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禁用茵栀黄注射液 观察黄疸从眼睛开始
2016-10-18 10:04:43京华时报 夏文查看次数:276
新生儿黄疸是很多宝宝出生后面临的一道“难题”,这时,不少医生会给孩子开茵栀黄口服液或茵栀黄注射液。据业内人士估计,在中国,茵栀黄的市场每年达几亿元。近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关于修订茵栀黄注射液说明书的公告,第一次明确了“新生儿、婴幼儿禁用”。茵栀黄注射液为何被禁,新生儿黄疸又该如何处理呢?
新生儿易出现恶心呕吐
据了解,此次国家食药监总局公告要求所有生产企业对茵栀黄注射液说明书增加警示语,即本品不良反应包括过敏性休克,应在有抢救条件的医疗机构使用,使用者应接受过过敏性休克抢救培训,用药后出现过敏反应或其他严重不良反应须立即停药并及时救治。
同时,在禁忌项中明确标明新生儿、婴幼儿禁用,并在注意事项中写明:“目前尚无儿童应用本品的系统研究资料,不建议儿童使用。”
消息一出,很多家长纷纷在网上表示,自己孩子刚出生时医生给开了茵栀黄口服液,担心会不会对孩子身体健康带来影响。
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儿科原主任张思莱指出,茵栀黄汤是中国的一种传统治疗黄疸的中药合剂,主要用于病理性肝炎的退黄治疗。目前经过西化处理市面上有茵栀黄口服液、茵栀黄颗粒和茵栀黄注射液,其中的主要成分都是茵陈、栀子、大黄(或黄芩)金银花提取物。这几味中药性苦寒,主要功能用于清热解毒,利湿退黄。
张思莱指出,一般茵栀黄口服液医生都建议吃3-7天。但是新生儿和小婴儿吃了茵栀黄制剂(或颗粒)不但可能会影响消化道功能,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常见的不良反应,而且还会促使肠道微生态平衡失调。
此外,茵栀黄口服液中有金银花提取物,目前已经明确证实金银花可以诱发G6PD缺乏症(蚕豆病)者发病。
生理性黄疸无需治疗
如果不用茵栀黄,那么,如何应对新生儿黄疸呢?
张思莱指出,很多新生儿爸妈看到出生不久的宝宝皮肤和眼睛巩膜发黄就感到很紧张,其实大可不必。皮肤和巩膜出现黄染就是医学上称为的“黄疸”,黄疸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
这是因为胎儿在宫内的低氧环境中,为了满足胎儿对氧的需要,大量的红细胞产生,出生后宝宝建立了肺呼吸,血氧浓度迅速升高,因此过多的红细胞被破坏;另外新生儿红细胞的寿命短、大约为70~90天,而成人为120天。再加上新生儿的肝脏功能发育不成熟,不能及时处理和排泄由于大量红细胞破坏而生成的胆红素,所以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增高,新生宝宝就出现了黄疸。
大多数新生宝宝的黄疸都是生理性黄疸,这是新生儿正常发育过程中发生的一过性血胆红素增高现象,对于新生儿没有什么危害,也不需要治疗。但是也有少部分新生儿因为某些
疾病出现了病理性黄疸,严重者可以危害宝宝的大脑(核黄疸),受累终身,甚至死亡。因此关键是需要分辨生理性和病理性黄疸,以免贻误或扩大诊断和治疗,避免对新生儿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如果宝宝出生后24小时内就出现黄疸,而且每天黄疸进行性加重,全身皮肤重度黄染,呈橘皮色,或者皮肤黄色晦暗,大便色泽变浅呈灰白色,尿色深黄,或者黄疸持续时间延长超过2~4周则可能是病理性黄疸。
观察黄疸从眼睛开始
家长如何来观察宝宝的黄疸情况呢?
