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物癖”到医院就诊 都是被老婆揪来的
“偷窃女性内衣”、“痴迷医生白大褂”,这样有恋物癖的人往往被称为“流氓”、“变态”、“神经病”等。市仙岳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主任陈进东为“恋物癖”患者正名,他们只是“恋物成瘾”。陈进东说,恋物癖的发病很可能是在童年或成长过程中有过不愉快的经历,或是青春期经历过不健康的性行为,导致恋物癖。而且,性格内向及固执的人更容易患恋物癖。
恋物癖患者通常以恋女性私密物品为主,这类患者仙岳医院每年只接诊三五个,大部分患者都不愿来。来就诊的都是被妻子发现后,揪着丈夫来就诊,还告诉医生:“我的脸都被他丢尽了。”
病例1
恋白大褂,在家扮医生看诊
45岁的王先生家里有很多医务用品,他特别爱恋医生穿的白大褂,甚至常在家要求妻子扮演病人,自己扮医生,模仿看诊的情景。
他小的时候,母亲生了场大病,幸好医生及时抢救才脱离危险。那时,医生用听筒听母亲心跳的镜头,定格在王先生的记忆里,让他觉得医生很有安全感。
初中时,中学校门正对着当地一家医院大门,每天上课都能看见女医务人员穿着白大褂走来走去,让正处于青春期的他有了第一次性冲动。
结婚后,他特地去买一些口罩、白大褂等医用物品回家,自己穿上白大褂,要求妻子扮演病人的角色,他不停地重复医生用听筒听心跳的动作。可扮演的次数一多,妻子不肯配合,“你有病啊,我没病还要装病人。”王先生实在难受,甚至假装有病去医院检查,每次都特别要求医生要用听筒听他的心跳声。他说:“听筒接触到衣服的那一刹那,我的心最踏实。”他很痛苦,知道这些行为是病态的,他对心理医生说:“我也不想这样,可我控制不住。”
病例2
恋女性用品,房东偷看租客洗澡
家住杏林的小陈,今年30岁出头,家里条件很优越,他家有一栋房子,低层出租给外来务工人员居住。当被人发现他站在二楼拐角处偷看女工洗澡时,他家已经有两大箱不明来源的女性用品。
女工阿花就是小陈家的一位租客。刚到厦门打工时,丈夫找到小陈家想租房,当时小陈的回答是没有房子出租。可阿花去问的时候,小陈却说有房出租。阿花的丈夫疑惑,小陈辩解:“刚好有人退房。”
租住一段时间后,阿花发现晾晒的内衣裤常丢失,起先她以为是风吹走的,偶然一次和隔壁租住的女工聊天时,发现对方的内衣裤也丢失。两位女工都不好意思声张。
一日,阿花提前下班回家,正在洗澡。突然间,她就听见浴室外有人打架的声音。匆忙赶出浴室,阿花发现是丈夫与房东小陈扭打在一起。丈夫气急败坏的对她喊:“他躲在楼梯看你洗澡!”
原来,小陈踩在小矮凳上,拿着女性用品伴有手淫动作。
【分析】
看上去很变态
其实是成瘾行为
据了解,“恋物癖”患者对异性本身没有兴趣,而把兴趣集中在女性的内衣内裤等物件上,虽然这种行为看起来很“变态”,但这是一种心理疾病,而不是一个道德问题。“恋物癖”患者会有强烈的羞耻感、痛苦感,但又无法克制自己,他们仅仅满足于女性用品作为辅助工具带来的满足感,不会对女性进行侵犯,甚至连这样的想法都不会有。
陈进东说,“恋物癖”这个名称里的“癖”这个词包含着歧视,不妨换成“成瘾”这个中性词语,即“恋物成瘾”。它和酒瘾、烟瘾、药瘾、毒瘾、网瘾、赌瘾等类似,都是一种成瘾行为,与道德水平和意志力无关。
目前还没有专家仔细分析过为何恋物癖多发于男性。恋物癖患者随着年龄的增加,症状会越来越严重。
【提醒】
恋物癖防治
从幼儿教育开始
陈进东说,对恋物癖的治疗,可施行脱敏疗法、心理治疗等,配合环境教育与约束。对于恋物癖的防治要从幼儿教育开始,重视环境对幼儿人格的影响。在不同年龄阶段要根据儿童与少年的心理特征进行必要的性教育,引导他们正确认识两性生理和心理的差异,消除对异性的过分神秘感,鼓励他们努力学习,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尤其是自制力、果断性和品德修养。如果发现孩子交际能力差、孤僻,就应该有意识地让他们多参加社会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