不同于药品,前者见效慢。

    6年花了十几万元

    “6年来,我在保健品上花了近11万元。”吴阿婆说。经聊天,推销员得知她每月有近2000元的退休金。如果吴阿婆手头紧,推销员就会先帮她垫付费用,等她领到退休金后再付款。

    “一到发退休金时,推销员就上门来收钱,每月近2000元的退休金,全用在保健品上还不够。”吴阿婆说,然而产品却未见明显效果。其间,她还因血压升高而3次入院。

    “本来我不阻止母亲买保健品,心想只要她高兴就好。但见产品如此高价,却一点效果都没有,我实在忍不下去了。”陈先生说,导报揭秘保健品背后黑幕的报道一出,他便“趁热打铁”拿着报纸给母亲做思想工作,终于让吴阿婆认识到此类“讲座”的本质,答应不再参加“讲座”。

    陈先生呼吁相关部门加大对“健康讲座”的监管力度,维护老年人的权益。

已有0条评论,共有0人参与
最新评论
  • 暂时还没有评论...
0.972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