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的患者拒绝当造口人
医院推出造口访问者服务,帮助造口人恢复生活信心
昨日,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举办海峡两岸造口、慢性伤口、失禁护理学习班,共200余名省内外相关造口护理专业护士参与培训。广州中山大学肿瘤医院造口治疗师郑美春在培训中特别提出,临床患者中有10%的人拒绝接受手术,在家等死。针对大部分造口人的自卑心理,广州中山大学肿瘤医院在1999年开始推出造口访问者服务。
据介绍,厦门造口率为十万分之二十,造口在低位直肠癌和膀胱癌的病人中最常见,还有泌尿外科的病人,因患结石、肿瘤、尿道狭窄等原因引发泌尿系统梗阻。它们通过手术无法解决,必须在腹部重新造口排泄。然而,由于造口部位是用肠子或身体其他组织造成的,非常娇嫩;再加上粪便排出时对皮肤的刺激,造口周围的皮肤容易出现湿疹、皮炎、溃疡等并发症,要经常用温水清洗;但人造肛袋容易溢出臭气和粪便等,使病人不敢接触他人、不敢远行、不敢参加运动和必要的社交活动,甚至失去生存信心。
郑美春解释,造口访问者其实本身也是造口人,是从造口人中挑出心态好,康复过程好的人,直接与即将或刚接受完造瘘手术的患者交流。她说,这样的效果往往比医务人员直接与患者交流更成功,“造口访问者的现身说法,会让病人从内心接受术后的新生活方式,相信造口后的生活也可以活得轻松舒服。”事实上,不少拥有积极心态的造口人术后照样游泳、爬山。
至今,中山大学肿瘤医院已经有17名造口访问者。郑美春对他们全年的工作进行系统安排,每人每月两次与病人交流。为了避免造口访问者推销厂家商品,医院还制定专门的制度,并对造口访问者与病人间的交流进行抽查,或是听取交流内容,并且全程都由两名造口访问者共同参与交流。
目前,国内还有北京、浙江等地的大医院推出造口访问者服务。
据悉,中山医院每年定期举办两期“造口人”联谊会,为造口人与医护工作者互相交流搭建一个护理知识沟通的平台,内容包括造口护理知识讲座、咨询义诊、造口人士经验交流等。
链接
厦门仅有两名造口治疗师
目前,全中国仅297名获得执业资格认证的造口治疗师。按照科学配比,大型综合医院应至少应拥有2名造口治疗师,专科医院应拥有1.5名造口治疗师,500张病床应拥有一名造口治疗师。全国的造口师缺口仍然很大。厦门目前仅有两名造口治疗师,分别在第一医院与中山医院开设造口门诊,远无法满足患者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