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新闻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埠外新闻 >> 查看内容

福建高三女生爱吃泡面又熬夜 被查出得胃癌

2017-04-19 10:33:14家庭医生在线李彬,赖旭华查看次数:384
  爱吃泡面又熬夜19岁女孩得胃癌
  厦门网讯 据海峡都市报报道小云(化名)是龙岩人,4年前,她参加高考时仅19岁。为了多抽时间读书,她早餐有一顿没一顿,隔三岔五吃泡面,晚上又读书至凌晨。尽管努力,但她没考上大学,心情很抑郁,常腹部闷痛,还伴有反酸,落榜不久,她突然拉黑血,被查出胃部肿瘤,约3厘米大。幸好,小云是胃癌早期,被转送到福建协和医院后,黄昌明主任为她做了手术,4年来,她恢复不错,目前在福州一所大学学医。

  黄主任推断,小云家没人得过胃癌,她应该是受饮食作息不规律的刺激。从医30多年,他接诊过不少年轻患者,其中一个泉州女孩仅12岁,确诊时已晚期,只得切了胃。
  “约三分之一的癌症是由生活方式引起的。”他说,胃癌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显著升高,发病的高峰年龄在50岁后,但近年,35岁以下年轻人的患病率比30年前翻一番。除了遗传因素,主要是受到长期熬夜、三餐不按时、精神压力大等不良生活方式影响。一些年轻人喝酒吸烟,还爱吃烧烤、腌制、烟熏、油炸类食物,时间一长,胃病易找上门,增加胃癌风险。

  不良饮食习惯增加胃癌风险
  “福州的胃癌死亡率,居全国中小城市第一位!”黄主任说,长乐、连江、罗源、马尾,胃癌的发生率全国有名。多数老福州人,平时吃锅边、鱼丸,拌面都会放些虾油。还有很多福建人爱吃海产品、干货,容易引发胃病,尤其是干货腌制时,会产生大量亚硝酸盐、亚硝胺等高致癌物,有的不法商贩还会喷洒农药驱虫,而福建天气潮热,干货易受潮,更会产生有害物质。

  不少胃癌患者出现在同一个家庭。胃癌集中发生,并不等于胃癌会传染,可能与这些患者的饮食生活相似、生活习惯接近、遗传背景有关,增加了胃癌的易感性。此外,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也会增大胃癌的发生率,如果有家庭成员感染幽门螺旋杆菌,交叉感染的可能性就增大,胃癌在家庭群体里面的发生就变高了。
  他提醒,福建人应改善饮食习惯,尽量不吃虾油,少吃干货,食用干货前要反复浸泡清洗,尽量去除有害物质。

  胃癌症状隐匿早期发现率不足三成
  “早期发现率不足三成!”黄主任说,胃镜是发现胃癌的最好途径,但不少患者排斥胃镜,觉得胃病调理调理就会好,等到胃疼得扛不住了才去医院,却已是晚期,这也是胃癌死亡率很高的重要原因。
  他指出,早期胃癌没有不适感,很难被发现,可能只当作普通胃病,而年轻人新陈代谢旺盛,肿瘤恶性程度高,易转移,发现时大多是中晚期。其实,只要出现顽固性腹胀、嗳气、体重减轻、排黑便等症状,就应及时就诊。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肠胃炎、有胃癌家族史等高危人群,要定期检查胃镜,40岁以上人群可每年做一次胃镜。

  名医建议
  ●保证充足睡眠;
  ●三餐规律,早餐一定得吃,每顿只吃七八分饱,细嚼慢咽;●饭前不吃冷食,饭后一两小时不做剧烈运动;●不吃或少吃腌制、油炸、烧烤、烟熏类食物,多吃新鲜果蔬;少喝酒,不喝高度酒,不空腹喝酒;●有溃疡应及时治疗,不要滥用止痛药;
  ●胃溃疡大多是由幽门螺旋杆菌引起,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抑菌药。







已有0条评论,共有0人参与
最新评论
  • 暂时还没有评论...
0.639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