张思莱指出,一般来说,黄疸出现顺序为:首先是从眼睛开始,可以看见巩膜发生黄染,进而发展至颜面部黄染,以后依次为躯干、四肢最后到手脚心出现黄染。黄染消退先从手脚心开始,然后四肢、躯干、颜面部,最后是眼睛的巩膜消退。所以家长要先观察宝宝的眼睛。
那么,如何判断黄疸的严重程度呢?张思莱提醒,在自然光线下,观察宝宝皮肤的黄染程度。如果仅仅是面部黄染,则为轻度黄染;如果躯干部皮肤黄染,则为中度黄染,需要引起家长高度警惕。如果宝宝皮肤愈来愈黄,黄的部位愈来愈多,四肢和手足心也出现黄染,即为重度黄疸。发展到重度黄疸就必须去医院检查处理,不能耽搁。
此外,还可以从孩子的大便颜色变化来观察。如果家长发现宝宝大便逐渐变白,像陶土一样,与此同时,发现宝宝身体皮肤也出现变黄的趋势,就必须立即带宝宝就医。正常宝宝的大便由于肝脏处理后的胆红素由胆管经过肠道后排泄,大便因此才会带有颜色。但是肝脏胆管发生问题,如胆管闭锁,胆红素堆积在肝脏无法排出,就会出现陶土样(灰白色)大便。这种情况必须在宝宝两个月内尽快处理。
早开奶有助黄疸消退
如果发现宝宝出现黄疸怎么办呢?张思莱指出,一般情况下,生理性黄疸不需要特殊治疗,在黄疸期间应该多给宝宝喂温开水或葡萄糖水,以便加速血液循环、增加宝宝排便次数,让宝宝依靠肠道系统自行排出胆红素。
另外,保证宝宝充足的光照。白天让宝宝裸露身体直接晒太阳,因为阳光中的蓝光能够让胆红素在光化反应下改变结构,便于被宝宝排出体外。光照时注意用黑布蒙上宝宝的眼睛,因为蓝光照射可对视网膜造成光化学损害。夏天最好选择上午10点以前,下午4点以后阳光不强烈时。
如果发现宝宝看起来愈来愈黄,出现精神萎靡、嗜睡或尖声哭闹、吮奶无力、肌张力减低、呕吐、不吃奶等症状,就可能是病理性黄疸,则须尽快送宝宝去医院接受专业治疗。
此外,早开奶也有利于黄疸的消退。宝宝出生后半小时就要开奶,新妈妈一定要做到勤喂乳,在24小时内哺乳在8~12次,或者更多,使宝宝充足地摄取乳汁。一天尿6次以上,大便每天1次以上,这样才能促进排便,减少胆红素的回吸收,有助黄疸消退。
为了预防新生宝宝黄疸向病理性发展,必须避免宝宝接触能诱发溶血的药物、化学物品。宝宝的衣物和被褥不要使用樟脑丸或萘储存。不要给宝宝吃磺胺、呋喃坦丁、痢特灵、阿司匹林、维生素K、婴儿素、七厘散、牛黄粉等。如果宝宝是由妈妈哺乳,妈妈也要忌用氧化剂药物,忌食蚕豆,忌与樟脑丸或萘接触。
此外,近年来一些纯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发生的黄疸不随生理性黄疸的消失而消退,黄疸可延迟28天以上,黄疸程度以轻度至中度为主,宝宝一般情况良好,生长发育正常,肝脾不大,肝功能正常。这种黄疸我们称之为“母乳性黄疸”。母乳性黄疸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本病确诊后无需特别治疗,可以试停母乳3天,改用配方奶喂养,黄疸可以消退50%,恢复母乳喂养后,黄疸可轻度上升,但随后逐渐降低至消退。
新生儿易出现恶心呕吐
据了解,此次国家食药监总局公告要求所有生产企业对茵栀黄注射液说明书增加警示语,即本品不良反应包括过敏性休克,应在有抢救条件的医疗机构使用,使用者应接受过过敏性休克抢救培训,用药后出现过敏反应或其他严重不良反应须立即停药并及时救治。
同时,在禁忌项中明确标明新生儿、婴幼儿禁用,并在注意事项中写明:“目前尚无儿童应用本品的系统研究资料,不建议儿童使用。”
消息一出,很多家长纷纷在网上表示,自己孩子刚出生时医生给开了茵栀黄口服液,担心会不会对孩子身体健康带来影响。
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儿科原主任张思莱指出,茵栀黄汤是中国的一种传统治疗黄疸的中药合剂,主要用于病理性肝炎的退黄治疗。目前经过西化处理市面上有茵栀黄口服液、茵栀黄颗粒和茵栀黄注射液,其中的主要成分都是茵陈、栀子、大黄(或黄芩)金银花提取物。这几味中药性苦寒,主要功能用于清热解毒,利湿退黄。
张思莱指出,一般茵栀黄口服液医生都建议吃3-7天。但是新生儿和小婴儿吃了茵栀黄制剂(或颗粒)不但可能会影响消化道功能,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常见的不良反应,而且还会促使肠道微生态平衡失调。
此外,茵栀黄口服液中有金银花提取物,目前已经明确证实金银花可以诱发G6PD缺乏症(蚕豆病)者发病。
生理性黄疸无需治疗
如果不用茵栀黄,那么,如何应对新生儿黄疸呢?
