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新闻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埠外新闻 >> 查看内容

泉州加快医疗卫生项目建设 环湾医疗服务圈渐成

2016-09-12 11:28:41泉州晚报 郭雅莹查看次数:364


  看好病:环湾医疗服务圈渐成

  图说泉州(文字:雅莹 制图:惠婉绍洋)

  让老百姓看好病、好看病,是“十二五”期间泉州民生工作的一大重点。五年来,泉州结合新一轮公立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综合改革,持续加快医疗卫生项目和基层医疗机构建设,优化全市医疗资源布局,环湾核心区医疗服务圈逐渐形成,广大乡村的基层医疗服务也持续完善。
  这五年,环湾核心区医院数量更多、规模更大——
  公立医院方面,全市完成投资33.44亿元,市中医联合医院、市第三医院等中心城区医院完成搬迁,市第一医院城东院区、福医大附属二院东海院区、市传染病院新院启用……一批优质医疗资源项目落地后,全市新、改、扩建医疗卫生机构业务用房达56.78万平方米,新增床位11376张,增速居全省设区市首位。民营医院方面,德诚医院开诊、颐和医院奠基……投建的10个社会办医项目总投资达50亿元,预计新增医院床位4000张。这样一来,东海片区、江南片区、城东片区、台商投资区等新城区均有1家三级医院投用,老城区紧张的医疗资源得到缓解。
  这五年,对于广大基层群众而言,看病距离更近、医保结算速度更快——
  2011年起,我市便设立乡镇卫生院发展专项资金,五年来已完成投资3.65亿元,改扩建业务用房20.6万平方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行政村卫生所实现全覆盖,村卫生所村医配置率达100%,市民看小病不用再出远门。
  不仅如此,全市2059个行政村、2377个村卫生所已完成信息化建设,市民持社保卡可在家门口刷卡看病,实现信息共享和新农合即时结报,看病更快更方便。

  故事一 新院区带来新选择
  从2010年6月投入使用至今,泉州市第一医院城东院区已运营6年有余。作为门诊部主任,吴德红见证了新院区的成长:“从2010年的1万多人次到2015年的56万多人次,新院区的门诊总量每年都攀升。”
  即使是周六上午,往来门诊大厅的人们仍是络绎不绝。“现在每天门诊接诊量都将近3000人。”吴德红说。庞大的就诊量,让吴德红和同事们很是忙碌。由于人手紧缺,除了协调各科室事宜,吴德红不时要去病人多的科室帮忙。“这里交通更便捷,停车更容易,布局更合理,环境也更宽松,大家当然更愿意来新院区了。”虽然工作繁重,吴德红却很是理解。
  作为“十二五”期间我市重点医疗卫生项目之一,第一医院新院区占地280亩,一期开放床位1037张,设29个病区,门诊开放科室31个,出诊医师达400多人。“6年多来,医院不仅满足了城东片区群众的医疗需求,也反哺中心城区,乃至辐射到惠安、洛江等地。”
  医疗服务的提升,还体现在看病程序的优化上。为缩短市民群众排队的时间,医院还实行门诊预约、医技预约服务,并开设自助机服务区,为市民提供便利。据统计,今年1—8月,院区的门诊量已经超过44万人次,预计今年门诊总量将再创新高。据了解,为进一步扩充接诊能力,目前,城东院区二期已着手前期工作。

  故事二 新模式创造新体验
  9月2日,又到了丰泽区丰泽街道霞淮社区居民王锦做常规检查的日子。那天上午,他早早地来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找到他的家庭医生——全科医生蒋璇璇。
  原来,今年已经75岁高龄的王锦身患糖尿病,又有些高血压,按照医嘱,他每个月都需要定期检查。在没有签订社区医生服务协议之前,王锦总是要自己跑到医院去检查,不仅路远,人又很多,环境也嘈杂。
  现在好了,签约后,王锦有了自己的家庭医生,这样的定期检查只需要到社区服务中心,步行也就五六分钟。“不错,血糖和血压都还算稳定,保持得挺好。”由于熟悉病情,蒋圆圆很快帮他量了血压和血糖,在检查后,还详细询问了他近段时间的服药、饮食情况,叮嘱他要保持适当锻炼。
  在丰泽街道,像王锦这样与服务中心签订社区医生服务协议的还有2万多人。按照协议,他们可以享受11项免费服务。其中,孕妇、新生儿及65岁以上老年人还可以享受医疗团队家访服务。而放眼全市,自全面推行家庭医生和乡村医生签约服务以来,全市已有近300万人签约,且签约人数仍在不断增加。



已有0条评论,共有0人参与
最新评论
  • 暂时还没有评论...
0.7620s