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新闻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埠外新闻 >> 查看内容

提供更便捷的健康医疗服务 天津三级医院将全部实现智慧门诊

2018-04-02 09:33:47北方网佚名查看次数:479
  天津北方网讯:2018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实施大数据发展行动,加强新一代人工智能研发应用,在医疗、养老、教育、文化、体育等多领域推进‘互联网+’。”同时,特别要求“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天津市始终将落实改善医疗服务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已于2017年启动了智慧门诊建设项目,全市所有二级以上医院都要按照标准,规范建设智慧服务。截止目前,天津市43家三级医院,已经有25家基本达到了智慧门诊的建设标准,力争到2018年6月底,全市所有三级医院都达到智慧门诊标准,实现让老百姓少跑腿,让数据多跑路。

  医院工作人员协助患者自助挂号
  作为全市最早启动智慧门诊建设的医院,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于2014年4月首先上线了预约就医系统。2015年4月,在全市率先实施智慧门诊,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打开医院围墙,通过自助机、手机APP就医等多种渠道与方式,实现了医院的预约挂号、当日挂号、划价缴费、侯诊排队、档案互通等就医全流程功能。2015年5月,总医院智能分诊叫号系统上线,2015年7月,网站预约系统上线,2015年9月,手机APP就医系统上线,总医院初步完成智慧门诊整体功能架构……智慧门诊建设启动后,天津市卫计委将总医院智慧门诊的建设经验在全市进行了分享,为其他医院的智慧门诊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借鉴经验,加快了其他医院智慧门诊的建设工作。

  津云新闻记者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获悉,目前总医院Q医智慧门诊的有效用户已经超过70万人,每天使用Q医智慧门诊进行挂号缴费的用户达到53%。
  患者刘大爷预约了当日上午10点—11点时段的门诊,9点50的时候,刘大爷来到医院熟练地使用自助机器取号等候。“现在我不用像以前一样一早就来排队挂号,有可能在医院耗上大半天了,按照约好的时间来就可以,最早提前20分钟可以取号,医院人少了,也不那么嘈杂了。”患者刘大爷觉得现在就医的心情比原来平和了很多。

  “门诊患者从挂号到医生接诊的等侯时间由以前的平均71分钟下降到20分钟,从医生开具处方到缴费完成的平均用时从以前的13分钟下降到7分钟。以前门诊抽血患者需要忍受半小时以上的人挤人排队,现在只需坐在等侯区,按照智能叫号系统的指挥有序抽血即可,患者的就医感受得到了大幅提升。”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院长张建宁说,智慧门诊有效改善医疗服务。

  津云新闻记者还了解到,不只是挂号,随着智慧门诊建设的不断完善,患者只用一部手机就可以完成全部就诊。“患者用手机绑定医保卡,就能够进行挂号、就医、化验、检查等所有诊疗活动,并且可以通过医卡通、银联、微信、支付宝等多种方式缴费,凭二维码到药房就可以取药了,就像我们在外就餐使用手机支付一样简便。”天津医科大学预约诊疗中心科长高美健说,“2014年,我们的日均门诊量是七八千人,那时候门诊楼内已经人满为患,而现在我们的日均门诊量是1万人,最高峰的时候可以达到13000人左右,但拥挤程度却在下降,患者就诊的环境更好了。”

  随着智慧门诊建设工作的不断深入推进,目前,天津市已有25家三级医院达到了智慧门诊建设标准,医大总医院、中医一附院、一中心、肿瘤、中妇、医大二院、第四医院等,已经能够完整提供规范标准的智慧门诊服务,包括门诊预约、缴费方式、信息推送、自助打印等,市民就医感受和诊疗效果方面达到了双提升。津云新闻记者了解到,其余18家三级医院的智慧门诊服务正在加紧建设中,今年6月底,全市所有三级医院都达到智慧门诊标准。

  天津市卫计委信息处处长杨光明告诉津云新闻记者:“智慧门诊建设成果其实通过了多年的积累,今后基层医院、二级医院、三级医院互联互通后,市民还会体验到更加智能化的就医,比如机器辅助读片,患者拍完片子以后,机器就可以直接读出结果,不再需要人工诊断了。”
  未来,天津市还将整体推进智慧医院的建设,启动新型健康医疗项目,依托市区两级平台,将大医院的优质资源与社区服务机构对接,实现对慢病人群远程监测和健康管理,为居民提供更便捷的健康医疗服务。(津云新闻记者赵颖妍)









已有0条评论,共有0人参与
最新评论
  • 暂时还没有评论...
0.748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