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鼻蚌很“歹毒” 仁桃酥很“不仁”
目前无解药的带毒象鼻蚌、菌落总数超标10倍的葡萄酒、可致痴呆的铝超标仁桃酥、“三无”尿布、“掉渣”的劣质餐盒……这些东西,是不是听着都挺吓人的?
其实厦门市民不用担心,这些“吓人”的产品已经全部被厦门检验检疫局挡在了门外,有惊无险。
昨日,厦门检验检疫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2010年查处的十大维权案件。
带毒象鼻蚌 可致人死亡
去年3月,5箱、250只来自新西兰的带毒象鼻蚌,在指定场所进行销毁处理。
这批象鼻蚌体长14cm、重100公斤,系海捕野生品。这批“毒物”在空运入境当天就完成样品抽取,并移至指定场所暂养。抽检结果表明,这批象鼻蚌含有腹泻性贝类毒素。
可别小看了这毒素,含有腹泻性贝类毒素的象鼻蚌如果不慎被人食用,将引起人体中毒,严重时可导致死亡。该毒素潜伏期从30分钟至两三个小时不等,中毒后症状持续2-3天。目前,对中毒病人尚无特效解毒药物。
葡萄酒带菌 竟超标10倍
去年8月,24吨西班牙进口的散装白葡萄酒,经送样检测显示,菌落总数超过标准10倍。
葡萄酒菌落总数超标10倍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卫生状况不好,食品卫生质量差,如被投放市场,将直接导致消费者健康受损。这是近两年来,厦门口岸进口散装葡萄酒连续两次被检出不合格。
厦门局对这批葡萄酒进行无害化销毁,并出具卫生证书,供进口商向国外供货商索赔。该批货物为浙江一家企业进口,货值约1.1万美元。
仁桃酥铝超标 长期食用致痴呆
去年10月21日,厦门口岸进口一批台湾仁桃酥,共计100箱、750千克。
经过抽检,发现产品中污染物——— 铝的含量高达262mg/kg,远远超出我国有关食品中污染物限量要求(100mg/kg)的国家标准。据了解,长期食用铝含量过高的食品,会引起神经系统病变,严重者可能痴呆,还会发生骨软化症等。
厦门检验检疫部门立即对该批货物进行封存,并对不合格的食品依法做出退运处理。
劣质餐盒“掉渣” 阻碍青少年发育
去年7月5日,厦检局在海天码头对来自台湾地区的聚丙烯制塑料餐盒进行检验,并从中随机抽取1个品种、共40件进行检测。经检测,脱色试验、蒸发残渣两项检测结果不符合要求。
专家表示,有机颜料、蒸发残渣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尤其会对处于成长期的儿童和青少年的身体和智力发育,产生阻碍减缓甚至不可逆转的毒副作用。
这批货物最后被销毁。
涂料含铬超标 疑有致癌作用
去年4月和6月,厦门局检验检疫人员分别对两批自新加坡进口,拟用于食品炊具的聚四氟乙烯涂料进行抽检。
其中,申报重量75公斤、货值1260美元的涂料可溶性铬检测结果达172mg/kg,超出国家标准2.87倍;另一批申报重量达150公斤的检测结果超标2.9倍。
聚四氟乙烯涂料俗称“特氟龙”,广泛用于不粘炊具,与食品密切接触。三价铬、六价铬被怀疑有致癌作用。
厦门局及时出具检验证书和退货处理通知书,责令进口企业及时通报国外供应商,并做退运处理。
500注射器 证书被伪造
去年4月,厦门A公司申报自以色列进口一批500个“指环注射器”。货主提供了一份《医疗器械注册证》,注册证上的商品名称为指环注射器。
检验检疫人员登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对 《医疗器械注册证》进行网上核查,结果发现,该注册证号对应的实际产品名称是伤口引流装置,货主提供的证书是伪造的。
检验检疫部门依法实施行政处罚,并责令货物退运出境。
“三无”尿布会让婴儿感染
去年12月3日,厦门检验检疫局在对一批396袋、4100千克的韩国进口纸尿布进行检验时,发现无产品标识、无密封内包装、无生产日期,属典型的“三无”产品。
据介绍,使用不合格的纸尿布,会诱发多种疾病,特别是婴儿的皮肤毛细血管表浅,免疫力低下,而不合格纸尿布的细菌数量较高,使用后会导致合并感染、红臀等疾病。
12月15日,这批纸尿布被监督销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