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疾病患者自述康复之路 只要对康复好就去折腾
2016-10-13 09:51:49厦门晚报苏奇查看次数:456
-精神康复作品义卖会现场。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厦门市仙岳医院在中山路举办“心·和谐爱·回家——2016年精神康复作品义卖会”及义诊活动。近几年,每个精神卫生日,仙岳医院医务人员都会走出医院,和志愿者一起传播精神卫生理念,普及精神卫生知识。
当天,一名心理疾病患者接受记者采访,讲述其康复之路。
【患者讲述】
高考前突然发病如今即将完成成人自考
小文(化名)今年24岁,是一名精神疾病患者。
2012年4月,当时正在备战高考的小文突然发病,全家人一个都认不出来,也不跟人说话。老家的医生建议他住院治疗,可家里人不愿意相信。他的妈妈在厦门工作,在她的坚持下,小文跟着她来到了厦门,定期到门诊开药治疗。
由于妈妈经常出差,小文也跟着东奔西跑。“一定要尝试走出门,越在家越走不出来。”小文说,只要一有空,妈妈便带他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溜冰、打球、上健身房……只要对康复有好处,都陪他去“折腾”。她说,要让孩子回归社会,必须帮他找个能与人沟通的平台。考虑到小文上学时英语不错,妈妈每周六都带他去英语角。起初小文跟人说话都想躲开,坚持半年后,终于勇敢地开口了。现在,他结识了不少中外朋友,还相约一起去溜冰。
现在,小文能帮妈妈洗衣做饭,还经常参加志工活动,到敬老院帮助老人。为了让孩子真正回归社会,妈妈给小文报了成人自学考试,只要再通过3门功课,他便能取得学位。小文说:“我希望能把学业完成,再找一份适合的工作历练一下自己。”
“只希望他能开心快乐,也希望社会能多给他一些机会。”妈妈说,接下来,她想带孩子到仙岳医院寻找更专业、更有针对性的康复活动。
【康复探索】
提供社区综合服务也让居民不再排斥康复者
据介绍,仙岳医院一直探索新的康复模式。他们与厦大社工系合作,已在湖里区康乐社区试点两年,提供社区精神卫生综合服务。厦大社工系老师郑思明说,仙岳医院发挥其专业力量,由医生、护士、心理治疗师、社工等组成专业团队,针对精神康复者等重点人群,开展重点案例研讨,并提供家庭辅导。同时,尽量帮他们与其他居民融合。慢慢地,社区居民对他们没有了排斥。
居民在遇到精神健康问题时,也有人求助。比如老人常见的睡眠问题、亲子问题等。团队真正为百姓解决需求,形成社区精神健康预防体系。团队还从国学、传统文化中挖掘与精神健康相关的精髓,帮孩子塑造性格,并与学校联合举行大型活动,如今,自发参与的家长志愿者越来越多。现在,他们又尝试通过英语夏令营等方式宣传精神健康主题。这些也得到了香港理工大学专家、中国社会工作研究中心专家的认可。
训练康复者社会技能为优秀者提供就业推荐
“医生、家庭、志工、社区和整个社会应当共同努力,为精神病患者带来康复的信心,为他们回归社会创造条件。”仙岳医院院长、市精神卫生中心主任王文强说,回归家庭、回归社会才是精神康复患者的归宿。
近期,仙岳医院康复科、社工部与厦大社工系联合举办了一场职场体验活动,首次借鉴国外先进的康复模式——“复元模式”,成立“元康社”,通过具有适度挑战的社会技能训练,促进患者社会功能进一步恢复,以便出院后顺利适应社会生活。据了解,将来表现优秀的康复者有望优先拿到就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