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机构 群聚集美
【核心提示】
▲市环境监测技术大楼(效果图)
▲环境优美的杏林湾。
在集美新城今日开工的16个项目,位于中洲路以西、海翔大道以北的市环境监测技术大楼项目引起普遍关注。该项目位于集美新城文教片区内,实际上由4栋建筑组成,主楼为市环境监测技术大楼,“身高”最高、达近百米。项目建成后,市环保局下设的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市环境监察支队、市环境保护科研所、市环境信息中心、大屿岛白鹭自然保护区管理处等5个环保单位将同时搬进这栋大楼办公。此外,集美环保分局、集美规划分局、集美国土房产分局及集美水利局河道管理站将搬进毗邻的技术服务大楼,共同为周边及全市的环境服务。不久的将来,这里将成为集环境信息处理、科研、监测、监察为一体的、辐射全市的环保中心。
【项目名片】
市环境监测技术大楼建筑群
选址于集美新城中洲路以西、海翔大道。项目总用地面积4.7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2.34万平方米,分为厦门市环境监测技术大楼,集美环保分局、规划分局、国土房产分局技术服务大楼,广电新城三个项目,建筑群由4栋大楼所构成:
1.厦门市环境监测技术大楼主楼,建筑面积约4.7万平方米,建筑层数23层,高度约99.75米。入驻单位5个,分别是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环境监察支队、环境保护科研所、环境宣传教育中心、大屿岛白鹭自然保护区管理处。新建的环境监测技术大楼将使厦门市环保系统的能力建设实现大幅提升,提供建成一流的环境监测科研实验室和一流的环境监理和技术支持的平台。
2.集美区环保分局、规划分局、国土房产分局技术服务大楼(含河道管理站房):建筑面积约1.86万平方米,建筑层数12层,高度约49.65米。入驻单位4个,分别是:集美环保分局、集美规划分局、集美国土房产分局及集美水利局河道管理站。技术服务大楼设有统一的服务大厅,将为集美区的项目建设提供便捷的服务。
3.广电新城:建筑面积约2.5万平方米,建筑层数11层,高度约49.65米。广电新城将作为因特网数据业务中心和广播电视网络产品的研发基地。
4.会议中心和餐饮中心:建筑面积约6000平方米,建筑层数4层,高度约20.85米;主要功能为公共食堂约3000平方米,环保学术报告厅和环保展厅约3000平方米。
【入驻机构简介】
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市环境监测中心站主要职能是对全市水、废水、降水、海水、空气、废气、土壤、沉积物、生物群、固体废物、机动车尾气、声学及振动、燃料、光学与辐射等环境要素进行监测,定期向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呈报监测结果;开展污染源监督性监测,为污染物总量减排和环境执法提供了科学的法律依据。“十一五”期间,初步建立饮用水、空气质量、海水、噪声、机动车排气、核与辐射安全预警监测体系、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环境质量监测网络日渐完善,污染减排监测体系初步完善,应急监测管理机制不断健全,监测技术交流与合作紧密开展,1999年以来一直参加《东北亚空气污染远距离传输》项目,近年来与金门地区的环境监测技术交流活动频繁。
市环境监察支队
市环境监察支队对厦门市辖区内单位和个人履行环保法律、法规,执行环境保护各项政策、标准的情况进行现场监督、检查、处理,依法履行现场环境执法、排污费征收和环境信访等工作职责。监察支队对各类污染源及其污染防治设施、建设项目、限期治理项目、生态项目、综合治理工程、烟尘控制区、噪声达标区等进行现场监督检查。支队于2000年设立了环保110联动专线,并于2001年率先在全国环保系统设立12369环保举报投诉热线,每天24小时全天候受理群众投诉,有力保证了市民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市环境保护科研所
市环境保护科研所成立于1978年,是我国最早一批设立的环保科研单位,也是目前我市惟一的市级环境保护专业性研究、咨询、设计及环保工程施工、污染治理设施运营机构,具有原国家环保总局批准的环境影响评价甲级资质。拥有一支专业齐全、具有较强综合科研能力和开发实力的技术队伍。经30多年发展,成为集环境科学研究、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工程设计、环境区域规划、生态保护建设规划、清洁生产审核等综合性研究开发服务单位。厦门市环境保护科研所在环境科技领域开展多学科研究,致力于厦门市、福建省的综合性、战略性环境问题研究,并积极从事环境管理和污染防治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先后承担了建设项目及有关规划、区域开发以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3000余项,开展环保科研50余项,在国内外公开出版的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
市环境宣传教育中心
市环境宣传教育中心负责全市环境保护宣传和教育的规划和实施,协调组织各有关部门及社会团体开展各种环境宣传活动,组织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污染防治技术、中小学及企业的环境知识培训教育,组织公众开展环境公益活动,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环境教育体系具有厦门特色,已经逐步建成以各级教育部门和环保部门共同参与的学校环境教育体制,将环境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目前,厦门市共拥有2所国家级“绿色学校”、15所省级“绿色学校”、123所市级“绿色学校”。环境宣传机制注重公众参与,环境交流合作遍及两岸三地,从2009年开始,组织了海峡两岸环境教育参访活动暨厦门市绿色学校校长及骨干教师培训。举办了厦门、金门、澎湖、马祖四地环境教育论坛,也为两岸的生态文明建设起了良好的桥梁作用。
大屿岛白鹭自然保护区管理处
大屿岛白鹭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主要职能是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自然保护区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按照自然保护区规划实施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各项管理制度,积极开展自然保护区内物种多样性和生态多样性的保护工作等。2000年大屿岛白鹭自然保护区与中华白海豚保护区、文昌鱼海洋自然保护区共同申报了“厦门珍稀海洋物种国家级保护区”并获得了通过。大屿岛白鹭自然保护区也成为我国惟一的以鹭科鸟类为主要保护对象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经过多年的科学管理,保护区的鹭科鸟类数量基本保持了稳定,每年两岛的鹭科鸟类繁育数量在1万只左右,占厦门繁育数量的40%,对厦门的鹭科鸟类数量起到了很大的稳定作用。保护区在鼓浪屿专门设立了“厦门白鹭环境教育基地”,对鹭科鸟类和生态保护的相关知识进行宣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