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将5年构筑“15分钟社区卫生服务圈”
福州新闻网讯 今年58岁的林阿姨着实时髦了一回,在女儿的帮助下,她在家中上网预约到了省人民医院知名中医的专家号。届时,她只要掐着时间去医院看病就行了。“这种知名专家的号可难挂了,以前早上7点到医院还不一定能排上,看病还要等上大半天,现在看病真是方便多了!”林阿姨感慨道。
在很多市民的印象中,上医院看病就是不断地排队、等待,而真正看病的时间却没多久。现在,市民只需在家通过网络或电话预约,或到医院自助刷卡预约,就能轻松挂上号。此外,社区和大医院的双向转诊制度,可以让市民实现“大病进医院”“康复在社区”的贴心诊疗流程。
看病便捷,只是“十一五”以来福州市卫生事业大跨越的一个缩影。5年来,福州市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卫生服务能力等都得到了全面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覆盖率城区所有街道,公共卫生服务覆盖率达100%,居民步行15分钟内就能享受到贴心细致的社区卫生服务。
此外,药品“零差率”的推广让老百姓在社区就能买到质优价廉的基本药品,新农合的报销比例让农民敢去看病、看得起病。
社区和大医院,转诊“零缝隙”
“像我这种心脏病,往年想住院都要等上几天,现在从社区转诊,当天就能住院。”鼓楼区水部街道的李依伯说,他患心脏病十几年了,每年一到秋冬季节就容易发病,严重时还得住院。由于住院总赶上慢性病高发期,没有床位是常有的事。
李依伯说,这个月他的老毛病又犯了,于是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挂瓶,该中心医务人员发现他的肺部出现了感染迹象,于是赶紧与领办的市一医院联系转诊。医院马上开启“绿色通道”,并安排主任医师对其进行诊疗。10多天后,李依伯的病情好转。出院后,他把医院开的药都拿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我每天就来这里打针,家门口的医院,方便又放心。”
目前,我市实行双向转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达5家。市一医院、福州儿童医院、福州市中医院和市六医院等4家市属医院通过领办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形成了4个较为紧密的医疗联合体,实行双向转诊、无缝隙转诊。
截至目前,全市共有17家省市公立医院与城区2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订了对口支援合同。大医院的专家还会定期到社区坐诊,收费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标准。
门诊人均药费,半年下降34.8%
曾经一提到“看病贵”,很多老百姓便对高昂的医药费摇头兴叹。现在,随着药品“零差率”的逐渐推广,质优价廉的基本药物越来越受到普通市民的欢迎。
家住台江区瀛东社区的王永康身患糖尿病很多年了。今年,随着药品“零差率”的实行,他明显感觉到药品价格降低。“比如说达美康缓释片,以前是61块左右,现在是55块,便宜了6块钱,我每个月大概要吃三盒,这一项就便宜了20块。”他说,20元钱看起来不多,可这对长期服药,尤其是同时服用多种药的老病号来说,确实节约了不少钱。
所谓药品“零差率”销售,就是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通过集中采购降低药品价格的基础上,取消了药品加成,实行零差率销售,从而再次减轻群众的医药费用负担。
今年上半年,福州市鼓楼区、台江区、罗源县的24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配备基本药物制度的基础上,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试点后,门诊人次明显增加,门诊和住院次均费用明显下降,门诊人均药费下降了34.8%。
本月起,福州市药品零差率销售试点工作在晋安、仓山、马尾、福清、长乐、连江和闽侯等7个县(市)区全面铺开。全市新增1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2家乡镇卫生院为药品零差率销售试点单位,全市药品零差率销售范围可达70.8%。今年年底前将共有3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启动零差率销售。
医阮走廊病床,已悄然消失
住院没有病床,只能挤在走廊上,这在以前是十分常见的现象。过去的5年,是福州市医院大建设的5年。随着一个个项目的完工,医院病床不断增多,走廊病床已渐渐退出人们的视线,住院难问题正在逐步缓解。
“十一五”期间,市传染病医院艾滋病治疗中心、市二医院急救中心大楼、市神经精神病防治院病房楼等一批大楼拔地而起。在此期间,全市新增医务用房建筑面积20.73万平方米,比“十五”期间增加7.2万平方米,增长了53%。
2005年至2009年底,我市卫生基本建设共投入5.84亿元,比“十五”期间增加2.1亿元,增长56%。目前,我市拥有三级综合医院1所,三级中西医结合医院1所,三级中医院1所,三级甲等传染病医院2所,二级综合医院22所。
截至2009年底,全市拥有各级各类卫生机构1898个,医院、卫生院床位数达21746张,比2005年增加了4285张。千人均医院、卫生院床位数3.17张,比2005年增加了0.55张,增幅为20.99%,病床床位数的大幅增加大大缓解了群众住院难的问题,走廊病床正在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有了新农合,农民生病不再扛
“过去看病,多少都得自己掏,现在我们也可以和城里人一样享受报销,生病再也不用扛着了。”上个月,农民小柯一边忙着办理出院手续,一边乐呵呵地报销新农合补偿医药费。
小柯是永泰县梧桐镇人,一向身强体壮,最近却突患胃出血住进医院,一下子花去了2万多元的医药费。好在之前参加了新农合,报销后他一共领到医疗补偿金7000多元,大大减轻了因病带来的家庭负担。
“看病难”“看病贵”曾是许多农民的一大“心腹之患”。“救护车一响,一头猪白养”是当时的真实写照,不少农民只能“小病靠拖,大病靠扛”。然而,“十一五”以来,随着新农合的全面推开,农民参合率的提高,这一状况已得到彻底改变。
现在,像小柯一样享受新农合的农民在福州市已实现了基本覆盖。据福州市卫生局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市含农业人口的11个县区全部建立了新农合制度,提前一年完成省里确定的“实现新农合制度全面覆盖”的目标。2010年全市参合人数达343万人,参合率达97%以上。人均筹资水平达150元,住院补偿比例乡级达到80%,县级60%,县级以上(含县外)达32%以上,农民看病有了保障。
“十一五”以来,我市免疫规划和重大传染疾病防治工作得到落实。至2009年,连续4年无霍乱病例报告、人禽流感零病例,连续5年无登革热本土病例报告。全市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以乡为单位覆盖率达100%,新涂阳肺结核病人发现率达70%、治愈率达85%以上。“十一五”期间,我市还建立了第三方调解机制和“五位一体”的医疗纠纷调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