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院中西医结合 院内治疗院外服务并举
2016-12-16 09:38:50厦门日报 刘蓉查看次数:608
吴永健教授指导心脏康复工作。

陈可冀院士(右一)在听中医院心内科主任陈联发对平台运行情况的介绍。

陈可冀院士(左二)参观中医治疗室。
心血管疾病患者的院内治疗,只是心血管疾病治疗的一部分。冠心病、心衰、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是终生需要治疗和管理的慢性病,患者在生活中还有更多的问题要面对。因此,要重视患者出院后的心脏康复和长期管理,而长期自我管理也是中医学长期发展过程中一直强调的康复理念。对此,厦门市中医院的中西医结合心脏康复临床诊疗平台开诊近两年,对患者的院内服务延伸到院外,广受百姓好评。近日,该平台也获得中科院陈可冀院士的好评。
12月15日上午,陈可冀院士来到厦门市中医院进行参观和指导,对该院工作进行肯定,并给予建议。
陈可冀院士一行参观了医院介入导管室、病房、ccu监护病房、中医治疗室、心脏康复室。他肯定了该院心血管内科的基础工作,对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以及康复前期的基础工作。同时,他还详细了解该院两年来开展的中西医结合心脏康复临床诊疗平台的发展情况,并给予充分肯定。在参观中医治疗室时,得知科室今年已开展三伏贴,并即将开展三九贴治疗和预防心血管疾病,他十分高兴,认可心脏康复应大力发挥中医特色,同时借助现代医学手段优势互补,以病人的利益为出发点,以疗效为标准。在未来的发展方向上,他建议,还要不断提高队伍技术,实行“双学”,即中医向西医学习、西医向中医学习,中西医结合后更好地促进心脏康复平台发展。
个性化统筹康复方案
实现“人”的整体康复
据介绍,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吴永健教授作为“陈可冀院士指导平台”执行人,同时受聘为厦门市中医院心内科主任(双主任制),负责“中西医结合心脏康复子平台”建设。中医院心内科执行主任陈联发为具体执行负责人。
中医学在人体管理上,更有统筹观念,也有上下传承的天然优势,对此,坚持中西医结合的方针,可以走具有中国中医特色的心脏康复路。市中医院心内科陈联发主任介绍,中西医结合心脏康复疗法是体现东西方医学优势互补的一个新方向。首先,以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和传统的康复养生理念为指导,既注重患者形体功能训练,又注重患者内脏经络气血功能调理,更重要的是关注患者精神人文心理上的调试,充分体现了 “以人为本”的医学宗旨,实现了“人”整体的康复,而不只是“心脏”的康复。其次,辨证使用中药汤剂、中成药、中药注射液及配制中医药膳,为每一位患者定制个性化的、针对性的康复方案。
引入中国传统运动疗法
加快患者全身心整体康复
目前,该院对心血管病患者的中西医结合心脏康复治疗主要由“精神调摄(心理治疗)”、“药物治疗”、“运动疗法”、“饮食调理”、“物理疗法”“环境疗养”以及“健康教育”等方面组成。是以患者为中心,由包括心脏科医生、护士、康复治疗师、营养师、中医师、心理治疗师等多方面的人员共同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并实施治疗。引入太极拳、八段锦、六字诀、养生气功等中国特色的运动疗法,对患者起到精神调摄、修身养性的作用。再配合针灸、推拿、中医理疗、三伏贴等中医理疗、中医外治法,加快患者全身心的整体康复。
当然,中西医结合心脏康复疗法采用国际上公认最为精确的“心肺运动试验”为评估标准,根据“心肺运动试验”评估结果制定运动处方,使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运动既有精确的数字化,又有安全的保障。
【科室简介】
中医院心内科
厦门市中医院心内科是“厦门医学院士指导中心——陈可冀院士指导平台”的牵头单位。厦门市中医院是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分会心脏康复专家委员会主委单位,厦门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脏康复分会主委单位。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吴永健教授为院士平台执行人同时受聘厦门市中医院心内科主任(双主任制),负责学科发展。吴永健教授带领的中医院心内科团队在综合分析厦门市心脏病现状及心血管专业发展状况后,明确中医院心内科学科发展定位为“以现代医学为重要支撑和保障,在此基础上突出中医特色的中西医结合发展之路”。因此,科室在开展心脏重症和心脏介入治疗的基础上,将心脏康复作为学科发展重点方向,融合东西方医学优势,建设有中医特色的中西医结合心脏康复新医学模式。自今年2月6日,市中医院“中西医结合心脏康复诊疗平台”正式成立以来,已完成心肺运动试验评估1200多例,已为超过1000例患者进行心脏康复治疗。科室也在不断提高急危重症的抢救能力,科室设有心脏重症监护病房和介入导管室,引进世界先进设备,开展心梗、心衰、心肌炎、肺栓塞、恶性心律失常等心脏重症监护和诊治及冠状动脉造影、冠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急诊PCI)、心脏起搏器植入、血管内超声(IVUS)、冠脉血流储备检测(FFR、iFR)等临床诊疗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