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心仁术济苍生——关天俊主任
白鹭洲旁,筼筜湖畔,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正以腾飞之势迎接每一个黎明和朝阳。在这片生机勃发的土地上,白衣战士们秉承中山先生“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勇于创新,努力进取,以救治天下苍生为己任,谱写出一曲曲动人的生命乐章。而肾内科主任关天俊,就是他们中间的一位佼佼者。
关天俊2007年担任中山医院肾内科主任,短短3年时间即取得骄人的成绩:病区扩大1倍,血透机增加1倍,住院病人增加1.7倍,6万人次的年门诊量居厦门各医院肾内科之首,外地患者占到40%,2009年血透1.2万人次,成为闽西南最大的血透中心。
患者们说,关主任对工作的热爱、执著已到了“痴迷”的地步。除了出差,他每天早上总是提前40分钟上班,深入病房挨个探视病人,节假日也不例外。他用精湛的医术挽救了无数濒危病人,而他亲切的笑容,就像春风,抚慰了患者的心灵。其实,外表温和儒雅的他是个爱“挑刺”的刺儿头,对工作要求严格近乎苛刻。“我们必须小心再小心,因为,病人的生命只有一次!”
精益求精,紧跟学科发展步伐。图为关天俊在全国肾脏病会议上作大会发言。
关天俊正在为血透患者做动静脉内瘘术。
精益求精,勇填厦门空白
血透是治疗尿毒症等重症肾病的重要方法。血透治疗时频繁的扎针往往会损坏血管,对血透患者来说,维持通畅的血管通路,就守住了生命线。而血管条件较差的血透病人,中心静脉长期导管置入是维持血管通路的最好选择。但是,该手术难度较大,以前厦门的医院都得请外地专家来操作。4年前,关天俊带领中山医院肾内科团队在厦门率先独立完成该手术,终结了厦门做该手术必须依靠“外援”的历史。
那是2006年的一天,一位年近八旬的老人被送入中山医院肾内科。他患糖尿病多年,并发糖尿病肾病导致尿毒症,急需血透治疗。可是,老人身体十分虚弱,胳膊上的血管软趴趴的,如果长期接受血透治疗,扎针将很困难。关天俊决定为老人实施中心静脉长期导管置入术,也就是在老人颈部大静脉上开个口子,置入一根直径七八毫米粗的导管,以后要血透时,血透机的管道直接连接这个导管就可以了,不用每次扎针穿刺血管。经过深思熟虑和周密部署,手术进行得很顺利。4年来,中山医院肾内科已成功实施该手术70例,数量居厦门各医院之首,许多周边地区的患者也慕名来手术。
关天俊始终坚信,医生须终身学习,紧跟学科发展步伐,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最近,一位肾炎患者来中山医院求治,他全身肿得厉害,必须尽快做肾穿刺明确是哪种肾炎,才好对症下药。但是,该患者的一只肾已经摘除,按照传统教科书上的说法,独肾患者是不能做肾穿刺的。关天俊一向注重医学知识的更新,时刻紧盯学科发展前沿动态。正当大伙儿一筹莫展之际,他搬出自费几千块钱从美国买回来的最新版《肾脏病学》,告诉大家,最新研究表明,独肾患者也可以接受肾穿刺。最终他成功地为该患者穿刺,及时明确了诊断。
尿检是肾内科最常用也是最重要的检查方法之一。多年来,尿检沿袭着传统的方法和指标。关天俊在实践中发现,小小的尿检也隐藏着不少隐患,有些地方甚至不太合理,比如:尿常规检查中尿隐血的假阳性率高达50%,不具体分析就很容易误诊;尿沉渣检查中“细菌”这个指标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反而容易导致医生滥用抗生素。为了精益求精、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他多番和检验科沟通,屡屡“挑刺”,最终,检验科打破传统,去掉尿检中那些无意义的项目,新增了对临床诊疗更有指导意义的项目。
紧急“遥控”指挥灾区救治
关天俊主任大力开展肾病防治科普宣传活动
身为肾内科主任,关天俊以身作则,带出一批精兵强将。去年,厦门医疗队深入四川灾区对口支援,中山医院肾内科的韩蜀莲医生在关主任的指导下成功救治一位被毒蛇咬伤的危重病人,在当地传为佳话。