张思莱指出,很多新生儿爸妈看到出生不久的宝宝皮肤和眼睛巩膜发黄就感到很紧张,其实大可不必。皮肤和巩膜出现黄染就是医学上称为的“黄疸”,黄疸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
这是因为胎儿在宫内的低氧环境中,为了满足胎儿对氧的需要,大量的红细胞产生,出生后宝宝建立了肺呼吸,血氧浓度迅速升高,因此过多的红细胞被破坏;另外新生儿红细胞的寿命短、大约为70~90天,而成人为120天。再加上新生儿的肝脏功能发育不成熟,不能及时处理和排泄由于大量红细胞破坏而生成的胆红素,所以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增高,新生宝宝就出现了黄疸。
大多数新生宝宝的黄疸都是生理性黄疸,这是新生儿正常发育过程中发生的一过性血胆红素增高现象,对于新生儿没有什么危害,也不需要治疗。但是也有少部分新生儿因为某些
疾病出现了病理性黄疸,严重者可以危害宝宝的大脑(核黄疸),受累终身,甚至死亡。因此关键是需要分辨生理性和病理性黄疸,以免贻误或扩大诊断和治疗,避免对新生儿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如果宝宝出生后24小时内就出现黄疸,而且每天黄疸进行性加重,全身皮肤重度黄染,呈橘皮色,或者皮肤黄色晦暗,大便色泽变浅呈灰白色,尿色深黄,或者黄疸持续时间延长超过2~4周则可能是病理性黄疸。
观察黄疸从眼睛开始
家长如何来观察宝宝的黄疸情况呢?
张思莱指出,一般来说,黄疸出现顺序为:首先是从眼睛开始,可以看见巩膜发生黄染,进而发展至颜面部黄染,以后依次为躯干、四肢最后到手脚心出现黄染。黄染消退先从手脚心开始,然后四肢、躯干、颜面部,最后是眼睛的巩膜消退。所以家长要先观察宝宝的眼睛。
那么,如何判断黄疸的严重程度呢?张思莱提醒,在自然光线下,观察宝宝皮肤的黄染程度。如果仅仅是面部黄染,则为轻度黄染;如果躯干部皮肤黄染,则为中度黄染,需要引起家长高度警惕。如果宝宝皮肤愈来愈黄,黄的部位愈来愈多,四肢和手足心也出现黄染,即为重度黄疸。发展到重度黄疸就必须去医院检查处理,不能耽搁。
此外,还可以从孩子的大便颜色变化来观察。如果家长发现宝宝大便逐渐变白,像陶土一样,与此同时,发现宝宝身体皮肤也出现变黄的趋势,就必须立即带宝宝就医。正常宝宝的大便由于肝脏处理后的胆红素由胆管经过肠道后排泄,大便因此才会带有颜色。但是肝脏胆管发生问题,如胆管闭锁,胆红素堆积在肝脏无法排出,就会出现陶土样(灰白色)大便。这种情况必须在宝宝两个月内尽快处理。
早开奶有助黄疸消退
如果发现宝宝出现黄疸怎么办呢?张思莱指出,一般情况下,生理性黄疸不需要特殊治疗,在黄疸期间应该多给宝宝喂温开水或葡萄糖水,以便加速血液循环、增加宝宝排便次数,让宝宝依靠肠道系统自行排出胆红素。
另外,保证宝宝充足的光照。白天让宝宝裸露身体直接晒太阳,因为阳光中的蓝光能够让胆红素在光化反应下改变结构,便于被宝宝排出体外。光照时注意用黑布蒙上宝宝的眼睛,因为蓝光照射可对视网膜造成光化学损害。夏天最好选择上午10点以前,下午4点以后阳光不强烈时。
如果发现宝宝看起来愈来愈黄,出现精神萎靡、嗜睡或尖声哭闹、吮奶无力、肌张力减低、呕吐、不吃奶等症状,就可能是病理性黄疸,则须尽快送宝宝去医院接受专业治疗。
此外,早开奶也有利于黄疸的消退。宝宝出生后半小时就要开奶,新妈妈一定要做到勤喂乳,在24小时内哺乳在8~12次,或者更多,使宝宝充足地摄取乳汁。一天尿6次以上,大便每天1次以上,这样才能促进排便,减少胆红素的回吸收,有助黄疸消退。
为了预防新生宝宝黄疸向病理性发展,必须避免宝宝接触能诱发溶血的药物、化学物品。宝宝的衣物和被褥不要使用樟脑丸或萘储存。不要给宝宝吃磺胺、呋喃坦丁、痢特灵、阿司匹林、维生素K、婴儿素、七厘散、牛黄粉等。如果宝宝是由妈妈哺乳,妈妈也要忌用氧化剂药物,忌食蚕豆,忌与樟脑丸或萘接触。
此外,近年来一些纯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发生的黄疸不随生理性黄疸的消失而消退,黄疸可延迟28天以上,黄疸程度以轻度至中度为主,宝宝一般情况良好,生长发育正常,肝脾不大,肝功能正常。这种黄疸我们称之为“母乳性黄疸”。母乳性黄疸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本病确诊后无需特别治疗,可以试停母乳3天,改用配方奶喂养,黄疸可以消退50%,恢复母乳喂养后,黄疸可轻度上升,但随后逐渐降低至消退。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