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新闻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厦门新闻 >> 查看内容

冬季是脑中风的高发时节 要抓住黄金时间及时就医

2017-01-05 09:17:47厦门日报楚燕查看次数:426
  冬季是脑中风的高发时节。“每逢春节,其他科室的病人纷纷出院,唯独神经内科病房住得满满的,节后更是连走廊都住着人,重症病房的病人也明显增加。”中山医院神经内科主任郑维红教授昨日接受采访时表示,防治脑中风,要积极控制血压,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一旦出现症状要及时就医。

  高血压容易导致中风
  脑中风具有极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主要分为出血性脑中风和缺血性脑中风。
  郑维红主任解释,出血性脑中风与高血压密切相关。气温下降,人体血管收缩,血压随之上升,更容易发生脑出血。此外,盐摄入过多、情绪紧张、运动过度也可使血压增高,导致中风。此外,有的出血性脑中风是颅内动脉瘤破裂所致。
  缺血性脑中风则是血液黏稠度增高,形成血栓堵塞脑血管造成的,与高血脂、糖尿病有关。值得注意的是,如果长期高血压,血管内膜逐渐损伤,导致血小板附着,慢慢形成血栓,也容易导致缺血性脑中风。
  郑维红特别提到,现在心源性脑梗塞有增多趋势,冬季更多见,主要是房颤患者冬季容易感冒发烧,使得心跳加快,出现快速性房颤。房颤会引起附壁血栓,栓子随血流进入脑部,就导致脑梗塞。这类病例往往发病急、病情重。

  抓住黄金时间及时就医
  郑维红主任告诉记者,常常有病人抱怨,“我的邻居出了那么多血还好好的,我出了这么点血怎么就这么严重?”,或是“他堵的血管粗,我堵的血管细,怎么反而比他糟糕?”其实,脑中风的严重程度,除了看出血或堵塞血管的大小,关键是看部位。“有时堵住的是小血管,但在关键部位,也容易导致残疾。比如,堵住了脑干的小血管分支。”
  郑维红提醒,要想减轻脑中风的损害,最重要的是早期识别征兆,出现症状及时就医,不要心存侥幸。

  久坐也可形成血栓
  郑维红主任介绍,防治脑中风,首先要控制好危险因素,最重要的就是高血压,还有高血脂、糖尿病、肥胖等。如果颅脑有动脉瘤、动静脉畸形,也要及时处理。建议高危人群做24小时动态心电图排查房颤。
  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预防脑中风。适当运动很重要,老年人体力不好,散步就是很好的锻炼。郑维红提醒,春节即将来临,亲友欢聚尽量清淡饮食,避免过度疲劳、情绪激动紧张。无论是春运途中,还是佳节聚会,都不宜久坐,每隔一段时间应起身活动肢体,并补充水分,以免下肢血栓形成,进入心肺或脑引发意外。




已有0条评论,共有0人参与
最新评论
  • 暂时还没有评论...
1.507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