2009年3月24日,一名彭州小伙上山干活时不小心被毒蛇咬了,神志不清,被送到彭州市人民医院。当时小伙已处于昏迷状态,浑身不停地抽搐,生命体征极不稳定。
抢救毒蛇咬伤的患者,最好的办法就是使用抗蛇毒血清,但要知晓是什么毒蛇咬伤的,从而有针对性地使用。情况紧急,查找抗蛇毒血清已经来不及了。眼看小伙出现中毒性脑病和呼吸功能衰竭,危在旦夕,专家们决定采用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清除毒素挽救其性命。可是,彭州市以前从未开展过CRRT,关键时刻,正在该院参与对口支援的中山医院肾内科韩蜀莲主任医师担负起重任。远在厦门的关天俊闻讯后,立即在电话里详细指导韩医生实施CRRT。经过连续10多个小时的抢救,病人终于转危为安。
成都、彭州的多家媒体对厦门专家的这次救援行动给予大篇幅报道,彭州市人民医院的负责人更是称赞厦门专家把该院的血液透析治疗技术推上了新台阶,为彭州市的急危重病人救治提供了更好的技术支撑平台。
多说一句话,医患好沟通
关天俊攻读硕士和博士期间,曾师从我国著名肾脏病学专家黎磊石院士、刘志红院士和梅长林教授。在医学大家的熏陶影响下,关天俊在汲取丰富知识养分的同时,也领悟到和谐医患关系的真谛。“黎磊石院士就曾教导学生,把病人的病治好了,但让他背了一屁股债,那还不是好医生。梅长林教授看诊时永远面带微笑,病人说,一看到他,病就好了一大半。”关天俊感慨地说,师长们的言传身教,是他一辈子都值得珍惜的财富。
这笔财富的确深刻影响着他的从医生涯。在多年的临床工作中,关天俊时刻关注病人的各种诉求,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用他亲切的笑容、关怀的话语抚慰了一颗颗焦灼不安的心灵。
进入中山医院后,关天俊带领肾内科开展“多说一句话”活动,即“入院时多说一句话,使病人感到温暖;操作前多说一句话,使病人消除顾虑;留标本前多说一句话,使病人能一次完成;出院时多说一句话,使病人顺利办好手续;为安全多说一句话,使病人避免意外受伤;为康复多说一句话,使病人提高自我防护能力。”此举一出,立即受到广大患者的欢迎。2008年,中山医院肾内科的“多说一句话”活动还被列入厦门市卫生系统医德医风建设精品项目。
关天俊非常重视与患者沟通。有些患者想留下医生电话方便咨询,关天俊总是满足他们的要求。有人想不通,“你这样还有自己的隐私吗?”关天俊毫不犹豫地说,“只要能帮病人,我这点隐私算什么!”去年他到美国学习,由于时差的关系,有些病人打进电话正值深夜,他仍坚持接听并耐心地为对方解疑释惑,虽然他刚被电话吵醒,虽然他知道越洋电话多么昂贵。
在美国期间,关天俊深切地感受到,科普教育做得好,民众就很少因医学常识匮乏而导致严重后果。他下定决心:在做好日常诊疗工作的基础上,还要加强科普宣传。回国后,他积极举办“肾友会”,普及肾病防治知识,平时看诊也会提醒肾病患者合理饮食。“有些领域,‘科学’不占领,‘迷信’就会趁虚而入。我们不搞好科普教育,倒了一个‘张悟本’,还会冒出很多‘李悟本’、‘陈悟本’。”
一天一块钱也能治肾病
近年来,患者对医生抱怨较多的问题之一就是乱用药。关天俊要求科室的医生坚持合理诊疗,尽量减轻病人的负担。他经常教导下属医生,“很多病人是卖猪卖牛来看病的,我们要多为他们想想,能口服药治疗的不静脉用药,用3种药能治好的绝不用第4种药。”
在收入院病人的门诊病历上,关天俊经常会亲自写上这样的叮嘱:“门诊做过的检查勿重复”,“要严格控制患者的诊疗费用”……看诊时,病人发现他开的药很便宜,很困惑,他反过来劝病人,“你要相信,一天一块钱,也能治好肾病。”有时候,他甚至不开药,只是在病例上写下一堆健康提醒,他的解释是,“是药三分毒,医生一定要严格掌握用药指征,没有明确诊断前,不能乱用药。”
这些年,“送红包”一直饱受社会各界诟病,它就像毒瘤,吞噬着医患间的真诚和信任。每每病人递上红包,关天俊总是婉言谢绝。有的病人见医生不收红包就心里不踏实,遇到这种情况,关天俊就会交代护士先把“红包”拿去帮病人缴交医药费,病人出院时,再把缴费单据交给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