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世纪的“家规” 潘明继第53次春节义诊
▲正月初二,潘明继和女儿潘云苓在老家为病人义诊。
这是一个令人欣喜的变化:山村的人们打破了多年来的春节禁忌,纷纷找回乡义诊的名医潘明继看病。
今年80岁的潘明继教授是福建省福州市第一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首批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英国皇家医学会会员。每年正月初二,他都要携带家眷回老家南安市乐峰镇湖内村义诊,至今53年了。
地处闽南山区的湖内村仍然春寒料峭,而在村里的由潘明继捐建的明英苑内却温暖如春。来自福州、泉州、香港、成都等地的潘家20名医务工作者,组成了一支别具特色的“潘家军”,一字摆开诊桌开始看病,由于闻讯赶来的村民挤满了房间,他们索性连走廊都当成了“诊室”。
潘明继回忆说:“1958年春节,我同施增英结婚第二天回南安老家探亲,当时行李还没放下,喜糖还未分发,乡亲们已把病人抬来了,我和妻子随即投入紧张义诊,三天期间看了300多人。”
看到农村地处偏僻、缺医少药,他和妻子商定,坚持每年春节回乡义诊。这成为潘家53年来雷打不动的家规。从一开始仅夫妻俩,到其家族后辈的18位医生加入这支义诊队伍,其中还有5位主任医师、教授,以致于方圆几十里的老百姓,都在春节期间慕名前来寻医求诊,成为当地的一大新风佳俗。
“不要吃辛、辣等有刺激性的东西,要注意按时服药、多吃蔬菜啊。”就像相交多年的老朋友一样,潘明继对前来就诊的邻村村民潘某说。原来今年77岁的潘某,11年前被查出食管癌。正当他不知所措之际,恰逢潘明继一家回乡义诊,经放射治疗,配合服用潘明继自己研制的抗癌药物,有效地延长了寿命。
村民林某一家五口人这次一齐前来就诊。他向记者透露:“潘医生有个‘绝活’,人称‘一摸准’,不经化验和仪器检查,从头摸(检查)到脚,是何癌症、肿块大小八九不离十,为病人省去不少检查费用。”
在从医56年、义诊53年中,潘明继建立了各种疑难杂症共3万多例的家庭病历档案。病人只要说出自己的档案号码,他就可同对方沟通,指导治疗方案及具体措施。他在世界首创了“扶正培本”抗癌理论赢得了广泛认同,自主研制了第一个中西医结合抗癌专利新药志苓胶囊,并于2005年获国家颁发新药证书,还获得了2010年度福建省科技进步奖。
记者与潘明继交流中发现,年已80的他不仅中气十足,一连几小时工作也不露疲态。而事实上他本人就是用精神武装抵抗癌症理论的积极倡导者和践行者——1995年他就患上大肠癌,2000年患上肺癌,还得过肝硬化、冠心病、冠脉阻塞等多种重病……现在,他仍然精神焕发,一周工作七天,每天仅睡4小时。门诊、住院部、研究所、家四点一线奔走,原先家住8楼一天上下好几趟。
“不管大病、小病甚至没病的,大家都盼着潘医生能把一把脉、听一听心肺、按一按腹部,来不及体检的,只要问上一两句,开一张处方,也心满意足。”邻村村民黄某说。
“病人就是我的亲人,他的生命就是我的生命。”这位耄耋老者自许,“我的精神年龄如日中天,还能奉献很长时间。”仅今年正月初二这天,“潘家军”诊断过的病人有300多人次,而潘明继一个人看过的病人就有近百名。
他的侄孙、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五年级学生潘宏达今年第一次参加义诊。小潘说:“我从叔公身上,学到了医务工作者的奉献精神。”
潘家义诊的传统和精神,在延长、继续、不断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